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1/2)
第十七章
第十七章:
众人一番介绍过后皆有些疲倦,李铃兰就暂时让他们回去了,反正路上还要些时日,也不急于一时,可见徐檀走的时候困得眼睛都快搭下了,李铃兰不禁有一些担忧。
当年白谨川让人去澜州查账,前后去了三批人马,可账目还是一片混沌,真真假假掺在其中,又因年头久远,好些出入是核对不上的,最后只得作罢,干脆揭过不提。后来那些账目就留在了当时身为三司总领的柯瑜府中,彼时徐檀乃柯瑜正妻,二人情少意浅,徐檀又不愿意应付,所以成日里只愿意待在书房练字读书,那些账册也是她闲来无事翻看中发现其中端倪的。
只是当时所有涉事官员已一律被白谨川处置了,核对下来,竟也不算是错罚。
因此这一次李铃兰肯定会带上徐檀的,至于徐宁熹...他从北内阁出来后不久北堂婧便封了他少史,徐宁熹与元慕尧一人在内一人在外,替北堂婧不知办了多少事,后来元慕尧身死,徐宁熹不愿意继续为北堂敛倸出谋划策,逐渐远离了朝堂。
到李铃兰监国,白谨川才重新召回徐宁熹。
李铃兰对二人不甚了解,但这短暂的接触之下就知几人如今都十分稚嫩,尤其是徐檀,只怕到了澜州会被洪水猛兽给吓到,账目问题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出来。
北堂婧给的这一年时间显然是十分紧迫的。
李铃兰当然知道澜州的事情没那么容易,却也不想完全无功而返,她既来了,总是要做些什么的,更何况澜州一事早晚得料理,若能完结在北堂婧手上,将来也算少一桩烦心事。
*
*
*
第二日上路,徐檀眼下已有乌青,显然是没有睡好,这会儿马车一颠一颠的,更加不可能补眠。
徐宁熹取来水递给她,见妹妹如此不适心中也有几分不忍,“不好睡也睡一会,十日内是一定要进鄞州城,路还长,你若一直这样熬着,会把身子熬坏的。”
徐檀抿了些水,说话的声音也低了不少,她问徐宁熹:“珍珠回去了吗?有没有让人送她?”
徐宁熹摇头,低声道:“都是世子妃的人,人数都是清点好的,怎么可能为送个丫头回去而少一个呢?”
徐檀闻言有些担忧,但好在驿站距都城不算太远,若雇了车,今日午后怎么也到了。
想完珍珠的事徐檀又忧心起了别的事,她小声唤住徐宁熹,将调子压得低低的,“哥...你说世子妃为什么要带着咱们?是不是叔父也犯了错?”
徐家祖籍就在澜州,后才迁入降署,徐檀所说的叔父就是徐太尉的亲弟弟徐洪,如今正是澜州的太守,因为哥哥的关系,不少小官都愿意拍着他,人情往来也十分复杂。
其实不用徐檀特意提起,因为徐宁熹也是这么想的。
出发前,徐太尉特意将他叫了去,此番北堂婧只派了世子妃前往,说明并不想将事情闹得太过严重。那水坝拨款肯定是有问题的,徐洪身在澜州,想不参与也难,至于参与了多少,还得细细斟酌,说什么都不能让他徐家成为出头鸟。
徐宁熹应下父亲的话,又多问了句:那世子妃如何?
徐太尉只言:年岁尚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