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2/2)
“臣白千里谢主隆恩,也谢谢殿下不远千里带来药材。”
大将军很是感动,他没想到陛下在这么伤心的情况下还记得自己。
昊亲王离京,陛下肯定很难受,本以为不会顾到自己,没想到还记得给自己带药材。
“安伴伴,这事你去做,药材是皇兄精心准备的,别让人以次充好,我不希望皇兄的心意被人利用。”
秦宸看向安于堂,他本来静静站在主帐的一角,之前秦宸出去他都没有跟上。
他在这里就代表了秦宸的态度,也是怕有人对大将军不敬,当然还有就是替秦宸听御医的诊断。
要是大将军隐瞒自己的身体状况,有安于堂在,秦宸也就知道了。
幸好安于堂在,不然大将军还真要御医隐瞒自己的身体状况。
大将军的身体很差,他本来就有暗伤在身。没有养好就带军出征,又在草原上追杀外族大半年,快调养好的身体变得更差了。
“以后大将军少动武,多休息。”
吴御医这话是对着亲王殿下说的,因为他知道能制住大将军的,除了远在京城的皇帝陛下,也只有这位殿下了。
“好,本王知道了,多谢吴御医。”秦宸微笑着答应,然后转身看向大将军。
“臣……”
大将军有些局促,在亲王了然的眼神下不知道要说些什么好。
“大将军可不能出事,大秦还需要大将军呢!你可是大秦的定国神针。”
秦宸走过去抓起大将军的手,在他惊讶的眼神中,只感觉到一股温暖的内力涌入他的身体。
因为暗伤,他身体常年阴冷,只是相比皇帝,他因为习武又好上不少。
只是大将军在内功天赋一般,到现在才勉强达到二流,连儿子都不如。
所以他无法用内力替自己疗伤,这是一流高手才能做到的。
白宣不是没替父亲疗过伤,他们父子内功一脉相承,本来应该是最好的人选。可惜大将军对儿子隐瞒了自己身体的状况,他不想白宣浪费内力替他疗伤,他担心这样做会影响到儿子的根基。
可是现在,北境王毫不犹豫用内力替他疗伤。神龙功是天下武学的克星,同样它也兼容了天下武学。
除了白宣,神龙功最适合替大将军疗伤的心法。
“殿下,臣不配。”
大将军想抽回手,可他努力了半天都没能挣脱开来。
“大将军,就算不看白宣的面子,你也是我大秦的战神。不过是用内力疗伤,对本王还产生不了什么影响。”
秦宸摇头对他说道。
相比兄弟只能晋升到先天才能治疗,大将军的暗伤想治疗就容易多了。除了用神龙功治疗外,配合御医的药会好得更快。
不管是为了大秦,还是看在白宣这个小伙伴的面子上,秦宸都会救大将军。
“今天暂时先到这,正好大将军这几日会留在安顺,本王每日替大将军治疗一盏茶,等大将军离开时,身体想必也恢复得差不多了。”
两厢结合,恢复更快。
“多谢殿下。”
大将军拒绝不了昊亲王,打从心里感激这位殿下。
不是所有皇族都能放下身段,给低于自己的臣子疗伤的。
“大将军只要保护好自己,就是给本王最好的谢礼了。”
一盏茶的功夫很快就过去,秦宸放下大将军的手。
“感觉怎样?”
大将军站起来活动了一下身体。
“臣现在感觉很好,全身有一股使不完的劲。”
大将军笑着说,虽然还没有完全好,但是身体的变化他还是能察觉出来的。
“那便好,一个健康的大将军,只会让异族更加的闻风丧胆,对吗?”
秦宸满意地点了点头。
“臣白千里,在此立誓,此生为大秦御敌,绝对不背叛。”
白千里单膝跪在地上发誓。
“哎呀大将军这是做什么,快起来啊!”
秦宸本来只是随口说的,他相信大将军的为人,不是那种口蜜腹剑的人。却也没料到对方会这么老实,直接立下了誓言。
“多谢殿下。”
白大将军站了起来,眼神比以前还要坚定。
“大将军请坐,菊儿去取一些食物过来,忙了一上午想必大将军也饿了,用点东西等下好喝药。”
白宣那小子到现在还没回来,估计是去帮父亲熬药去了。
“臣谢过殿下。”
大将军又想站起来道谢,被秦宸按住了。
“大将军啊,咱们也是老熟人了,你就别这么多礼了行吗?”
“殿下,陛下说过礼多人不怪。”
大将军直接拿皇帝的话堵亲王殿下。
“可我哥也没说让你一天之内不停地说谢谢吧?”
秦宸会被人用话堵住吗?自然是不可能的,因此大将军无语了。
论嘴皮子,他还不是秦宸的对手。
陛下确实没说过,大将军本来就不是那种擅长打嘴仗的人,因此只能他坐着,秦宸站着。
见他满身的不自在,秦在心里摇摇头,走到主位坐下。
这下大将军才觉得舒服不少。
“吴御医。”
秦宸为了让他更自在一点,便把视线落在了另一边的御医身上。
“臣在。”
吴御医站起来行礼。
“这几日要劳你费心,每日替大将军诊治两次。”
秦宸想着一日两次,可以更好地看着观察大将军的伤势。大秦少不了大将军,他不想大将军和历史上的那些战神们一样英年早逝。
“臣领命。”
吴御医自然不会违背亲王的命令,立即答应了下来。
“哦对了,蒙哥。”
秦宸突然想起他还有正事要办,朝外面喊了一声。
“草民在。”
蒙哥从帐外走进来。
“大将军,这是本王替你发现的人才,他和大将军一样可以在草原上不迷路。当然这只是他的一言之说,究竟是不是还得大将军你来判断。”
秦宸的话让大将军双眼一亮,立即拉着蒙哥聊起来。
究竟是不是试探一下就知道了。
等白宣端着药回来时,只见他爹拍着蒙哥的肩膀直呼好样的。
“爹?”
白宣端着药傻傻地看着他。
“阿宣,别忙着把药给大将军,趁热喝。”
秦宸见他发傻的样子,差点没忍住翻白眼。
“哦哦哦。”
白宣赶紧把药递给父亲。
“爹,喝药。”
“麻烦阿宣了。”
大将军对自己的儿子都始终保持着礼貌,实在是让秦宸佩服不已。
从他知道大将军这个人起,他好像就没有变过,永远都是那么的谦虚,不管是对谁,没见他向任何人发过火。
“爹说什么呢,我是你儿子。”
白宣翻了个白眼,照顾他爹不是应当的吗?
“是。”
大将军微微一笑,端过药碗一口饮下里面的药。
“苦吗?”
白宣看他金面不改色喝光了药,拿出一颗梅子递给他,这还是药房的药童送给自己的。
“这药很苦的,爹你吃块梅子压压。”
“不用。”
大将军摇头,没有接受梅子。这点苦和战场上的苦比起来,真不算什么。
“……”
白宣敬佩地看着他爹,这药特别苦,他在熬药时就闻出来了,没想到他爹居然没受影响一口饮下,真是太厉害了。
于是在接下来的几日,众人见识到了大将军对苦的承受度,不管药有多苦总是一口饮尽,不仅不用吃梅子压下口中的苦味,甚至连白水都不喝一口。
秦宸在给兄长的信里提起了这件事,他觉得大将军的味t觉是不是失灵了?怎么就不怕呢?
除了大将军的事,秦宸还在信里提起了蒙哥,希望兄长别怪他自作主张答应对方的要求。
顺便还问了原河城崔护的事,希望他哥在事情结束后给自己回个信,他也好考虑下一步怎么走。
写完信,秦宸把信装进信封里密封起来,又印火漆,然后等金雕它们来玩时,把信绑在金雕的腿上。
金雕开始有点不适应,老是动来动去的,可爱多擡起翅膀安抚它。
“乖乖。”
可爱多的声音确实很好地安抚了金雕。
“可爱多,小金,把信给我哥哥,记住了吗?”
见可爱多点头,秦宸抱着它们走出帐篷。
“去吧!”
手一松,可爱多和金雕立即朝着蓝天飞去。
草原的天很美,只是秦宸已经没心思欣慰了,毕竟天天都能看到,再多的新鲜感也没有了。
“殿下。”
白宣牵着小乌走过来。
“你天天溜小乌,不怕你家的汗血宝马吃醋?”
秦宸好笑地看着一人一马亲密的样子。
“殿下,我的汗血宝马追着你带来的汗血宝马跑了。”
白宣垮着脸,他现在可委屈了。
“哈哈哈,我一共带了三匹汗血宝马,一公二母,除了我的坐骑,另两匹都是成年母马,你的汗血宝马会被它们吸引很正常。”
秦宸大笑,他离开京城时,打劫了皇帝的马房,剩下的汗血宝马带走了一半。
“所以臣只能遛小乌了。”
白宣一脸的无可奈何。
“哈哈哈。”
秦宸见状又笑了起来。
“殿下,要是它们生下小马,记得分给臣一匹。”
八子还没一撇呢,白宣就惦记上了。
“别做梦了,小马我哥预定了。”
秦宸没好气地说道。
他哥的便宜没那么好占,早就告诉他生下小马后,让人送回京城。
这可是纯血的汗血宝马,不能让人糟蹋了。
在这里着重点明他弟,就会祸害他的马。
“哦~”
白宣失望地垂下头。
“你与其在我们这里惦记小马,还不如去拜托蒙哥,他家有马场,里面的马都不错。你不早点跟人家定下来,回头让别的将军买走了,你可别后悔。”
好的战马哪里都想要,蒙哥的马比不上汗血宝马,却也是很不错的蒙族马,外面惦记的人多了去了。
“多谢殿下提醒,臣这便去找蒙哥。”
白宣翻身上马,找蒙哥去了。
“……”
看自己的小伙伴再次扔下自己,秦宸嘴角抽了几下。是不是男人一提到马都是这副德性?
可他自己就不是啊?虽然喜欢马,但是也没有像白宣这样。
这可能还是跟性格爱好有关系吧!秦宸并不是那种爱马如痴的人,在他眼中马是代步工具,可以喜欢但没那么爱。
不过当听说大将军对战马也有兴趣时,倒显得自己格格不入了。
加他哥那个战五渣,对宝马都格外有兴趣,自己用不上不影响他喜欢啊!
秦宸叹气,果然他还是没习惯古人的思想,还得继续努力啊!
回到帐篷里继续处理政务,北境从他踏入那一刻起,北境的事务都由他来处理,除非像是异族叩边这种大事,不然都不需要向朝廷禀报了。
刚来北境,事务也多。
秦宸放下一份文件,拿起笔和空白的纸写了起来。
写完再盖上自己的印,然后就放到一边。等这些文件处理完了,一起发放下去。
现在的北境就相当于一个小朝廷,有许多事等着他处理呢!
安顺城已经建了十来天,现在还在打地基,离建好可能要到明后年去了,现在建的只是一小部分,暂时能住人就行。
原来城中的百姓,不管男女老少,都来新城这边帮忙,特别是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他们不要工钱,只求一日三餐能吃点东西。
最大的才十来岁,最小的才五六岁,这么大点孩子能帮什么忙?
秦宸没让人赶他们走,而是留他们在新城干活,比如帮大人递递水啊,跑个腿什么的他们还是能做的。
面对这些孩子,所有人都有一颗包容的心。
因为战乱,安顺城已经好久没有新生儿了,这些孩子是大战时仅剩的孩子的。
原来那些孩子,长得比车轮高的都成了刀下亡魂。比车轮低的,和女子一样被掳走。
大将军后来救回来了一些,但是死去的更多。
被救回来的孩子心理都有问题,大将军把他们送到了另外几个城池的福利院。
那里远离安顺城,也没有人认识他们,特别是小女孩,可以幸福地活下来。
不怪大将军太过谨慎,给孩子们换了地方生活。
而是古代的流言对一个人的伤害太大了,孩子们又还好,许多三观都没有正确地竖立起来,因此大将军才会把他们送到别的城池去。
让他们远离是非,是对他们最好的保护。
这些孩子有皇帝给的补偿,等他们成年后这笔钱就会拿出来给他们。现在他们吃的用的,都是皇帝出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