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 章(2/2)
有多少大户人家都是用这种方法强占了百姓的土地,所以每一个皇朝都坚持不到三百年,正是因为百姓的土地被土豪贵族强占了。
秦宸也怕这些房子在盛华区原住民的手中保不了几天,所以才用租借的方式,给百姓们住。
房契全在秦宸手中压着,他们想改房契也不敢。
不过没房契,这些人还有别的办法,强行占据就是另一种。反正人多,十一皇子也不会挨家挨户地查住户,只要没有人告状,他们就不怕。
本来是这样没错,可架不住秦宸不放心派了安于堂出来临时检查啊!
安于堂看那些听到动静过来的差役,居然看了一眼就离开了,心中一沉。
主子的担心终于发生,这些人的背后有人指使。
不管对方的目的是什么,安于堂都要把他们的气焰打下去。
“老子告诉你们,再不离开就把你们全家的腿打断,扔到城外去喂狗。”
壮汉带着几个大汉,对一家孤儿寡母的母子说道。
“呜~你们怎么能这样?这是殿下给我们母子的房子,不是你们的。”
母亲抱着年幼的儿子痛哭,好不容易有了好日子,不想还没过几天就引来了恶人。
她的命怎么这么苦啊~
“还敢哭,老子打死你。”
对方见母子俩哭诉起来,立即举起旁边的凳子要往他们的头上砸去。
“啊~”
偷看的百姓没忍住尖叫出声,好像已经看到了椅子砸在那对可怜母子的身上。
砰~
是椅子掉地上的声音。
“哎哟,是谁踢的老子?”
摔在地上的人居然是壮汉。
刚才还在哭的母子傻眼了,他们看着壮汉和他带来的人都躺在了地上
“痛~”
“呜~我要死了~”
打手们每次都打别人,这一次终于轮到他们挨打了。
偷偷观望的百姓头伸得更长了,想看看是哪位英雄打的人,救下了母子。
安于堂拉下斗篷,露出了他身上的太监衣服。
“是安公公。”
有人见过安于堂,知道他是秦宸身边的大太监。
“安公公,你终于来了呜~有坏人抢我们的房子呜~”见安于堂出现,大家也不躺在屋子里了,全都跑出来和他告状。
“安公公,最近好多人被赶出盛华区,房子都被这些人强占了。”
“对啊对啊,那些被赶出的人没有地方住,只能暂时去福利院暂住,不然就要冻死在外面了。”
除了福利院,别的地方也没那么多地方安置被赶出房子的人。
“大家安静,你们说的事我都知道了,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我吧!”
安于堂听完大家的话,心中有数了。
不过百姓们的情绪还是要安抚。
“大家放心,殿下正是因为担心你们,才会派我出来看看,没想到真的有人敢这么做。我知道了,殿下也就知道了,殿下知道了,陛下自然也知道了。陛下一定会给大家一个交代,那些被赶出去的人,陛下也会让他们重新回去的。”
安于堂的话确实让担忧的百姓放下了心,比起那些装瞎的官员,他们更愿意相信皇帝和十一皇子。
同时心中对皇帝和十一皇子越发地感激和尊敬,以后有谁敢说陛下和殿下的坏话,他们会用自己的行动告诉那些人,什么叫底层百姓的愤怒。
眼尖的差役看到这一幕,心中暗叫不好,偷偷离开给背后的人报信去了。
他们没看到,就在他们离开的瞬间,立即有人跟了上去。
安于堂回来时,就看到他家主子冷着张脸坐在榻上,而旁边的皇帝却赔着笑跟弟弟道歉。
“宸宸,是哥哥没做好,哥哥跟你道歉。也是朕大意了,万万没想到半年时间都不到他们就敢动手。”
皇帝也有些自责,是他低估了那些人胆子,才害得盛华区那百来口人差点冻死在这个冬天。
快过年了还发生这样的事,对方正是瞧皇帝年前忙碌,顾不上盛华区,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呢!
“看他们熟练的动作,显然不是第一次了。哥哥还是好好查一查吧,这一次不管对方是谁,都不能轻饶,不然以后谁还把弟弟当回事呢!”
秦宸眼泪汪汪地看着皇帝。
明知道他有皇帝护着,对方还不把他当回事,这不就是在打你自己的脸吗?你要是不教训他们,现在不把皇子当回事,以后就敢把皇帝不当回事。
“朕知道,是朕疏忽了。哥哥再次和宸宸道歉好不好?”
皇帝伸手擦拭弟弟脸上的泪水,都怪那些胆大包天的狗东西,害得十一伤心。
“好。”
秦宸原谅了他哥哥,能让皇帝道歉的人,至今也就他这一个。
“奴才给陛下请安,小主子请安。”
安于堂一进来就先给皇帝和主子行礼。
“行了,安于堂赶紧说说那些被赶出房子的百姓怎么样了?”
皇帝挥了挥手让他不用这么多礼,正经事要紧。
“回陛下,人都回到他们原来的房子去了。破坏的东西我都让那些人赔了,目前没有出现人员伤亡的事。”
安于堂把自己处理方式说了出来。
他不仅让人赔了东西,还另外赔了精神损失费。
这是殿下教的,毕竟那些无辜的百姓被他们吓着了,这个肯定是要赔偿的。
“没事就好。”
皇帝总算松了口气,没有人员伤亡就是最好的消息。
“不过有几个孩子有些生病,幸好福利院有大夫,他们喝了药已经退烧了,药费也算在了那些人的身上。”
安于堂好歹也跟了秦宸好几年,多少也学了点主子的本事。
“接下来的事就交给朕吧!背后之人,他既然不想让朕和十一过个好年,那他这个年也不要过了。”
皇帝哄完弟弟,又听完安于堂的处理,开始对那些敢向盛华区伸手的人动手了。
“爹~爹~”
吏部尚书好不容易早早完成工作回来休息,突然被自己儿子吵醒。
“叫什么叫?你老子我好不容易才睡着,又被你小子吵醒了。”
吏部尚书没好气地拥被坐起来,这要不是亲生的,能被打死信不信?
“呜~爹,你儿子快没了,你还能睡得着啊?”
吏部尚书的儿子跪在床上,抓着父亲怀里的被子哭诉道。
“你怎么就没了?是不是在外面闯什么祸了?”
知子莫若父,吏部尚书一听就知道儿子在外面闯祸了。
“爹,这一次可不是闯祸那么简单,搞不好咱们一家都要被流放。”
吏部尚书的儿子拉着个脸,他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和以前一样让人要去弄几间盛华区的房子,就会上达天听,还让十一皇子的贴身太监撞个正着啊!
吏部和户部,向来是朝中最吃香的两个部门。
特别是吏部尚书,官员的升迁都要经过他的手,除非皇帝直接下旨,不然他就是第一消息人。
年前正是吏部最忙的时候,因为要忙着给各个地方的官员做考评。
虽然官员们的考评并不是吏部做的,可是升迁要经过吏部,所以吏部尚书是真的忙。
当然自家人什t么德性,他也是心中有数的。
不过他并不认为自己家人的做法有什么不对。这些年来,他每次从官员的升迁中谋利,早就把这一切视为理所当然了。
虽然官员的考评不经过吏部,但是官员的任命需要啊!
政绩差不多的,送过礼的和没送过礼的,那任命的地方可就天差地别了。
总之,吏部尚书是个大贪官,他儿子和他一比,那就是大贪和小贪的差别了。
“说清楚?什么流放?”
一听流放,吏部尚书本来还有些困的,立马也精神了。
“呜~儿子让人去盛华区弄几间屋子想孝敬给父亲长辈,没想到被十一皇子身边的大太监撞上了。派去的人被打伤了不说,还都被抓了起来。”
吏部尚书的儿子现在很害怕。
但凡撞到其他人手里,他都没那么害怕。
谁不知道十一皇子的背后有皇帝啊,给他献计的那个人说皇帝现在很忙,根本没时间管这些小事,不然他也不会心动啊!
“那个给你献计的人呢?”
吏部尚书一听,可比他傻儿子精明白了,立即明白了重点。
“不、不见了。”
他儿子心虚地低下头,事发生他就去找人了,对方住的地方早就人去楼空,没影了。
“你~”
吏部尚书指着儿子,嘴角抽了抽向后倒去。
“爹~你怎么了?来人啊,快请大夫。”
吏部尚书的儿子大声喊道。
只是他喊进来的不是尚书府的下人,而是一群带着刀的锦衣使。
吏部尚书中风了,躺在大理寺的监狱里,脸上流下了两行清泪。
他聪明一世,最后栽在了自家的傻儿子手中。
皇帝可不管他聪明不聪明,中风也得进去。
抄出来的银子家产,有主的还给人家,实在找不到主人的,一半进了国库,一半进了皇帝私库。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对此没有意见,毕竟白来的一半家产,就跟天下掉下来的馅饼一样。
哪还敢嫌少呢!咳,他才不是怕皇帝记恨自己,绝对没有的事哈。
本以为前任户部尚书家抄出来的就很多了,没想到吏部尚书家抄出来的更多,所有的家产折合起来都上千万了。
这一家是油锅里都能捞出花来的人才啊!
贪污、放印子钱,强占民地民宅就不说了,大多数官员都是因为这些而落马。真正让朝臣们惊心的是,原吏部尚书他居然和关外的部落有联系,出卖大秦的情报。
怪不得大秦好几次对关外部落的围剿都落空,原来是朝廷里有奸细啊!
除了吏部尚书和他夫人儿子死刑外,其他家眷都流放三千里,遇赦不赦。
也就是说他家一辈子都是罪犯,别说科举了,能活下来再说吧!
叛国罪确认后,吏部尚书的家族也跟着被迁连,有罪的依法判刑,没收家产。
没罪的人没事,但是五代不允许科举。
这一下有罪没罪的都哭晕了过去,整个家族都完了啊!
吏部尚书虽说不是出身世家,却也是当地的豪族。不想一时走错路,连累整个家族。
吏部尚书的家人一个都没跑掉,加岳家都跟着一起流放边关,毕竟他夫人手中的罪孽不比他这个丈夫少多少。
岳家既然跟着他一起吃了人血馒头,事发后当然也要一起承担责任了。
所有的事情都在年前处理完成,这一次能这么迅速,主要还是吏部尚书中风了。再加上锦衣使去的突然,很多证据来不及销毁,这不一下子就所有证据齐全了嘛!
本来按大理寺的意思是想拖到年后的,可是皇帝发话了,既然吏部尚书不想让他过个好年,那他就让大家这个年都过得不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