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4 章(2/2)
是以,康熙分别给胤禛与胤禩,赐了两名格格,目的便在于敲打鞭策。
再者,四贝勒府与八贝勒府的子嗣,在诸位皇子中,确实算是少的了。
皇家子孙兴旺,江山才能绵延不绝。
内务府的人做事麻利,康熙今个儿下午有了圣意,待到第二日清晨雨停,四名格格就分别入了四贝勒府和八贝勒府。
乌拉那拉氏深知康熙意图,贤惠的将人收下,并让下人赶紧收拾两间院子出来。
而奉命将二位格格送入八贝勒府的内务府管事,就没有那么好的运道了。
原因便是,八阿哥胤禩的儿子弘旺,染上了风寒。
整个八贝勒府,已然是乱作一团了。
内务府的管事,是最有眼力见的,将人送到府上,便直接回宫复命去了。
而弘旺染上风寒的消息,自然也传到了康熙的耳中。
康熙立刻传旨,命太医院最擅长治小儿的太医,去八贝勒府诊治弘旺。
弘旺是皇孙,如今更是胤禩膝下,唯一的孩子了。
弘旺太小,整个人已经陷入了昏迷状态,郭络罗氏坐在床沿,眼尾泛红,一颗心更是揪了起来。
而胤禩长立在郭络罗氏身后,虽然语气温和的安慰着郭络罗氏,可双眉早就蹙在一起了。
弘旺是他唯一的孩子,绝不能有事。
伺候的宫女太监进进出出,而弘旺的生母张氏,却只能倚在自己院子的门框旁,泪流满面的望着正院的方向,随即,双手合十,不断的为弘旺祈祷。
她人微言轻,十月怀胎生下的孩子,在她身边不过待了半个时辰,就被抱到了嫡福晋郭络罗氏身旁养育,如今生了病,谁都可以靠近,唯独她这个亲生母亲不能。
张氏一只手扶着门框,另一只手紧握成拳放在胸口处,而眼睛里,只有无可奈何的泪花。
太医会诊完毕,开了药方,只道弘旺按照药方服药,休养几日便会好了。
郭络罗氏与胤禩,这才放了心。
太医离开八贝勒府,回皇宫之后,立即去了乾清宫,向康熙复命。
得知弘旺并无大碍,康熙也是松了一口气,而听了太医说明弘旺染上风寒的缘由之后,康熙的脸上,浮现出一抹愠色来。
乌拉那拉氏到底是过来人,出言好心提醒,郭络罗氏一意孤行,不愿听,如今应验,只是可怜了小小的弘旺要受罪。
随后,康熙又下了一道圣旨,待弘旺病愈后,便送进宫,交由良妃来抚养。
圣旨到了八贝勒府,郭络罗氏心中明白,这是康熙对她的处罚,她虽然不情愿,但更不敢抗旨。
而弘旺的生母张氏,听闻了圣意之后,缓缓呼出一口长气。
有道是:母子连心。
是以,郭络罗氏从来不让她亲近弘旺,可她能够远远瞧上一眼,便心满意足了。
可昨日,狂风骤雨的天气,郭络罗氏还带着弘旺出门,可见郭络罗氏更多的是将她的弘旺,当成了在人前炫耀的资本,而非是全心全意的照料弘旺。
现在,康熙降了圣意。
弘旺送到八阿哥胤禩的生母——良妃处养育,便是最好的归宿了。
一来,弘旺是良妃的亲皇孙,良妃一定会全心全意的照料弘旺。
二来,弘旺入了宫,遇见贵人的机会便就多了,若能侥幸入了康熙的眼,那日后的前途,便是不可限量。
康熙的圣意在京城里传播,董时宁自然也收到了消息,不禁感叹道:郭络罗氏自得恶果,只是可怜了胖娃娃——弘旺。
苦兮兮的中药汤熬好,弘旺闻到苦味是自然不愿意喝的,用了什么法子哄都不行,就算骗他喝进去两口,也会再吐出来。
为了弘旺能够早日康复,太医采取了措施,便是捏着弘旺的鼻子,直接将药汤灌进去。
等嗓子里的苦味弥漫出来,中药汤早已进入了肠胃之中,只需要塞进一颗牛乳糖,哄上两句便是。
几日后,弘旺痊愈,胤禩便抱着弘旺进宫,专程给良妃请安。
随后,胤禩按照圣意,一个人出了宫,将弘旺留给了良妃照顾。
他年少时,因为良妃身份卑微,所以养在大阿哥的生母——惠妃膝下。
而今,他的儿子能承欢膝下,也能弥补一下,他心中对于额娘的亏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