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醒掌天下权 > 朝堂博弈

朝堂博弈(2/2)

目录

当今女帝登基之后,使大越国泰民安,百姓生活日渐富足,是以才赐下此等妙法。

许多人也因此想到女帝即位前各地显现的神迹。

众说纷纭的时候,金陵城坊间又开始流传一则消息:

先帝驾崩那晚,得道高僧也曾预言,天下将有女帝兴起,使大越兴盛,令天下长治久安。

天道还赠了她八个字: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为了证明自己所说为实,传这个消息的人最后故作高深道:“那位高僧说完这话便消失不见了,禁卫军将整个皇城都搜遍了,也没找到人,就跟神仙一样,腾云驾雾走了似的。”

百姓们便更加笃定,当今女帝陛下便是上天所认可的真命天女。

大越只有在她的治理下,才会蒸蒸日上。

如箴言所说,既寿永昌!

此次诏城府大灾,不也是多亏了女帝自去年起便施行的政令,才有惊无险,只用了大半年便扛过去了?

就连伤亡,也是大越五十年来所发生的所有灾难里,最微小的。

如此这般的言论喧嚣而上,民间对女帝的拥戴日益深厚,女帝威望日渐鼎盛。

世家们看在眼里,心口难免有些堵,但转念一想,那些都是乡野贱民,谁给他们衣穿,谁给他们饭吃,他们便喜欢谁。

“家中喂养的小猫小狗不也是如此?可小猫小狗,于她皇位何益?且随他们去。早晚她会明白,想要巩固皇位,还得是咱们倾力相助。”

早晚有一日,女帝陛下会清醒过来,求他们的。

他们这般笃定。

不过没有人否认这两种技法的重要性。

文以载道。

可要是没有纸张,文字又要放在何处保存下来,传之久远?

他们这一生所得,若不能著书立传,传于后世,将会是多大的遗憾?

纸张之神圣,毋庸置疑。

印刷之术也不遑多让。

而姜响凭借卖纸、印书的生意,也为大越国库增添了万万贯的进项。

但没有人想到,这两种技法,竟都是周文一人进献!

先前他们久寻不到献法之人时,也曾猜测是否为周文的手笔,但那时周文已入了工部,大张旗鼓地钻研那所谓的水泥,众人便打消了疑虑。

周文再如何天纵奇才也不过二十出头的年纪,如何能在献出这两种神奇技法的同时,又在钻研第三样呢?

谁知道……

不,也未必是周文。

如果女帝打定主意要重用周文来夺权,她完全可以把这两样出处不明的技法都套在周文身上。

为其造势。

裴显嘴巴张了张,脸色虽然越来越难看,可到底是没有再说话。

光凭这两样技法,即便周文本身一无是处,此生再无寸功,都足够被赐予高官厚禄,且名留青史。

更不要说,那样据说能修建出最为坚固的河堤的水泥。

既然他能凭一己之力从古籍中寻到这三样东西,谁知道将来不会再有其他呢?

果不其然,只听女帝下一句说的便是:

“周卿有大才,朕不愿屈才,也不想将此等人才弃之不用。如不擢升其为右相,那依众卿看,有哪一官职,可容得下周卿之才?抵得上,他为我大越迄今为止作出的贡献?”

她嘴角含笑,目光却灼灼地看着中书令裴显道。

没有声嘶力竭,没有据理力争,她仅仅是将问题轻飘飘地抛回给了众人。

却让朝中文武百官都陷入沉默。

所有人都听得明白,女帝后面未说的半截话是什么。

周文已是工部侍郎,若这回只是赈灾有功,并研发出了水泥,那顶多官升两级。

要么取工部尚书汪策而代之,要么平移去其他部门同为尚书。

可汪策与户部尚书姜响一样,是只办实事的纯臣,从不拉帮结派,背后又有汪家撑腰,倘若女帝扶持周文夺其职位,定会为自己招来麻烦。

一众老狐貍此前就猜测过周文的升官途径,他们认为女帝要么会对礼部动手,要么会对兵部。

倘若她胆大包天,想动吏部和刑部,也不是不行。他们可暂且让步,等以后,再找回场子。

甚至早已有人在这两个位置上布好了局,就等周文钻进来。

却不成想,这位陛下不仅仅是胆大包天,她甚至还想一步登天!

居然盯上了左右丞相的位置,打算一口气,将世家在朝臣中最大的位置——三省给架空了!

至此,女帝的意图已十分明确:

周文功劳太大,仅仅官升两级可不够。

那六部尚书之上还能有什么位置?

三省。

尚书省早有汤法在,她定不会动。那余下来的门下省和中书省,就得让个位置出来。

她给朝臣们两条路:

要么,所有人都留在自己原来的位置上,但她要破格提拔周文和汤法,让他们超然于众文臣之上。

要么,三省中,让出一个位置来,给周文做赏赐。

她让他们自己选,选好了,心甘情愿地让。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