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8 章(2/2)
——
从第二日起,胤禛与胤禟二人便分工合作,一个唱白脸儿,一个唱红脸儿。
胤禛对赈灾之事,亲力亲为,什么小把戏也瞒不过去,而胤禟明面儿上,是对陈同朋的谄媚逢迎,照单全收,实际上则是借机套话。
胤禛与胤禟二人合力,很快就查清楚,户部曾经拨下银两,助扬州府加固运河河堤,而陈同朋将朝廷拨下的银两,充入自己的腰包,采用了劣质的岩石,来修补河堤。
暴雨不停,运河水位不断上涨,劣质的岩石无法抵挡,才导致洪水决堤。
然陈同朋暗中,又与扬州府内米商、盐商勾结,哄擡物价,致使米盐出现天价,从而获取暴利。
在胤禛带着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与米商、盐商商谈过后,米商、盐商同意恢复原价,而陈同朋又在给老百姓发放米盐所用的称重工具——米斗,做了手脚。
桩桩件件证据确凿,胤禛与胤禟行使钦差之权,免其知府之权,将陈同朋幽禁府宅,同时将陈同朋的数条罪状,写成折子,八百里加急,送往康熙手中。
康熙大怒,下旨将陈同朋押解进京,而胤禛与胤禟,将江南赈灾之事处理妥当,方才打道回京。
二人昼夜兼程,赶回京城之后,马不停蹄地进宫面见康熙。
阔别几月,康熙再见到两个儿子,倒是多了几分慈父心肠,“老四,老九,赈灾一事,办的不错。”
胤禛/胤禟齐声行礼道:“为汗阿玛分忧解难,乃是儿臣分内之事。”
康熙摆了摆手,示意二人起身,“舟车劳顿,你们二人回去好生休息吧。”
胤禛/胤禟再次齐声道:“儿臣告退。”
出了乾清宫,胤禟与胤禛的身上,都轻松了不少。
赈灾的事情,是彻底了结了,可刑部大牢里还关押着陈同朋,想来也该吐出些东西了。
胤禟与胤禛出了门,相视一眼,什么都没有说,各自回府去了。
——
九贝子府正院内,青柳一路小跑着来送信儿,“福晋,爷回来了。”
董时宁有些恍惚。
爷?
哦,是胤禟那家伙。
这些日子过得太舒心了,她都差些忘了,她的便宜丈夫——胤禟了。
青柳话音刚落,胤禟已经迈着大步子进来,兴冲冲喊道:“福晋。”
董时宁定睛一看,胤禟整个人黑了一圈,皮肤也粗糙了不少。
出去一趟,沧桑了。
胤禟见董时宁瞧着自己愣神儿,笑着走过去问道:“几个月,不认识爷了?”
董时宁后退一步,对着青柳吩咐道:“青柳,快去备热水,让爷沐浴更衣。”
“是。”青柳应声便退下了。
胤禟见自家福晋眼里明晃晃的嫌弃,斜着脑袋问道:“爷身上有那么味儿吗?”
董时宁好意提醒道:“爷,要不你自己闻闻?”
胤禟闻言,擡起胳膊闻了闻,这味道,是有些大了,随即清咳两声来掩饰尴尬,“都怪老四,离京城几十里的路上,都是客栈,一个都不住,非要赶回来。”
胤禟抱怨完,便往净室的方向去了。
胤禟舒舒服服的泡了一个热水澡,再换上用香料薰过的衣袍时,夜幕已经暗了下来。
酒足饭饱之后,胤禟直接抱着董时宁,就往内室的拔步床去。
而此时的乾清宫里,陈同朋的口供,已经送到了康熙面前。
官员贪污,一则为自己享用荣华富贵,二则便是向上贿赂,以求官运亨通。
康熙却没有想到,这陈同朋向上贿赂的人,却是他的太子。
而此时的胤礽,正在毓秀宫内,与一侍妾颠鸾倒凤,忽而康熙召见,胤礽赶忙下了拔步床,穿戴整齐后,赶往乾清宫。
胤礽进了乾清宫,掀开衣袍一角,跪在地上,“儿臣给汗阿玛请安,汗阿玛急召,儿臣来迟了。”
上首的康熙盯着下首的胤礽,听其气喘,缓缓开口问道:“太子已然安寝了?”
跪在地上的胤礽闻言,赶忙出声解释道:“禀汗阿玛,儿臣这几日精神不济,正吃太医开的安神汤药,是以睡早了些。”
康熙听罢,出声道:“那你看看这个。”
一旁的梁九功,直接将陈同朋的口供,递给了下首的胤礽。
胤礽知晓康熙深夜召见他,定然是有大事,却不想竟然会是这件事。
“汗阿玛明鉴,儿臣冤枉。”胤礽向康熙叩头道。
康熙强压着心腔里的怒火,“冤枉?这口供上分明写着,陈同朋孝敬你十万两白银,并三个瘦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