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风宴(2/2)
“下官见过安大人。”
有文官模样的人上前行礼:“下官隶属吏部,奉命前来指引大人,去往前两天皇上批给您的府邸落脚。”
关于自己回来这件事,在奉山县的政绩是原因之一,朝中众臣的声援则是另一个原因,尤其在新政全面推行这个档口。到最后皇帝亲自派了身边倚仗过来——君威无上,哪怕小皇帝并无实权,洪家也不能再改变这个结局。
可回京与回京任职不同,安蕴秀眼看面前这个文吏又是奉承又是府邸,却绝口不提改任的事,便直接问道:“不知我回京后的差事,吏部是怎么安排的?”
“历代一甲三元通常是授翰林院修撰之职,为皇上讲解经史。如今朝局安定各司其职,皇上日日在上书房苦读,怕是要劳烦大人一阵子了。”
哦,虚职啊。
不想让自己高升,便借口各司其职让自己暂时给小皇帝讲课。可江抒怀洪天璟早就出了翰林院干实事去了,皇帝又没有亲政,这修撰跟陪玩儿也差不多。名义上升官,其实不过是想就此作罢而已。
不过送了套大房子,这点还算不错。
安蕴秀并未与这个文吏多纠缠,只听他交代七日后皇帝生辰,同样也安置作她的接风宴。她点头表示记下了,简单攀谈两句便就此别过。
只不过一回头,就看见了梅成担忧的眼神:“他的意思是,让你去皇帝跟前当差?”
“这算好事还是坏事?”
安蕴秀笑着安慰:“别急。”
她的姿态随意,心道就算人员满了,我也有办法让你空出来。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这回是他们先露出的马脚。”
她拍拍手,下一刻就见一个笑容可掬的员外敲门进来,介绍说自己是负责这座宅邸建造的木料商人,为大人服务十分荣幸云云。
梅成半信半疑,下一刻就听这个商人竟然说起了朝局,对各种升迁调任如数家珍。
安蕴秀静静听着,心道与自己料想的也没太大差别。
她挂心的无非就是那几个人,江抒怀杨新觉都升迁了,只不过在忙新政,今年年底怕是赶不回来;那位一鸣惊人的榜眼洪天璟也逐渐显露锋芒,他曾去到地方任职一年,回京后借助家中威势迅速成长起来,也开始替代长辈与江抒怀杨新觉针锋相对。
徐开荣谋了个清闲职位,换个地方继续当自己的自在少爷。相比起来,李明知就没那么顺遂了,他虽然过关斩将一路走到殿试,可担任的官职实在太小,每天辛辛苦苦上值,俸禄也只是勉强顾住自己在京城的开销,不能风流潇洒倒也罢了,可怕的是瞧不见升迁的希望。
他也曾想过,要不要像安蕴林洪天璟那样去地方历练几年,说不定会有转机。可刚要提起,再没有机会回京的恐惧就战胜了一切。
是啊,富贵子弟一茬接一茬,科举一届接一届,京城向来是不愁没有人的。
李明知惶惶不可终日,只得牢牢守着自己的职位,又怨恨起那个惊才绝艳衬得自己庸碌无为的安蕴林来。从临州到京城,从读书到任职,他堵死了自己所有的路,连眼下去地方任职都免不了被人背后耻笑是在学他。
安蕴秀并不知他的这些心思。
她只是觉得大家各有前途去处,为江抒怀杨新觉开心,同样也为洪天璟的崛起而忧虑,至于李明知的心思是真的没功夫搭理。
阔别五年,这些故人也终于要相见了——在皇帝的生辰、自己的接风宴上。
这是安蕴秀回京以来的首次亮相。
她这几日并未出门,只在府中休养生息,缓解远行一路的疲劳。待平息之后,她梳洗装扮,隆重地奔赴这一场万众期待的会面。
天佑七年末,天子设宴内庭,百官皆至。
宿凌早早便赶来赴宴,到了又不见几多热情,只百无聊赖地转着自己手上的扳指。
确实很久没见了,连如何开口说第一句话都不知道。
宿凌在心中预设了无数可能,或热情或冷淡,是先承认自己当年想当然的错,还是先把他的探花服饰还回去?亦或是先送那只没送出去的银冠?
还没想出个所以然,周围忽然喧闹起来。他心一颤,立刻擡头望去。
一个如清风朗月一般的人物阔步踏了进来。
安蕴秀坦然环视一周,问候道:“诸位好啊。”
“……”
不再是以前那样暮气横秋,心里仿佛总有事情压着一般,半点笑颜不见。这次相见,他整个人好像都鲜活了起来,仿佛是被时光磨洗出来的明珠,熠熠生辉。
宿凌不自觉便多看了几眼,怕旁人发现,还总要悄摸掩饰一二。
燕舜以肘击他:“别荡!”
宿凌不觉得自己看得有多明显,还忍不住反问:“哪里荡了?”
这等场合燕舜不好发作,痛心疾首还要压着声音:“回去照照镜子吧殿下!我要把你的屋子里摆满镜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