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皇太弟 > 第 48 章

第 48 章(2/2)

目录

有一位擅长算术的人加入,可真是帮了大忙了。

也不知道谁说十一皇子不学无术的?明明算术就很好,很多数字只需看一眼就能立即得出总和。

清点银子的官员们都快佩服死了,要是他们也有这种能力,也不会一个个忙得团团转了。

户部官员被借出了一部分过来帮忙,只是这些银子他们能看,却不能摸。

清点有专门的人,他们只需要整理一下账本就行了。

五百万两银子,一钱都不能少。

他们要是敢贪,别说皇帝不会放过他们,就连那些凑银子的文官们都能把他们给生啃了。

这银子就是他们用来买自己前途的,要是因为户部官员出了什么问题,那他们这银子不就白给了吗?

贪银子都贪到他们头上了,简直是不知死活。

户部官员来之前就被他们的尚书大人和上司提醒过了,还真没人朝这些银子伸手。

银子好拿,可它们要命啊!

在命和银子之间,大多数的人都会选择性命。

如果真有人不怕死也要伸手,只能说他最后死在上面是一点也不冤啊!

银子入库,账本送到了皇帝处。

“哥,银子清点完了。”

秦宸身后跟着一群抱着账本的官员。

因为用的是借贷法,盘账还是比较容易了。

“成色没问题吧?”

数量对得上没用,关键是银子的成色,别往里面掺铅。

“嗯,每一箱都开箱抽检了,没发现问题。他们现在一个个恨不得尽快完成哥哥给的任务,哪里还敢作假啊!”

他哥是不是忘记了自己在朝上的行为了?连太傅都砸了,其他文官不想自己的家眷被送到边关给汉子们当老婆,想不尽心都难。

他们不想尽心,家中的妻女儿子儿媳也会逼着他们用心。

但凡他们说个不字,估计也就没以后了吧!

不仅皇帝饶不了他,就连家人也不会放过他的。

明明是他闯的祸,凭什么让家中的人替他背锅?

这些文臣们的家眷怨气可重了,他们回到家中没得到一个好脸,就连平时最喜欢的小妾都离他们远远的。

皇帝知道后,终于露出了八百里加急后的第一个笑容。

哼,只有肉割到他们身上,这些人才会老实。

“哥,要是这些人不拿银子和粮草出来,你是不是真的会送他们的家眷去边关给汉子们当老婆啊?”

秦宸有些好奇地问道。

“朕说话算话。”

皇帝承认了,他真的会照做。

他们闯出来的祸,自然也该由他们自己收拾烂摊子,大秦和皇帝才不会亏本替他们收拾,天下哪有这么好的事?

“好吧!”

虽然对那些家眷有些不公平,但是对边关那些被掳走的女子就公平了吗?

她们本来不用承受这些的,全是这些文臣们的错。

“不对,还少算了一个人。哥,你也做错了。”

秦宸提醒他哥,不能把责任全推到外人身上,他也有错的。

“哥知道,哥会从私库里拿出一百万两银子,等那些女子被救回来后,给她们做补偿。”

皇帝当然不会逃避身上的责任,错了就是错了,他也要做弥补。

只是他的弥补给的是那些被掳走的女子们,她们被救回来后,肯定会被人指指点点,夫嫁娘家都有可能回不去。

这个时候皇帝给她们一笔银子,有需要的再护送她们,到一个不认识她们的地方生活。

“哥,你真好。”

听完皇帝的打算,秦宸抱住他哥。

他哥是个好皇帝,朝中的大臣们,没有一个想起那些被掳走的女子们。

她们被外族掳走肯定有死有活,救回来后也不知道还能剩下多少。

可不管多少,她们被救回来就要活下去。本来也不是她们的错,不应该由她们来承担朝廷的错误。

那些救不回来的,也会给她们的家人,特别是没有成年的孩子多一些补偿。

皇帝拿出这笔银子,是他给那些女子们的补偿,也是大秦皇帝为自己的失职做出的弥补。

虽然这些银子和生命与苦难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却是皇帝唯一难做的弥补了。

“是朕失职,要不是朕同意让水货当守将,她们本不该有这一劫t的。”

皇帝知错,并且愿意改正自己的错误,也很难得了。

“太祖说得对,文臣让他们治理国家就可以了,军事上的事还是不要让他们插手得好。”

历史上确实有不少文臣以文身立武功,可这样的人还是太少了,如果真有本事,不用皇帝给他们开后门,他们自己也能立功。

弃笔从戎,这个词文人应该懂的吧?真想立战功,那就自己去战场上拼杀,而不是靠着文臣们的关系,初去便是可以领兵的守城大将。

“既然错了,哥你要吸取教训,这一次因为你的不谨慎,才会害了边关的百姓。”

他哥的错,秦宸没有替他哥辩解,错就是错,皇帝也不能豁免。

这件事文臣们错了一半,他哥也有一半的责任。

“我知道了,你给哥哥我留点面子吧!”

皇帝伸手捏住弟弟的脸,他好歹也是当哥的,被弟弟教训脸上有点持不住了。

“怕丢人,下次就别这么干了。”

秦宸是一点也不怕他哥啊,当着他的面都敢指出他哥的错误,是真没给了哥留面子。

“好好好,我记住了。你个小人精,都会教训兄长了。”

面对油盐不进的弟弟,皇帝还能怎么办?换个人早生气了,可他是弟控哎,只能捏捏弟弟的脸作为报复了。

“那行,把太祖留下的祖训抄一遍吧,下次就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

光靠他哥嘴巴上的答应,秦宸觉得还是不太保险,让他抄一遍太祖祖训,印象就深刻多了。

其实要不是怕他哥承受不住,秦宸更想说这一次的责任,皇帝是要负大半的。

因为他才是做主上对主就好守城将领的人,是兄长意志不坚定,才给了对方机会。

因此在秦宸心中,他哥错得更多。

“你还真敢说啊!”

皇帝这一次是双手扯上弟弟的脸,居然敢罚他抄祖训。

“本来就是哥你做错了嘛~”

秦宸躲过他哥的双手,跑到离他哥五步外站好。

“知道了,滚吧!”

皇帝挥挥手,把弟弟打发走了。

“哼。”

秦宸被气跑了。

等弟弟走后,处理完政事后秦昊拿出祖训的副本,对着上面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

他弟说得对,这一次他才是那个责任最大的人。

有错他认,只是不能让那些大臣们知道,不然他们就会推卸责任,到时想再让他们出钱出力就难了。

对于那些朝臣们的德性,没人比他更了解了。

有多少官员还记得自己当年的初衷?什么为民为国,还不如多贪点银子实在。

世家贵族更不会为百姓考虑,他们考虑更多的还是想着怎么从百姓的身上榨出更多的利益来。

知道他们是什么样的,所以皇帝不会让大臣们知道他心中的愧疚。哪怕要补偿,也得等他把这些人的家底掏得差不多了再公开。

不然这些人敢让他下罪己诏信不信?

历史上那些天灾人祸,有多少是因为官员处理不当引起的?引发暴动后,最后却让皇帝背锅。

这种事在大秦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是谁的错就是谁的错,官员引起的就由他们自己承担。

皇帝犯的错他认,事后拿出银子补偿大家,给百姓安排工作,建立福利院等等。

但是在这之前,他一点也不能表露出来,不然那些犯错的文官就会像闻着味扑上来的苍蝇,不达目的决不罢休。

幸好皇帝在朝上时没露出来,所以文官们为了不被皇帝赶出朝堂,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五百万的银子和三百万的粮草。

就连运夫们在运粮时有消耗也得他们出,大秦是不会承担的。

老实说大臣们遇上皇帝,也有些麻木,这和之前的皇帝大不一样。

主要是以前的皇帝在臣子犯错后,是由当时的皇朝负责买单,善后都是由皇帝派去的大臣做的。

而这一次却让他们出钱出粮,而这还不算完,只要战争一日不停,他们就要多承担一日。

这可把一群文臣郁闷坏了,问题是还不得不接受,所以当天他们回家后就开始清点家财筹备银子和粮草,不够还要想办法借。

因此这几天京城百姓看够了热闹,还有一些百姓专门守在那些文臣家附近,看他们心痛地送出了银子,又继续心痛地去凑粮草。

“安伴伴,去把白宣叫来,我们出宫。”

从皇帝那里出来,秦宸想了想打算出宫去听听百姓们的想法。

“是,奴才立即差人去叫小公子。”

因对大将军的尊重,宫人们都称白宣为小公子。

大将军作为大秦的战神,他的孩子值得大家一声小公子。

“顺便让他换普通的衣服,别太显眼了。”

秦宸想了想,让白宣换上他在宫外时白家做的衣服,宫中尚衣监做的衣服,料子全是贡品,很容易被人认出来。

京城其他人不多,王公贵族最多。

要是被人认出来,他还怎么偷听百姓们的想法?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