第12章 白景琦离家(2/2)
不远处,父亲白颖园正颤巍巍地倚着廊柱观望。父子俩的目光在空中交汇,儿子通红的眼眶里是无声的呼唤,父亲浑浊的眼中是藏不住的担忧与不舍。千言万语,最终都化作了沉默,将那份深沉的父子之情,深深地刻在了心里。
“行了,都别哭了。”白景琦深吸一口气,强忍着鼻酸,对着众人抱拳一拜,“我走了!”
他翻身上马,动作利落,没有丝毫拖泥带水。最后看了一眼这生养他的大院,看了一眼人群中泪眼朦胧的黄春,他猛地一拉缰绳,双腿一夹马腹。
“驾!”
马蹄声碎,在清晨的街道上渐行渐远。白景琦的身影,迎着初升的朝阳,独自一人,向着未知的济南府方向,绝尘而去。
来到济南府,白景琦没有丝毫耽搁。他凭着记忆中的地址,径直去了济南提督府,找到了那位嫁入官场的堂姐。面对堂姐的惊讶和关切,他只说是来闯荡一番事业,开口借了两千两银子作为启动资金。堂姐深知他不是池中之物,二话不说便如数给了他。
手握巨款,白景琦并未急于求成。他整日泡在济南府的药市和茶馆里,听南来北往的商客闲聊,很快就捕捉到了一个关键信息:百年老号“吕家阿胶”因配方陈旧、经营不善,已是濒临倒闭,正准备盘出铺面。
白景琦心中一动,这便是他的机会!
他亲自登门,只见吕家铺子门可罗雀,老掌柜愁容满面。白景琦没有提盘铺子的事,而是以一个晚辈的身份,恭敬地向老掌柜请教阿胶的制作工艺。几天下来,他凭着脑海中超越这个时代的药草知识,指出了吕家阿胶在“去腥味”和“提纯度”上的几处关键弊病。
老掌柜起初不以为然,但白景琦当场用新法熬制了一小块样品。那阿胶色泽如琥珀,透亮如镜,凑近一闻,几乎闻不到任何腥气,只有一股淡淡的胶香。老掌柜尝了一小口,眼中瞬间爆发出精光——这成色,这口感,是他穷尽一生都未能达到的境界!
“英雄出少年!”老掌柜激动地握住白景琦的手,“后生,你若不嫌弃,这铺子我不要你一文钱,我出人出力,你出技术,咱们合伙干!”
白景琦自是同意,他们商量了一下合作细节,很快便达成协议。
新阿胶一经推出,立刻在济南府引起了轰动。人们口耳相传,都说吕家阿胶起死回生,熬出了“仙胶”。铺子门前从门可罗雀变成了车水马龙,短短两个月,便扭亏为盈,大获成功。
吕家掌柜看着这一切,深感自己年迈力衰,再难有作为。他主动找到白景琦,郑重地将掌柜之位让出,自己只保留股份,年末分红便心满意足。
就这样,白景琦拥有了完全属于自己的第一家店铺。他将其更名为“白七堂胶庄”,正式打出了自己的名号。他并未满足于此,而是用堂姐的钱和店铺赚来的第一桶金,以雷霆之势,迅速盘下了济南府三十多家中小阿胶作坊,将它们整合、改造,统一工艺和标准。
一时间,“白七堂”成了济南府最大的阿胶制造商,垄断了整个市场。
紧接着,他更是推陈出新,将阿胶的功效发挥到了极致:便于服用的阿胶粉,润肺止咳的阿胶雪梨膏,方便冲泡的阿胶珠,滋补圣品固元膏,以及可以当零食吃的阿胶糕和阿胶枣……每一款产品都精准地切中了不同人群的需求,一经上市,无一不是大卖品!
仅仅半年过去,账房先生将厚厚的账本呈到白景琦面前,上面赫然写着:净收益一百五十万两!
白景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备上厚礼,连本带利地将堂姐的两千两银子还了回去。之后,他在济南府一处僻静清雅的地段,为自己买下了一个小院子,终于在这座陌生的城市里,扎下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