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2/2)
*
*
*
元慕尧赶回去的时候恰好遇见了刚上了马车的徐宁熹和徐檀,看马车的方向倒不像是去徐府,不过听说他二人还有个姑母在澜州,说不定是去那儿了。
正当元慕尧收回目光,准备进去的时候李铃兰也出来了。
她于侧门走出,身上还披着件锦缎斗篷,一擡眸看见元慕尧还惊讶的瞪了瞪眼睛。
“元公子?你不是和元小姐李公子出去了吗?”
元慕尧抿了抿嘴,低声道:“世子妃要去何处?是去找那个廖庭廖大人?”
“真是什么都瞒不了元公子。”李铃兰无奈的笑了笑,“对,我就是要去见见廖大人,元公子要随我一道去?”
元慕尧点点头,“世子妃一个人不太安全。”
李铃兰就笑了起来,“这澜州到处都是盯着我的眼睛,他们怎么会让我在澜州出事呢,放心吧,不过元公子要去就一起去吧,反正也只是听听讲学而已。”
“恩..”
*
有元慕尧带着,李铃兰就不必费心找路,倒是闲下几分心思好好看看这澜州城。
此地也算是人杰地灵,出了个徐江不说,将来还有徐宁熹,那都是汤国很有名气的人,廖庭离开北内阁后选择了这里也不算是什么歧路,澜州多出文官,满城到处都能看见书馆,画馆,这里的人也斯斯文文的爱文爱才,等以后料理清楚了水坝一事,换了官员,说不定还真能好好发展发展。
如此想着,李铃兰多了几分信心。
汤国共十八城,每城再分郡县,李铃兰死的时候燕国已占领十城,其中当然包括澜州,也不知彼时城中是否依然如现在这般...
“世子妃,到了。”
李铃兰回过神,顺着元慕尧的手望去,果然在那间旧旧的小宅中听见了孩子们的读书声。
廖庭。
白谨川的老师。
不过白谨川进北内阁那年廖庭已从降署离开,后白谨川以澜州查账一事为由召回了廖庭,李铃兰这才知道在白谨川幼时就是跟着廖庭学习的。
是他为汤国创造了一个新的信仰,悟明教。
教义为信奉强大,顺应自然。
简单来说,就是汤国已经衰败,人们不应该将自己的心困于国与国之间的分别,要懂得追随强大的人,因为那是神明的指引,燕国强大,燕皇便是受到上天感召之人,神赋予了他统治的权利,我们就应该顺应自然,真心实意地去跟随他,这样才能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好。
悟明教的出现,将本就摇摇欲坠的汤国踩得更加粉碎,不仅仅是朝中官员,连普通百姓似乎都接受了这种说法。
他们需要一个新的统治者,什么汤国燕国,谁的能力大就应该坐在那张位置上,一切不被神明认可的统治都将被终结。
北堂敛倸如此,李铃兰也是如此,汤国早该灭亡。
当时,悟明教乃是汤国最大的邪教,李铃兰在白谨川的授意下批了不知多少剿灭此教的奏折,可始终见效甚微,现在看来,这个悟明教恐怕也是白谨川与廖庭联手的主意,他们一个在明一个在暗,要汤国彻底亡于燕国之手,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臣服一个新的君王。
这是李铃兰到了澜州后才想明白的事情,原来白谨川杀了她,并不是为自己夺权篡位。
所以...他到底与那燕国是什么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