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5 章(2/2)
乐乐忙不叠地抱着东西进屋了,他确实没想看人家笑话来着。
后来他们怎么谈的乐乐不清楚,但直到半年后他们的修车行独立出去,剪彩的时候乐乐才听夏诚跟严毅吐槽。
原来夏珏跟廖敏离婚了,儿子夏超归夏珏。
至于他们的债务,夏珏这边承担高利贷的1000元,夏姝那里的500以及亲戚朋友那里的500,还有廖敏她父母那里的1000元,剩余2000的债务跟他无关。
据说廖敏家里现在对她意见特别大,平白无故亏了2000,还离婚回家,身无分文,得让老父亲、弟弟养着,这谁乐意啊!
“一家子都不是好东西,我们后来才知道,当初她还专门给她爸妈打了两张借条,一张2000的用来糊弄夏珏,另一张只有他们自己知道,狼狈为奸,现在可好了”,他心里其实还有点儿解气,虽然是伤敌一千自损一千二的那种。
“这钱我跟我爸妈给他垫上了,他慢慢还去吧!”
也是这个公司给了他底气,要是没这些钱,难了。
时间转瞬即逝,严毅他们的公司除了运输业务、修车业务,也开始做一些国外车辆在国内的代理销售业务了,别说在他们市,在省里干的那也是数一数二的。
许薇确实喜欢干老师这一行,虽然毕业了好几年了,但她一点儿都没放下学的东西,反而托人从各地买了不少关于教育、心理以及专业知识方面的书回来,学无止境嘛!
她带的三届毕业班数学成绩都是全市最高的!
再加上她平时也表现良好,还帮扶困难学生,为此学校还给她报了特级教师的评选,但一方面是因为年轻,另一方面在教育行业耕耘的前辈们太多了,她没能评选上,但是对于许薇来说也是一次很大的鼓舞了,她更是一头钻到自己的事业中去,跟以前工作时候的状态完全不一样!
许明梁自己负责修车行的事务确实忙不过来,他想了想还特意把自己当年带的几个徒弟都挖了过来。
自己带的孩子自己心里清楚,都是踏实肯干的,技术也过硬。
再加上这两年国营厂子倒闭的倒闭,裁员的裁员,眼见着是没什么发展空间了,几个徒弟都高兴地过来投奔师父。
如今市里四个轮子的车不算太多,但是摩托车、拖拉机他们都能修,生意也很不错。
至于乐乐,他按部就班地读完小学,初中高中都改成三年制之后他不打算再耽误时间了,初已读完后就申请参加了中考,高中也读了一年就去参加高考了,15岁背着书包就去北京读书了。
严毅跟许薇都有钱,两人大手一挥在他学校边上给他买了一栋小楼。
其实他们想买四合院来着,但是好的人家自己都消化完了,剩下的要么就是房子不好,要么就是地段不好,或者有些产权纠纷,他们都看不上。
再说了,能住楼房,谁愿意住破破烂烂的平房?
买房的钱都不一定有维修的价格高!
严毅跟许薇基本一个月至少得去看他一次,有路过那里的车也让顺路给他带东西,跟在家里没太大区别,毕竟他爸他妈忙得团团转,在家里也不是每天都能陪自己的。
他一头扎进知识中,开始学习怎么建造美观、实用、安全的大房子!
乐乐大二暑假的时候一家人决定去香港旅游,一路上许明梁都在念叨,“时代不一样了啊,谁能想到我这半只脚都踏进棺材了还能来香港转一转!”
乐乐不高兴地拍了他一把,“你还年轻着呢,等将来我生孩子了,你还得给我带孩子呢!老什么老!”
许明梁哈哈一笑,“外公都七十啦,你才17,等你生孩子的时候还指望外公呢?”
乐乐哼哼两声,反正不高兴他说自己老了!
再说了,也许是因为这些年日子过得痛快也没什么波折,许明梁如今比绝大多数六十岁的人看着都硬朗。
一家人站在口岸看着江对面那座城市,再回头看着几年间大变样却依旧看着灰扑扑的深圳都笑了。
“咱们发展的真快啊,一个小渔村如今也都是高楼大厦了,你们说再过几年过来估计深圳就不比香港差了吧?”严毅笑道。
他去年出国了一次,国外的风貌确实跟国内的不大一样,他其实不是太适应。但是如果国内逐渐发展成一个现代化的国家,想来他还是能跟上祖国的脚步的。
“我估计是”,许薇也认同,她去过北京上海,这深圳看着也不比那些城市差到哪里去,反而有一种活力,一种别处都比不上的生机。
“那咱们十年后再来看一看,对了,快来拍照,我妈给我买的相机可好用了,咱们就在这个位置拍,十年后还来这里,到时候外公肯定就能给我带孩子了!”
“来来,拍照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