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清穿之九福晋戏精日常 > 第 41 章

第 41 章(2/2)

目录

那厢,康熙和胤礽,已然回到了清溪书屋。

康熙坐在御案前,瞧着新送来的奏折,梁九功在御案旁站着,胤礽则端方规矩的站在下首。

康熙将奏折合上,递给梁九功,“拿给太子瞧瞧。”

“嗻”,梁九功说着,双手已然接过了奏折,走过去递给胤礽。

御案上的康熙,注视着胤礽的眼睛,见对方已然看完,缓缓出声问道:“太子,你怎么看?”

这道奏折是说,浙东一带,出现了朱明崇祯皇帝的后裔,还在世的传闻,惹得民间有异心之人,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欲与朝廷对抗。

胤礽闻言,将手中的奏折合上。

汗阿玛心中定然已有圣断,如今问他,便是想听听他的想法,是以自称愚钝之类的套话,便说不得。

随即,胤礽擡眸,扬声道:“回汗阿玛的话,依儿臣愚见,朱明王朝早已灭亡,而我大清盛世太平、蒸蒸日上,此等传闻皆乃无稽之谈、是小人作祟,但若置之不理,放任下去,恐百姓听信谣言、心生不安,所以儿臣以为,应当严查。”

片刻后,康熙朗声道:“梁九功,传旨下去,命浙江府道严查到底。”

“嗻。”梁九功说着,走过去从胤礽手里双手接回了奏折,放到康熙的御案上,便出去了。

屋子内,只剩下了康熙和胤礽两个人,康熙看向胤礽时,锐利的目光柔和了许多。

他一手带大的孩子,自然是优秀的。

自清军入关以来,就不断有人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犯上作乱,虽说都是乌合之众,皆被镇压下去,但人言可畏,每一次有崇祯后裔的传闻出现,都不可小觑。

“保成,有些日子没有陪朕下棋了。”康熙的声音不似方才威严,满是慈爱。

此刻的康熙,不是一代帝王,而是一个寻常人家的阿玛。

下首的胤礽听罢,颔首道:“汗阿玛有雅兴,儿子自当奉陪。”

对他而言,御案上坐着的是阿玛,但更是皇帝。

他的生母仁孝皇后,与汗阿玛是少年夫妻,感情深厚,却因为生他难产而崩逝。

汗阿玛思念额娘,又因着他是汗阿玛与额娘,在世上唯一的孩子了,因此,汗阿玛才将他养在身边,更是在他两岁时,册封他为太子,寄予厚望。

但这些年,他的兄弟们多了,经历的事情多了,方才明白,在任何时候,心里都不能忘了,先有君臣,后言父子。

——

到了晚上,天刚擦黑,豆大的雨珠,噼里啪啦的往下落。

青黛与青柳见状,忙将屋子里开着的楹窗关上。

这雨瞧着猛烈,怕是要刮进屋子来。

果不其然,这雨越下越大,外头池塘里亭亭净植的荷叶,因为承载不住,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雨珠,而摇摇欲坠。

圆盘似的荷叶,失去平衡,两端变得一高一低,在荷叶中间汇聚成一滩的雨水,便随着倾斜的角度,纷纷滑落到池塘中去了。

云涯馆内室的拔步床上,胤禟又开始折腾起来。

董时宁的身子早就软了,额间的碎发混合着汗水,黏在了她的脸上。

董时宁有些怀疑,是不是自己白日在射箭场,戏演的太好了,让胤禟这家伙以为,自己对他已经情根深种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以后再有这种戏码,她可要拿捏好分寸才行。

外面刮起了风,这风裹挟着雨,倾斜而下,拍打着屋檐上的瓦片,董时宁能清晰的听到,从楹窗传来的雨声,以及身边的胤禟,传出的急促的呼吸声。

由于实在太累了,董时宁眼皮子耷拉下来,睡了过去。

次日一早,雨便停了。

云涯馆的负责洒扫的小太监,开始清理地上的积水。

内室中,胤禟精神抖擞的起了床,董时宁却还在睡梦中。

外间的早膳已经备好,胤禟洗漱罢,便先坐下吃了。

这碟子里的吃食倒是稀奇,胤禟拿起来咬了一口后,才发觉是煎饼。

可这煎饼又与普通的煎饼不同,外面撒了黑芝麻做点缀,里面有鸡蛋、火腿、生菜、薄脆、葱花,还刷了一层甜面酱,可谓口感丰富,再配上一碗刚做好的热豆浆,着实美味。

胤禟出声问道:“这又是福晋想的新花样?”

一旁侯着的青柳闻言,开口道:“回爷的话,是福晋特意吩咐丹蕊做的。”

胤禟略带疑惑:“丹蕊?”

青柳见状,继续解释道:“福晋将丹蕊调到了小厨房做厨娘,先前的双色鸡丝凉面和绿豆冰沙,也是丹蕊负责做的。”

胤禟听罢,有些明白了。

福晋最近奇思妙想,琢磨了不少新鲜花样的吃食。

而丹蕊这丫头,就有本事将福晋想出来的吃食做出来,而且味道还不错。

怪不得当初,他要将这丫头赶走时,福晋要将这丫头留下,原来是瞧中这丫头的厨艺了。

“这早膳做得不错,赏她五两银子。”这话,胤禟是看着何玉柱说的。

“嗻。”何玉柱忙应声。

胤禟又对着青柳说道:“这煎饼,再给爷包两个。”

他要带去给五哥和十弟吃。

“是。”青柳应声后,迈步去了小厨房,将胤禟的话,告诉了丹蕊。

煎饼这东西趁热吃最好,所以丹蕊只做了两个,让人端过去摆在饭桌上,但食材都是备好的,再做两个也费不了什么功夫。

再者,方才何玉柱给了她五两赏银,她的一颗心就安稳了。

毕竟当初九爷看她不顺眼,是碍着福晋的缘故,才勉强将她留下来的。

如今,九爷认可了她的煎饼,那就说明先前的事,在九爷心里已经一笔勾销了。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