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0 章(2/2)
这一件事,方才翻篇儿。
两日过去,天儿越发热了,董时宁瞧着膳房送来的菜,也没有什么胃口,不是太腻就是太清淡。
大热天的,吃点儿爽口的才行。
有了,膳房没有,她可以自己动手做。
说干就干,董时宁带着人去了云涯馆的小厨房,开始给人分配工作。
小厨房掌勺的太监,听了董时宁口述的做法,也觉得新鲜,干起活来也更有劲了。
“福晋,好香啊。”给董时宁扇着团扇的青柳说道。
董时宁闻言,扬了扬嘴角,“那当然。”
芝麻酱,自然是现磨的最好吃。
做完洒扫活计的丹蕊,慢步走过来,福身道:“福晋,奴婢也可以帮忙的。”
她能留在云涯馆做事,全凭福晋开恩,是以她想尽自己所能,为福晋效力。
“你?”董时宁打量着丹蕊,有些怀疑。
丹蕊解释道:“回福晋的话,来云涯馆之前,奴婢是在膳房做事的。”
董时宁瞧着丹蕊这般有自信,便道:“行,帮忙去吧。”
“是。”丹蕊福了身,将袖子撸起来,便忙活起来了。
董时宁自然充当了监工的角色,像个陀螺一样到处指挥,好在有青柳打扇、奉茶。
忙活了一上午,终于做好了,董时宁还不忘吩咐人,分别给太后、康熙、宜妃、郭络罗贵人、四福晋和五福晋那里送一份儿。
到了午时,胤禟正好从回来,看着桌子上的面,觉得新鲜,问道:“这是膳房琢磨的新花样?”
“我琢磨的,爷尝尝看。”董时宁接话道。
胤禟拿起筷子将面拌匀,吸溜了一口,含糊不清道:“好吃,爽口。”
董时宁扬了扬嘴角,一脸骄傲,“那当然。”
“这面还有吗?爷能吃三大碗。”胤禟边挑着碗里的面,边看向董时宁问道。
“有的是。”董时宁说着,就把自己送出去了几份面,也告诉了胤禟。
胤禟听罢,将手里的筷子放下,有些不悦,“旁人也就罢了,你怎么还给老四夫妇送了。”
董时宁玩笑道:“一份儿面而已,爷这么小气做甚。”
胤禟见自己福晋没当回事,一本正经解释起来:“这不是小气不小气的事,福晋觉得是一碗面,落在旁人眼里,还不知会想成什么。”
毕竟,他与老四的关系,复杂又尴尬。
董时宁用筷子戳了戳碗里的面,一脸无辜的望着胤禟,“做了好吃的,我就想着让大家都尝尝,没想那么多,现在估摸着四哥四嫂已然吃上了,我总不好去要回来吧。”
舆论的力量她当然明白,正是因为明白,她才会给老四夫t妇送面。
胤禟见自己福晋这委屈巴巴的模样,也不好再说什么责怪的话,问道:“福晋方才说,这面还多着?”
董时宁听了这话,羽睫扑闪了一下,直觉不好,胤禟该不会要拿她的面,献给他的亲亲好八哥吧。
董时宁回答的模糊:“应该还多吧。”
胤禟笑了笑:“老十那家伙也是个馋虫,面若还多着,给他也送一份儿。”
胤禟瞧得出来,这面工序复杂,没有现成的便算了。
董时宁眉头一挑,有些意外,胤禟竟然不是给老八送,而是给老十。
“青黛,你去小厨房看看,让掌勺的再下一些面,给十爷送去。”
只要不是老八,给任何人,董时宁都是乐意的。
“是。”青黛应声,便迈步出去办了。
——
清溪书屋这边,午膳已然摆在了桌子上,康熙还坐在御案前批折子,丝毫没有用膳的意思。
一旁的梁九功,瞧了瞧桌子上的菜,想着若是放凉了,菜味可就大打折扣了,遂出声劝道:“皇上,您该用膳了。”
“嗯。”康熙应了一声,将手中的折子合上,便站起身来。
梁九功一个手势,小太监便端着铜盆过来,好让康熙净手。
康熙刚用帕子擦了手,御前伺候的小太监进来禀报道:“皇上,九福晋送来了一个食盒。”
“呈上来吧。”康熙说着,将帕子放在了漆木托盘上。
小太监捧着漆木托盘退出去。
拎着食盒的小太监,将面摆放在康熙面前,言道:“皇上,九福晋身边的人说,这是九福晋自己琢磨的花样,叫双色鸡丝凉面。”
康熙望着眼前的一碗面,笑了笑,“这名字起的倒是不错。”
这碗面便如同名字一般,是黄色和绿色两种颜色的面条,看上去很是不错。
康熙拿起筷子将面拌匀后,开始品尝,咀嚼了一番后,眼睛一亮。
这面条应该是,分别用胡萝卜和青菜,这两种蔬菜汁活的面,十分劲道,辅以鸡丝、黄瓜丝、花生米,再加上芝麻酱、辣椒油、葱花等进行调味,鲜香爽口,着实不错。
一旁侯着的梁九功,见康熙吃的香,不自觉的嘴角上扬。
少顷,一碗面已然被康熙吃了个干干净净。
这碗面分量够足,康熙已有八九分饱,拿起手边的帕子擦了嘴,端起茶盏来。
“皇上可要再用些?”一旁的梁九功出声问道。
这御膳,皇上可是一口都没有动。
“不必了,撤下去吧。”康熙说着,将茶盏放回了桌子上。
这厢梁九功一个眼色,便有小太监过来撤走御膳。
吃饱喝足,康熙掀起眼皮,慢悠悠问道:“梁九功,今日九福晋都给谁送了凉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