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七零大院凝脂美人[穿书] > 第 76 章

第 76 章(1/2)

目录

第76章

东海市十月丹桂飘香。

东海第一生产队,林家小院里挪回来两年桂花树愈发旺盛,浓密的枝叶挡住大部分日光,洒下一地斑驳。

高秀兰这几天一直忙活着准备东西去榕城探亲。

今年出了不少事,原先定好八九月份去蓉城的,因为这事那事的推迟到了十月份。

眼瞅着快到十一月了,高秀兰在家里白天下地挣工分,晚上回来就拾掇带去榕城的东西。

乡下人家能有拿出手最好的东西,也就是自家养的鸡鸭鹅这些荤物了,现在虽是76年了,上头政策松动了些,家家户户多养几只鸡鸭也不抓资本主义尾巴了。

养鸡鸭可是要粮食饲料的,这年头人都吃不饱饭,谁家也没有多余的粮食多养鸡鸭。

林家条件相对好一些,自打外甥女生了小洲洲,高秀兰就买了两只小鸡鸭养在家里,见天打了野菜回来拌上麦麸、玉米糠一点点把鸡鸭喂大。

七八九月里,鸡鸭就放到河滩上吃虫蚯蚓,乡下养的走地鸡鸭肉质鲜嫩。

高秀兰打算宰了这两只鸡鸭,做成腊鸭腊鸡拿到榕城给外甥女补补身子。

她还攒了一篮子鸡蛋,到时候一块拿到榕城区给亲家二老当礼物。

高秀兰一想到过几天就能见到棠棠两口子跟小洲洲了,就高兴地在家哼小曲儿。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葛秋霞抱着儿子栓子在堂屋听见婆婆唱歌,也跟着欢喜,欢喜过后想着爹妈前头让她出两百块钱给弟弟娶媳妇的事儿,心里就生气又心寒。

这几年不知道怎么回事,自家原本讲理不偏心的爹妈也跟孙镇上那些重男轻女的老婆子一样,一开口就是“你是当姐姐的,家里大弟结婚,你不帮衬一把咋行?”

要不就是,“爹妈一把屎一把尿不容易,你弟弟结婚,人家要两百块钱彩礼,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咱家拿不出来你忍心看你弟弟打光棍?“

“别跟我说你婆家没钱,林家那个嫁到榕城的拖油瓶外甥女以前可没少在你婆家吃吃喝喝,咋地,她嫁到好人家就不认穷亲戚了,她嫁了个那么大的军官,随便张嘴要点钱就是三五十块的,她家钱多的花不完,分给咱们一些也是应当应分。”

“真是嫁出去的闺女泼出去的水。”

“我养闺女有啥用,赔钱货一个,当初不如掐死得了。”

其实葛家家境不差,葛老头在镇上磨坊上班,专门给人称粮食,这活挺轻松的,一天里有大半天都坐着,一个月拿三十四块钱工资。

葛母没工作,带着两个未出嫁的闺女在家洗棉纱、糊火柴盒一个月也能有三四十块,两口子收入七八十块,这工资放在县城都可以了。

就是葛家大儿子是个不上进的,快二十的大小伙子好手好脚没个正儿八经工作,天天在家躺着吃白饭。

葛家也不是没跟大儿子找工作,找了个机械厂的临时工他嫌累,又找了个家具厂给老师傅当学徒,他又嚷嚷着不体面。

这么一来二去的葛家大儿子干脆在家躺平,让爹妈养了。

就这样葛老头两口子也觉得大儿子只是暂时落魄,将来一定会出人头地,光耀老葛家门楣。

老话说男人先成家才能立业。

葛老头两口子又偷偷找乡下算命的半瞎子给大儿子算命,半瞎子掐着手一算,就说葛家大儿子是个能成大事的命,就是二十岁前走的运不好,等到结婚生了孩子自然财源滚滚。

葛老头两口子听了心花怒放,顾不得外头抓封建迷信思想份子,给了半瞎子一张大团结。

葛老头两口子一回家就张罗着给大儿子相亲。

不管那个年代都少不了媒婆这行当,葛家邻居婆娘就是专干这一行的,葛母送了一块肉、两块钱的说媒金过去,给那媒婆好话说了一箩筐。

那媒婆总算松口,答应给她找个条件好的儿媳妇。

七十年代挑选儿媳妇的标准就是脸盘圆润、胸大屁股翘能生的儿子。

那媒婆真有点本事,第二天就给介绍了一个乡下姑娘,今年十九岁,说是家里有三个弟弟,她是老大长得是没话说,鹅蛋脸白皮肤,家里家外什么活都会干,在乡下可抢手了。

葛母一听条件这么好,嘴巴咧开老大,安排姑娘跟自家儿子见了一面。

葛家大儿子对那姑娘一见钟情,觉得只有这么好看的姑娘才能配上自己。

没想到人家姑娘没怎么看上他,一个没工作靠爹妈养的男人有什么本事?

不过这事也没不是没有转圜的余地。

那姑娘亲爹放话了,只要葛家能拿出两百块钱彩礼钱,再给加一辆凤凰牌自行车,自家闺女就嫁了。

葛老头两口子心凉半截,两百块钱加一辆凤凰牌自行车,再加上娶媳妇其他费用,这一下没有六七百块钱下不来啊?

这年头谁家娶媳妇花这么多钱,顶多花了百十块!

葛家大儿子不顾父母犯愁,在家里大放厥词。

“爹,妈,你们干啥小气吧啦的,不就是六七百块钱?”

“咱家挣了这么些年钱,咋地也得有一两千了吧?”

“啥,只有五百来块钱?”

“你俩咋这么没用?”

葛家大儿子眼珠一转,”不是还有我大姐?我大姐夫在镇上上班,家里公公是村里大队长,还有他那个长得跟天仙一样的外甥女都嫁到军区首长家去了,我大姐一家一年能赚不少钱呢,她是咱们葛家的闺女,爹,你跟我妈养了大姐快二十年,跟她要笔钱不过分吧?“

葛老头两口子听了也跟着点头。

是这么个理儿,还是儿子聪明,他们咋没想到呢?

葛老头就把怀二胎的大闺女叫家来,开口就要两百块钱。

葛秋霞整个人都傻了,看着葛老头一张一合的嘴,还有满脸算计的葛母跟弟弟,头一次知道什么叫心寒犹胜天寒。

明明是秋高气爽十月天,她心里就跟豁了个大口子一样,呼呼往里头吹冷风。

葛秋霞反应过来,也没说不给,只说回家跟家里商量商量。

葛老头还以为把闺女说动了,点点头答应了。

谁想到葛秋霞压根儿不会出半毛线,只是找个理由脱身罢了。

葛秋霞回了东海一队,一连四五天都没消息,葛老头两口子在家等的团团转,心想不等了,叫上大儿子坐上牛车来了乡下。

林家这边儿,高秀兰哼着革命歌曲在家摘茄子跟土豆,想着儿媳妇怀着孩子,大儿子月初发的肉票还在,狠狠心切了几块薄如蝉翼的肉片、加上林堂寄回来的鲍鱼干炖了一大盆土豆茄子,又煮了一锅野菜汤,一家子坐下来热热闹闹吃晚饭。

林家一家人手里的窝窝头刚拿起来,葛家一家三口就闯进家门。

葛秋霞心里一咯噔,她本想着自己不回家不掏钱,这事儿就过去了。

她怎么也想不到,自家家人连脸皮也不要了,直接上门来要钱!

高秀兰刚开始还想客气让一家三口坐下吃饭。

葛老头冷哼一声,当没听见冲着葛秋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