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醒掌天下权 > 微服出巡

微服出巡(1/2)

目录

微服出巡

原山府、中南县,平头村村尾。

这是她让暗卫去查到的,周文和钟离初婚后隐居之处。

竟与萧家人的所在相同。

“朕打算亲自去一趟原山府。”

钟离婉对汤法说出自己的决定。

后者倍感惊讶,“陛下?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汤法极力反对着。

就像钟离婉昨天阻止他的原因一样,都是为了脸面,汤法也觉得一国之君亲自礼贤下士,给的脸面太重了,这以后要是不重用萧家,一定很难收场。

他昨天之所以请旨,除了萧易生性桀骜,确实需要他亲自出马说服之外,也是为了给老友做脸。

但一国之君亲临?

太过了。

何况微服出巡,跋山涉水这几百里路,万一路上遇到什么危险,后果不堪设想。

“朕此去,也不全为了萧易。”钟离婉知道他的顾忌。

正好,有些事,她也想早些说清楚。“老师不是一直问我,那些奇思妙想,治国大策都是谁提出的吗?”

汤法精神一振:“难道?”

钟离婉含笑点头。“也是机缘巧合,朕发现那人与萧家人几乎是比邻而居。所以朕想亲自去请他出山,入朝为官。”

“是那位乾坤大才吗?”汤法忙问。

“正是。”

汤法的脸色这才有所缓和,不再极力反对了。

钟离婉也露出笑容。

汤法有时虽然顽固不化,但为人正直,忠君爱国。

处事谦逊,爱提拔后辈,在为大越搜罗人才的事上,向来尽心尽责,从不嫉妒他人。

“可是老臣实在担心陛下的安危。”汤法又说:“不如陛下告诉老臣,那人姓甚名谁,住在何处,还是让老臣替陛下走这一遭吧!”

钟离婉摆了摆手:“这人,必须朕亲自去请,他才会心甘情愿地回来。不瞒老师,朕与他,颇有渊源。”

汤法沉吟半晌,忽然道:“莫非这人,老臣也识得?”

知道他猜着了大概,钟离婉也没有隐瞒的意思,莞尔一笑道:“不仅识得,老师对他,还很是欣赏,也在朕面前念叨过多回了。”

汤法闻言更是惊奇,既是为了那个人的身份,也是因为钟离婉谈及那人时的语气。

“老师放心。”钟离婉又道:“朕这回,是要偷偷去。轻装简行,伪装成年轻商人就好,不会大摇大摆引人注目的。对外,就说朕又梦到了先帝与亡母,心中烦躁,想为他们特意斋戒沐浴半月。朝中诸事,先由老师做主。”

“这一来一回,何止半月?”汤法奇怪地说。

“先瞒过半月就足够了。”钟离婉解释:“只是为了能安然出宫,不叫一般人知道朕的行踪就好。等到那人归来,朕还是要叫他们知道,人是朕亲自请来的才好。”

汤法皱着眉头,思量了多时,才点点头。“这样也好,那陛下打算何时启程?”

“明日。”钟离婉不假思索地回答。

这样的干脆利落,说明她早有决断。

汤法轻叹一声,再三叮嘱:“多带护卫,此去务必要加倍小心。”

“老师放心就是。”

……

永乐殿上下一片忙碌,看着珍珠小庞子收拾好的行李,钟离婉失笑。

“说好要轻装简行,你们这装的都是什么?”

她看着箱中全是用金丝绣线做成的绝美宫装,一脸嫌弃地挑了出来:“谁家商女出门在外会穿成这样?这不是明晃晃告诉山匪,赶紧来抢,有肥羊来了?”

“可是陛下,俗话说穷家富路,这出门在外自然要多带些细软。”小庞子眼看着自己精挑细选的东西都被陛下丢了出来,苦了脸道:“何况外头,衣食住行,哪样比得了宫中,若不带这些用惯了的,陛下岂不是要受苦了?”

“你也说是细软。”钟离婉纠正他:“拿些便于携带的金银珠宝就好,这些,太过了。”

她打量着那些精致绝伦,价值连城的头面,一样样点了过去:“这些,这些都不要,你们平常打赏用的金饼银裸子捡两袋。”

“衣物,就按朕从前还在凉慈殿中的那些收拾。这富贵日子,朕也就过了这些年,如何就吃不了苦了?”

“话虽如此。”李姑姑柔柔地说:“能外露的,如陛下所说,尽管简朴些,越是不起眼越好。这食与住,寻常人瞧不见,却是最要紧的。若能不将就,自然是不将就的好。何况陛下本就体弱,这两年好不容易将养好了些,有了起色,可不能再吃苦了。”

她将一包袱交给了小黎,嘱咐:“这里头是陛下平日里用惯了的补品,赶路再紧,也要盘算着炖好了,让陛下按时服用。”

另外又递了个小木盒来:“这里头有些药丸药膏,专治头疼脑热的,都在这了,你收好了,路途遥远,万一不能及时就医,也能顶一顶事。”

见她思虑周全,钟离婉心中熨帖,柔柔一笑,便随她忙活去了。

——

翌日天色还没亮透,一辆精致但不起眼的马车已然缓缓驶出宫门。

钟离婉换了一身普通衣裙,带着同样换了装束的小安子和小黎,高高兴兴地离开了皇城。

“陛下。”小安子下意识地叫了一声,随后便在钟离婉略带威胁的眼神中,才反应到了自己的错处。“记错了,九姑娘。”

钟离婉这才满意地颔首,再一次叮嘱道:“这回饶了你,下回再叫错,你就回去,换小胖子来。”

“那可不行,他那个人粗手粗脚,还不会察言观色,哪有奴才妥帖?”小安子连忙说:“这一路山高水长的,九姑娘身边只能有我和小黎这样细心的人伺候着才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