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1 章(2/2)
周岁宴开宴之前,便是先进行抓周仪式。
时宜闻言,嗫嚅着嘴唇,只道:“再等等吧。”
雪燕听了这话,便出去回信儿去了。
董时宁见状,问向时宜的另一个心腹丫鬟——雪雀,“苏努贝子府的人,可来了?”
虽然宁楚格跟了时宜,但是宁楚格的身体里,到底流着苏努家的血。
这抓周,一辈子也只有一次,时宜应该也是想给宁楚格一个完美的抓周礼吧。
雪雀闻言,禀道:“回福晋,苏努贝子府,未有人前来赴宴,不过一早就差管家,送了两份儿礼过来,一份儿是以贝子爷夫妇的名义送的,另一份儿。”
雪雀说着,偷瞄了时宜一眼,未见时宜脸上有一丝不满,方才继续道:“另一份儿,是勒钦勒七爷送的。”
董时宁了然,正欲开口,就见怀里的宁楚格,咿咿呀呀起来。
乳娘一瞧,就知道宁楚格是饿了,便将宁楚格从董时宁怀里接过来,抱到小榻上喂南瓜泥去了。
董时宁眼瞧着宁楚格,坐在乳娘怀里,乖乖的大口大口的吃着南瓜泥,方才将视线收回来。
“这个时辰,想必宾客都来的差不多了,姐姐还要等什么?”
董时宁问完,猛然想起了什么,看向时宜的眸子里,多了几分意味深长的探究。
时宜被董时宁直愣愣的眼神,盯得心里发虚,浓密的睫毛如轻盈的蝴蝶翅膀般,微微颤动,而后嗫嚅着嘴唇,开口道:“没等什么,我想等个整时罢了。”
说罢,时宜望了小榻上的宁楚格一眼,“宁楚格不是饿了吗?等她吃完就是了。”
时宜的语气有些颤,手里不停的揉搓着锦帕。
董时宁看破不说破,点了点头。
这时,雪燕走进来禀报,“小姐,门房的人来说,富察大人府上的小厮来送贺礼,说是要亲手交给小姐你才行。”
富察大人?
董时宁佯装不知,上前一步问道:“京城里的富察大人多了,那小厮可说了自家主子,是哪位富察大人?”
雪燕望了时宜一眼,方才回道:“是富察·巴彦大人。”
“哦~”
董时宁意味深长的应了一声。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时宜嗔了董时宁一眼,吩咐道:“将人带进来吧。”
少顷,雪燕引着一个穿着灰青色短打的小厮走进来,那小厮手里捧着个四四方方的檀木描金盒子,行礼道:“小的见过九福晋,见过董鄂小姐。”
时宜点头道:“起来吧。”
那小厮遂站直了身子,将手里的檀木描金盒子打开,往前一送,开口道:“这是我家主子的贺礼,子母手镯一对儿。”
那盒子里面,诚如小厮所言,放着一大一小两对儿金手镯。
董时宁眉头一挑,子母镯,这富察·巴彦,果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董时宁上前一步,问道:“既然送了贺礼,你家大人为何不亲自来?”
那小厮闻言,开口解释道:“回九福晋的话,今日是府上小小姐的周岁宴,我家主子自是想亲自来的,只是,我家主子说,他若来了,恐怕会使董鄂小姐陷入流言蜚语之中,是以,就改了主意,差小的来送上一份儿贺礼,为小小姐添一点儿喜气。”
董时宁听罢,点了点头。
这富察·巴彦虽然是武将,但是心思倒是细腻。
他求娶时宜的事情,在京城中也不是什么秘密,若是他t真的来了,怕是会有好事之人拿此事说嘴。
舆论通常对于男人宽容,女人苛刻。
富察·巴彦一个大男人倒是没什么影响,而时宜作为一个单身母亲,本就处于弱势群体,更容易成为旁人指点议论的对象。
时宜听了这话,捏着帕子的手又攥紧了些。
富察·巴彦这般行事,她倒不知该如何应对了。
一旁的董时宁,见自家姐姐不出声,便上前接过了,小厮双手捧着的檀木描金盒子。
随即,董时宁拿起了一只较大的金手镯,端详过后说道:“这金手镯色泽不错,分量足,样式也好,只是,这做工可差了些。”
富察·巴彦到底是个大男人,挑首饰的眼光,还需要再培养提升。
时宜听了这话,拿起盒子里的另一只手镯看,果然跟董时宁说的一样,这金手镯做工粗糙了些。
小厮见状,出声解释道:“九福晋,董鄂小姐,二位有所不知,这对儿子母镯,并非是买的成品,而是我家主子亲手做的。”
董时宁一惊,问道:“你是说,这金手镯是富察·巴彦,自己做的?”
时宜同样看向了面前的小厮。
小厮娓娓道:“早在数月前,我家主子便想好了,要亲手做成手镯给小小姐做贺礼,为此,我家主子花重金,拜了一位老金匠做师傅,学习做首饰的手艺,可这种手艺都是从小学起的,我家主子为了早日能做出一对儿像样的手镯,整日除了去衙门,就窝在屋子里练习,这才勉强赶在小小姐之前,做出了一对儿子母镯。”
小厮说着,又补了一句,“子母镯的样式,也是我家主子自己画的。”
董时宁听完,又看了眼手里的金手镯,竟然觉得光彩夺目。
随即,董时宁感叹道:“你家主子这礼,可着实费了心思了。”
一个舞刀弄/枪的武将,要做金首饰这样的细致活儿,可是不易啊。
小厮闻言,笑道:“我家主子说了,送礼,送的便是那份儿心意。”
时宜摩挲着手里拿着的金手镯,看向小厮说道:“你回去,替我谢过你家大人。”
那小厮颔首道:“是,小的记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