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皇太弟 > 第 56 章

第 56 章(2/2)

目录

虽然大家觉得都隔了这么久了,皇帝应该早就忘记了。但是万一呢?

是的,就怕一个万一,谁也赌不起,碍了皇帝的眼肯定会受到处罚的,严重的身上的官袍都要脱下来。

偏偏右相以为是掌院故意打压他的女婿,毕竟他和掌院的关系很差,算得上是政敌。

于是悄悄使劲,把原本去传旨的官员换了下来,换上了他的女婿。

“啊?右相和哥哥起码相处了十几年,他居然不知道兄长很讨厌这种忘恩负义的吗?哥你虽然爱惜有才之人,可你对德性的要求也很高啊!”

皇帝确实很擅长掩饰自己的想法,可右相和皇帝相处的时间比他的年纪还大,这都不了解他哥,看来右相也差不多要完蛋了。

“受朕重用的人,皆是人品不错的官员,他那庶出的女婿,能和他们比吗?别侮辱了朕的爱卿们。”

皇帝嫌弃它晦气,别什么脏东西都来碰瓷他的爱卿。

“哈哈哈,哥哥说得对。”

秦宸见他一脸的嫌弃,忍不住大笑起来。

“对了,你这几天不准出宫。”

皇帝突然对弟弟说道。

“为什么啊?”

秦宸不解。

“最近菜市场口会有些不太干净的东西,你别去了。”

那位守城将军的罪名已经判下来了,是叛国罪。因为他收了草原部落的女子,才让城门被攻破的。

叛国罪,家中男女老少不留一个活口,全都要处死。

直接三代不留一人,旁系五代不允许科举。

因此这几天菜市场口将会天天有犯人在那里被砍头,他怕弟弟出去不小心看到了害怕。

砍头太过血腥,也不适合小孩子观看。

“好吧,我知道了。”

秦宸很听兄长的话,他本身也不是那种非要和家长逆着来的青春期熊孩子,不出宫就不出宫吧!

至于菜市场口的热闹,他本来也不爱看。

除非叛国罪,一般的死刑是不会拖到菜市场执行的,这么t做的目的主要还是警醒世人,不要叛国。

其他罪行还有回头的机会,而叛国罪没有。

他哥最近都陪他睡觉,他一开始还没反应过来,后来看到他哥眼睛是他哥在照顾他。

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他还天天晚上做噩梦,秦宸知道他需要振作了,不能一直给兄长添麻烦。

如果一直走不出杀人的阴影,那他哥晚上都没办法休息,对他的身体影响很大。

虽然秦宸很想跟他哥说,不要管他。但是想到他哥的脾气,不管自己是不可能的。

很多时候他哥承担起了父皇的责任,既当兄长,又当父亲,手把手抚养他长大。

说句不好听的,亲爹都做不到。起码从他了解的先帝事迹来看,他父皇是不可能像兄长这般照顾自己的。

多年的抚养之恩,让皇帝在秦宸心中胜过了父母。而父母的排位,又是先帝最低。

要不是他临终还记得自己这个未出生的孩子,分了一小部分的私产给自己,秦宸绝对不会记住他半点的。

从正阳宫出来,秦宸回到璟阳宫,他飞上树,在宫人给他安装的吊床上休息。

安于堂静静守在树下,视线一直没有离开过他的主子。

秦宸躺在吊床上,其实他并没有睡,而是回忆起刺杀当天的事。

之前他一直不去回想,就是因为他怕一回想就会吐出来。

那天死了那么多人,据说清理过后血腥味还是很重,过了好几天才开始消失。

作为当事人,他闻到的血腥味只会更重。

一想起那天的血腥味,秦宸又想吐了。

可是他忍住了,他不能让自己留下这个致命的缺点,他是皇族,又是皇帝最宠的弟弟,以后碰上刺杀的事还多着呢!

他要是不习惯,面对刺客还怎么冷静应对?那天他杀人时他没感觉,回到宫中后他才开始难受。

一开始不怕是因为他没心思想那么多,命都快不保了,还怕什么怕啊?

回后宫是知道自己安全了,才开始呕吐和害怕。

秦宸眉头紧锁,不断回忆当天的事,可能人的适应能力真的很强,在回忆了三四十遍后,秦宸的眉头开始放开来。

当天晚上,喝了御医的安神药后睡觉,这一次他没有再做噩梦,皇帝也终于能睡个安生觉了。

“这是渡过这个槛了吗?”

皇帝还是有些担心,决定再陪弟弟睡几晚观察一下。

睡得好,皇帝白天的精神就好。

秦宸发现他哥精神还不错,便知道自己晚上没怎么折腾他哥了。

连续三晚秦宸都没有再做噩梦,皇帝终于放心了。

他回到正阳宫,瞒着弟弟吃药。

之前他因为晚上都睡不好,身体也出现了问题,还是几位御医会诊后给他开了药,让皇帝一日三餐喝。

皇帝为了瞒着弟弟不让他知道,药都是在正阳宫喝的。

而秦宸确实不知道这件事,因为皇帝喝完药还会漱口换衣服,不让弟弟察觉到丝毫。

秦宸担心他哥身体,决定接下来的这段时间,每天晚上在睡前给他哥输入内力。他哥畏寒,在大夏天手脚都是冰凉的。

这是他体内的毒造成的,就算是南宫御医也没有办法,但是在秦宸给他哥输入内力后,他哥晚上睡觉就会好很多。

以前秦宸就想这么做,可皇帝不允许,因为他弟年纪太小,修为也低,这样做会影响到弟弟的身体。

现在秦宸修为变高了,皇帝也就没拒绝弟弟,每天和弟弟用完晚膳,让弟弟给自己输入内力后,兄弟俩才分开。

分开后皇帝大多数时间回正阳宫,偶尔去后宫。但次数不多,因为他的身体还是要以保养为主。

时间就在这日复一日中度过,很快就从夏天来到了深秋。

“捷报~”

两个月后,第一封捷报回到京城。草原大捷,那些外族都被打走了。

“胜利了。”

百姓们听到捷报纷纷从家里走出来,大家脸上都带着喜悦。

秦宸坐在醉仙楼的雅座,看着大家那一张张笑脸,也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公子,奴才也很高兴。”

安于堂站在他身后,脸上的笑容并不比百姓们的小。

“今天是个好日子,等下回宫后要和哥哥聚个餐庆祝一下。”

秦宸笑道。

“大将军出马,果然没有他打不赢的仗。”

安于堂很佩服大将军,大秦因为大将军的存在,一直没输过。

当然因为那个水货害得城门被破的事不算,又不是大将军的错,怎么能算到大将军头上呢!

这事就和主子说的一样,文官和陛下都有责任,只有大将军是清白的。

为了替他们收拾烂摊子,大将军不顾身体没有休养好,带着大军出征。

秦军来得很快,直到他们和大秦军队正面交锋,才发现自己是在和大秦的大将军交手。

进攻边城的部落很快就被大将军清理掉了,抓到的俘虏正好弄去修路,这几年大秦一直在修路,非常缺人手呢!

可惜其他部落的人跑得太快,才抓了几千人,大将军遗憾地想到。

所有入侵大秦的异族一听大将军带兵来了,一个个恨不得自己骑着的马再多几条腿,可以跑得快一点。要是被追上,他们的小命就没了。

这大秦的白大将军,那可是自带导航系统的,不管他们往哪里藏,都能被找出来的神人啊!

长生天啊,为什么这样的人会出现在大秦,不能是他们草原上的雄鹰?

蒙族王想不明白,他异国所向无敌,可是一和大秦交手,就没有赢过。

大秦不仅有大炮,还有英勇善战的将士,不怪大秦是当代最强的帝国,在军事上横扫百国。

要不是天灾,草原部族也不想和大秦交手,他们攻破了大秦一座城后,就急忙逃走去进攻别的城镇,任何地方都不敢久留,就是害怕大秦的军队追上来。

都是说草原部落的人彪悍,那也得看是和谁比。

和周围那些小国和异国比,那确实很强大。可是和大秦比,他们是挨揍的那个。

就连最平庸的先帝时期,都能揍得他们嗷嗷叫,更不要说拥有白千里大将军的皇帝了。

听到大将军亲自带兵出征,已经来到了边关,转攻其他边城的草原部落开始撤退。

可惜他们跑得快,大将军追来的速度更快。

不管他们怎么躲,大将军都能找到他们。

粮草不够没关系,以战养战。

大将军带出来的全是骑兵,大秦拥有很大的马场,战马超过了二十万,大将军这一次带着五万骑兵,十五万战马追击。

一边打还一边收割草原上的战利品,结果自然是越打越富,肉都吃到不想吃了,每天就盼着晚上那一餐的干蔬菜汤。

当然打仗肯定会有牺牲,那些牺牲的将士尸体都是直接烧成骨灰,用袋子装起来藏在某处,回转的时候再带回大秦。

这个时候肯定会有人问了,草原那么大,回来的时候能找到吗?

那就得问咱们的大将军了,他说可以就一定可以。

就连跟在大将军身边的小将军,明明第一次来草原,可是对草原的了解程度,却比老兵们还要深。

偶尔还会亲自带一队兵马去寻找敌人,而且每次都能追踪到敌人的踪迹。

“不愧是大将军的孩子,和大将军一样,在草原上永远都不会迷路。”

跟着大将军的老兵们感叹道。

“是啊是啊,大将军后继有人了。”

周围的将士纷纷附和道。

这些事都随着捷报一起送到了京城。

“回来了?看看吧!”

皇帝看着回家的弟弟,把折子递给他。

“阿宣出息了,真好。”

秦宸看完笑了。

虽然捷报上面只能白宣的事提了两句,可是从这两句上面就能看出白宣这一次随大军出征,肯定是立了不小的功劳,不然写捷报的人不会在上面特意提起白宣。

“大将军后继有人,朕总算可以放心了。”

皇帝一直很担心,因为大将军的年纪比他还要大上一些。等到弟弟上位,到时手中将无人可用。毕竟大将军年纪也大了,总不能一直劳累他吧?

“回头我写封信,哥你帮我送去边关,等阿宣回来就能看到。”

秦宸想到白宣随大将军深入草原追击外族,也不知道他受伤了没有?

“好,你写吧!等你写好了,朕让人替你送到边关。”

弟弟难得提出个要求,皇帝自然是一口答应了下来。

“哦对了,我今天出宫,百姓们t都很高兴,没有骂你。”

秦宸走了两步又退了回来,跟皇帝说道。

“……知道了,谢谢小宸。”

皇帝嘴角轻轻扬起,为百姓也为弟弟的话而感到高兴。

太祖说过,如果百姓对打仗太过抵触,那么皇帝就要反省一下自己。

大秦很多时候的打仗都不是侵略战,而是先防守,然后反击,最后才占领对方的地盘。

那些曾经把入侵战打成保卫战的国家,现在都不存在了,它们成为大秦的一部分。

一年三熟的地方,原来叫南越,现在是大秦的云省和越省。

靠着一年三熟的特性,再加上改良后产量增加的种子,现在已经是大秦的产粮大省。

再加上粤省和海省几地,大秦半个帝国的粮食供给都来自这几省。

为了大力开发这几省,大秦迁了不少秦人过去在那边安家种地。

可以说现在的南方,是大秦的粮仓。

至于后世的粮仓东三省,现在还比较寒冷,产量不如南方高,还只能种一季。

大秦也没急着把它全部开发出来,现在的人口少,靠南方的粮食够吃了。

至于东三省,就留给后人开发吧!就当是祖先留给后人的礼物,那时黑土地的价值才能真正发挥出来。

秦宸看过大秦的地图,自然知道东三省没怎么开发,但是大秦皇帝对它们也很重视。

最好的黑土地,绝对不会放弃的。

只是现在科技还不发达,再加上粮食够吃,因此才不急着开发东三省。

等到以后人口多了,科技更发达了,不用皇帝吩咐,就会有人主动去开发的。

到那时,最寒冷的东三省,也会是大秦的粮仓。上面长出来的粮食,又大又好吃。

在这上面几代皇帝都有默契,守好东三省,不让外族占了去。

偶尔还会从最北边的国家身上薅点羊毛下来,界石在用每年百米的速度往外推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