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魅力(2/2)
他不由得想起婉婉曾说过的话:
“有些事情,许多人都知道是对的,可千百年来的规矩,传统,让他们恐惧去做,他们害怕做了,就会异于常人。最终只有少数人敢于打破常规,毅然决然去做。可真金从来都不怕火炼,对的就是对的,时日到了,结果自见分晓。史书上无数传奇,也是由此而来。”
“哪怕。”她顿了顿:“这些人都被称之为当时之异类。”
一直到现在,他仍记得她当时倚在贵妃椅上,青丝半挽,柔美清丽。手中捧着史书,红唇勾起漫不经心的微笑,神态慵懒。
语气轻飘飘的,说出来的话,却叫他热血澎湃:
“可朕纵览史书,只看到遍地异类。千百年来的规矩?呵,只字未提。”
人人都爱用祖宗规矩四个字去管束后来者,似乎前人不为,后人便不可尝试。
她却不以为然。
以史为镜而知兴替的意思,是找到前车之鉴,免得重蹈他人的覆辙,而非事事都要找个先例,才能去做。
事实上,真正能因成就而将姓名留存于青史的,从不是那循规蹈矩的模仿者。
而是打破规矩的开拓者!
这才是她从史书上领悟到的答案。
而谢南岳发自内心地赞同。
正想得出神,面前忽然传来一道孩童清脆悦耳的呼唤:“这位大人,买束花回去给你家娘子吧!”
谢南岳看着面前不过七岁大的小女孩,她衣着干净整洁,笑容明亮灿烂,是不远处花房东家的小闺女。
家中富裕,不缺吃穿,但这孩子似乎早慧得很,就喜欢拿着一篮小花当街叫卖。
听说卖出去一枝花便能得一文私房钱。
谢南岳有些无奈:“怎么每回我路过此地,你都能恰好地拦住我呢?”
自他来到金陵城起,只要经过这条街,就必定会被这小姑娘撞见,每回见面,就要他买花回去给娘子,雷打不动的开头。
起初他说自个儿虽已订婚,但还没有成婚,不好送礼。
小姑娘便说:“未婚妻也是妻,便是不送,心意也要尽到。你买两朵回去,睹物思人不好吗?”
他当时听了就惊奇:“你小小年纪,就会用睹物思人这个词?”
小姑娘歪着脑袋,一脸得意:“那是,我哥哥弟弟上学堂,回来后我自己翻着他们的书学的,比他们学得都快哩。”
见她长得雨雪可爱,态度又落落大方,又古灵精怪的,谢南岳心里喜欢,便掏钱买了两朵,全当哄她高兴。
却不想自那日起,每回途径此处,她依旧要拦着他,每回说出非要他买花的理由又五花八门,还个个在理。
不知不觉,他已在这小姑娘手中,栽了不少银钱。
真正送给钟离婉的花却一朵都没有。
毕竟不论是南越还是北梁,未婚夫妻未曾大婚前,都有不能见面的传统。
而今天,是他婚后第二次出门,却是第一次,路过这里。
果不其然,又被逮住了。
小姑娘笑得天真:“说明这是天意和缘分呀!怎么样,这么多日子不见,终于是娘子了吧?”
谢南岳掩住笑意,故意说:“可我今日想给她买红豆糕回去。”
小姑娘果然急了:“红豆糕积食,不能多吃。你不是说你家娘子脾胃弱吗?你看我这花开得多盛,最衬你家娘子了。”
谢南岳破功:“行了行了,就数你会说话。给我两枝。”
小姑娘看出他是在故意逗自己,也不生气,反而眉开眼笑地挑了两枝怒放的牡丹花,还亲自拿漂亮的彩缎给包好了,才交到谢南岳手里。
“牡丹国色,花开并蒂,祝大人和您家娘子,长长久久。”
谢南岳忍俊不禁,这鬼马精灵的小丫头。
他才夸了她会说话,她便不客气地变本加厉,势要坐实这话不可。
不过这句祝语切切实实地如了他的意,谢南岳掏钱的动作很果断,甚至大方地说:“不用找了,多出来的都给你。”
望着手中圆润润的小金珠,小女孩哇了一声:“谢谢大人!”
高兴地又捡了一大箩筐地好话说,听得谢南岳又好气又好笑,一手拿着花,一手牵着马,连忙告辞。
也忘了问本来想再打趣小姑娘的问题。
她如何知道什么样的花最能衬自家娘子?
……
殊不知他走后不久,小姑娘便收了摊儿,提着花篮子,一蹦一跳地回了花坊。
“你这孩子,又去找那位大人,非要卖他花了是不是?”
在角落里目睹了全部过程的花坊主人,也是小姑娘的母亲,走出来一脸责怪道:“你好歹收敛一些,哪有见人家好说话,便尽挑着他霍霍的?”
“我是在帮他呢!”小姑娘理直气壮:“新娶的娘子长得那样好看,他不多用些心思,讨娘子欢心怎么成?还红豆糕,隔壁那红豆糕我都嫌腻,哪有娘亲你辛苦培育出来的牡丹花好看?”
她亲呢地搂着自家母亲的腰身,用肉嘟嘟的脸蛋,在母亲怀里蹭来蹭去。
女人到底是受不住小闺女这娇憨样,笑着抱住了她。“那也没有强卖的道理,下回只许和大人乖乖见礼,不许再纠缠了。”
她性情一贯温柔,但于儿女教养问题上,向来说一是一。
小姑娘知道母亲是认真的,她的撒娇只能让自己逃过一劫,但不被容许再犯。
索性目的已经达到,她也不坚持了,便乖乖应是。
待回了后院自个儿房中,她先是从墙角扒拉出小木盒,打开来,里头是她费尽心思才攒下来的小金库。
笑眯眯地将手中那颗小金珠也放了进去,合上木盒,拿起来在耳边轻摇。
盒中铜板碰撞的响亮声音引得她脸上的笑容愈发灿烂。
爱不释手地抚摸许久,才小心翼翼地放回原处。
这可是她长大以后自立门户,自个儿做东家的关键宝贝,得小心收好了。
等做完了一切,她才看向窗前贴着的一张红纸剪成的人像。
剪纸做得并不精细,人像眉眼也有些模糊,但从轮廓可以看出是个女子,如云鬓发间一只凤凰衔珠的发饰最为显目。
小姑娘就这样一脸憧憬地看着人像贴纸,肉乎乎的小手捧着脸颊道:“他可千万要把那两朵牡丹送给你呀,这样你就可以戴上我亲手摘的花了。”
数十年后,每年都向国库进献大笔税银,甚至全力资助大越船队探索无垠大海的一代巨贾,沈瑶,因船队获益巨大,自己也得以封了侯,光宗耀祖时,被人问起,为何而奋发上进,她说:
“我就记得小时候,北梁投降,陛下亲至北门相迎。父亲带了我去看这千载难逢的热闹。那人山人海的地方,我一眼,就瞧见万人中央,一袭红衣的陛下。她意气风发,如她发间的凤凰,光芒万丈。当时我就想,我也想像她那样活。以女子之身,活成她那样无所畏惧,征服一切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