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9 章(2/2)
这位侥幸逃脱审判的富绅坐在自家豪车的驾驶座上,车窗紧闭,衣着完整,双手自然地搭在方向盘上。
除了口唇发绀以外,粗看上去,这具遗体几乎与活人无异。
仿佛格拉夫先生只是在路边停车,闭目小憩了一会儿而已。
经过扬基兰德当地警署的尸检,扬基兰德方面确定,格拉夫的死亡原因为一氧化碳中毒。
再根据现场现场推断,整件事情看上去单纯只是汽车长时间怠速行驶,从而造成一氧化碳累积,致使驾驶者格拉夫先生因此中毒而已。
该国法医既没有在尸体中检出药物成分,又没有在涉事车辆里找到其他可疑的痕迹。
事件现场简单明了,一切的证据都指向了唯一一种可能,也就是意外事故。
虽然宁芙通过官方渠道,将安士白的犯罪预告如实告知了对方,但是扬基兰德当局对此并不在意。
不出意料的,对方也严正拒绝了拉瓦尔公国与宁芙协助调查此次事件的请求,坚持将它定性成为意外事件。
消息一出,无知群众都为狗资本家的死亡欢呼雀跃,受害者所驾驶豪车的安全性与可靠性亦是饱受质疑。
唯有宁芙等少数知情人士,在为安士白的猖狂与狡诈感到胆寒。
经此一事,宁芙也算是对这位狡诈的敌手多了一份了解。
首先,超乎寻常的表现欲,自是不必多言。
要不是有着异于常人的自负与表达欲,安士白她也不会反复向宁芙寄信挑衅,又高调预告了自己的犯罪行动。
其次,安士□□妙老道的犯罪手法,这点也很值得深究。
此人之所以能如此熟练的布置出看不出痕迹的犯罪现场,很有可能提前进行过预演,或是干脆利用类似的手法,处理过其他受害者。
或许,自己应该让巴德探长多留意一下往年的类似案件?
宁芙心不在焉地将脑中闪过的零碎想法诉诸笔端,同时竭力抑制自己蠢蠢欲动的开挂想法。
开挂本身十分简单,只不过是一杯茶水,几点san值而已。
但整件事情的重点,反倒是开挂之后的后续处理。
将目光聚焦在这位神秘犯罪组织的首脑,神龙见首不见尾的安士白身上。
能有财力招揽维持一个跨国组织的正常运行,说明此人的经济状况相当优渥,或是自有生财之路。
从无名诈骗犯接听电话时的窸窸窣窣声判断,安士白她必定披散着!一头中等长度以上的秀发,否则不会在话筒附近造成发丝摩擦的声响。
至少像是现在最为流行的波波头,或是其他时髦的短款鬈发,应当都与这位女士无关。
至于诈骗犯滥加私刑的范围,以及寄到宁芙手上的同城信件,这几乎是在明示安士白本体的活动范围了。
只不过,为防安士白故布疑阵,混淆视听的可能,宁芙并没有完全相信这条推论。
而那两封拼贴信件的严谨格式,以及书写措辞,也表明了安士白必定有着不低的教育水平,多半还有一些文秘相关的工作经验——否则不会留下这样格式规整的职业习惯。
中青年女性,经济状况不错,中长发,受过良好的教育,对宗教名词有着特殊的偏好……
再加上其余推测出来的性格特征,此时占卜的话,或许可以一举看破安士白的庐山真面目。
但是,且不提有效信息不足的情况下,占卜所得是否足够。
哪怕事情的进展超乎寻常的顺利,自己真能将安士白这个假名直接开盒,查出她的真实身份。
没有掌握足够的直接或是间接证据,宁芙也没法将这位常年隐身幕后,只通过电话联络下属的神秘女子送入监牢。
别的不说,单就无名诈骗犯一案来说,哪怕宁芙透过外挂,近乎旁观了安士白驱使手下四处诈骗的全程,也没有办法抓住这位幕后黑手t的把柄。
一切行动从不亲身出手,仅仅通过电话远程遥控下属,或是差遣自己的心腹手下间接接触。
即使那位无名诈骗犯依旧在世,这位纯粹的工具人也没法提供安士白唆使他诈骗富豪的实据,更勿论其他了。
每当此时,宁芙都无比怀念科技昌明的原世界。
要是能看到安士白遣人寄信时的监控录像,或者更进一步,直接查到她操控下属时的通话记录,哪儿还用宁芙再劳心劳力了?
只可惜,归根结底,说得偏颇一点,一切难以解开的疑难杂案,都源于刑侦技术的落后。
以现在的技术水平,宁芙也没有什么对付安士白的好办法。
谨慎起见,像是占卜术这等决定成败的大招,还是等到关键时刻再行使用比较稳妥。
宁芙将报道了埃塞尔公司董事格拉夫死讯的报道裁下,黏贴到剪报簿里,然后合上本子,将它暂时搁置到了一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