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4 章(2/2)
董鄂夫人悠悠道:“你姐姐和离归家不久,就有两家请媒人来提亲。”
董时宁闻言,颦起的眉头,又舒展开来,“哦?”
原来是姐姐引来了桃花。
董鄂夫人喝了口茶,娓娓道:“一家是钮祜禄氏家族的,那人名唤钮祜禄·阿克敦,靠着祖辈的功劳,封了个荫官,虽然不是要职,倒也看得过去,两年前,他的夫人就香消玉殒了,如今上门求亲,是想娶你姐姐做续弦。”
董时宁知晓钮祜禄一族,乃是满洲大姓,身份贵重,沉默了片刻后,问向自己额娘,“那阿克敦的先夫人,可曾诞下子嗣,又有几房小妾?”
董鄂夫人叹了口气,摇了摇头,“阿克敦有几房小妾,可膝下空空,并无一子半女,额娘也找人,费些周折,打听了内情。”
毕竟时宜是嫁过一次的人,若是要再嫁,那必须掌握对方家族的全部信息。
董时宁听董鄂夫人说到这里,那定然是打听到了,“不足为外人道也”的内情。随即竖起耳朵,聚精会神的听着。
“阿克敦一直没有子嗣,心里着急,便找了大师来算命,大师说他若要再娶续弦,便娶个生养过的女子为妻,这样能给他招来子嗣缘。”
待董鄂夫人说完,董时宁的秀眉,已经皱成一团。
依着钮祜禄氏家族的地位,娶个生养过的女子做正妻,也是要与他们家的门第相配的,而她和离归家的姐姐,正好吻合他们的条件。
董时宁愤愤道:“额娘,这样的人家,用心不纯,姐姐可嫁不得。”
这哪里是娶妻,分明是想找个会生子的工具。
董鄂夫人回忆起来,脸上也有几分愠色,“谁说不是,我直接就回绝了。”
董时宁问道:“额娘,那还有一家呢?”
董鄂夫人饮了口茶,继续说道:“另一个名唤富察·巴彦,他虽说是富察家族的,可他却是旁支之后,他们这一支,在整个家族里并不显眼,是以,当初他和苏努贝子府的人,一起上门求娶你姐姐的时候,我与你阿玛,果断选择了勒钦。”
董时宁吃惊的瞪大了眼睛,这富察·巴彦,当初竟然求娶过她姐姐?
董鄂夫人说完,沉默了一瞬。
当初富察·巴彦的阿玛,只不过是个六品的小官,额娘的出身,也不显赫,上面有一个哥哥,还只是举人,这家世门第与苏努贝子府相比,可谓是天差地别了,谁承想,如今却是这么个结局。
董时宁有些好奇,“额娘,那富察·巴彦求娶姐姐不成,可另娶旁人了?”
如今得知姐姐和离,便又来求娶,是另娶的妻子已经离世,还是和离了。
董鄂夫人闻言,摇了摇头,“听说富察·巴彦,当年直接参军去了边关,如今数载过去,他不但平平安安的从边关回来,还立了战功,现在已经是正五品的武官了,倒是有媒人上门给他说亲,都被婉拒了,房中干净,也没个妾室通房,他哥哥也中了进士,在翰林院做事,门楣比起从前,也提高了不少。”
董时宁眼睛一亮,“照额娘这么说,这富察·巴彦,倒是对姐姐挺痴心的。”
董鄂夫人捏紧了手里的帕子,言道:“他若是真的痴心,那便最好了,就怕,就怕他是装作痴心,娶你姐姐回去,磋磨她。”
董时宁闻言,深以为然,还是她额娘想的长远。
男人嘛,都有自尊,都好面子。当初富察·巴彦上门求娶,被拒绝了,难保心里对她们董鄂家没有怨恨,直接选择参军,说不定就是为了出人头地,如今凯旋归来,就上门求娶,那就说明他在关心姐姐的动向,若是前者,可令人佩服,可若是后者,那便太可怕了。
思绪回笼,董时宁问向自己额娘,“姐姐呢,她是如何想的?”
婚姻大事,额娘与阿玛,定然会过问姐姐的意思。
董鄂夫人听到董时宁提起了时宜,叹了口气,满是心疼的说道:“你姐姐的心思,都在宁楚格身上,也不爱出门,问她,她只说,若是嫁了,岂不是耽误旁人家的香火。”
董时宁听罢,也是心里一紧,“那额娘应是都婉拒了?”
董鄂夫人点了点头,开口道:“钮祜禄家的一听,便张罗媒人寻摸旁人去了,这富察·巴彦,却是不死心,还说你姐姐一日不嫁人,他就有资格求娶。”
话说着,董鄂夫人又叹了口气,“也不知,这是命中注定的姻缘,还是孽缘。”
时宜在家中,能承欢膝下的确是好,可她与齐世百年之后,时宜怎么办?
兄弟姐妹虽好,但有些事情,不是兄弟姐妹能够代替的,若干年后,宁楚格又出了嫁,旁人都是欢喜的一大家子,而时宜孤身一人,岂不可怜。
当然,时宜还年轻,若是有朝一日,改变了主意要再嫁,那也要仔仔细细寻找才是。
在董时宁看来,这富察·巴彦是好姻缘,还是孽缘,一试便知道,而这最好的证明方法,就是时间。
“额娘,姐姐一直闷在屋子里,哪里成,你劝她多出去走走,散散心。不过,也不必故意透露姐姐的行踪,这富察·巴彦,若真是对姐姐有心,自会想法子,打听姐姐的消息,当然,额娘也要派人,在暗中保护好姐姐。”
那富察·巴彦是武官,身上的功夫,定然不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