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日方升(二)(2/2)
“臣不敢!”
面对华阳长公主的时候,定安候还抱着侥幸心理。
他坚信自己当年凭借这一张脸能够入华阳长公主的眼,现在一定也可以。但是现在他面对的人是皇帝和摄政王。
这俩人的行事风格一脉相承的果断狠厉,若是他当初负了华阳长公主事情被他们知道了,定是要把他腿打断了。
定安候本就心虚,此时见小皇帝没有追责的意思,逮着机会就行礼开溜了。
“不用管吗?”
雨桑放下手里的棍子,有些疑惑地看向摄政王。
摄政王摆了摆手:“不用,再容他蹦跶几天。”
小皇帝背着手,嘴角扬着笑,但眼底确实一片冰冷。
“让他以为自己逃过一劫了,到了清算的时候,才会摔得更厉害啊。”
小皇帝和青杨寒暄几句,又捏着小榆的脸颊哄着他喊了两声“哥哥”后,这才不情不愿被摄政王赶上了马车。
他这一趟出宫已经够久了,再不回去禁军就要来找人了。
……
摄政王想要认雨桑做义女的事情,姜禾夫妇并无任何意见。
姜禾虽有担心过,怕这个位子太过于引人注意,不一定适合雨桑。
不过转念一想,雨桑既然跟了柳长歌那么长的时间,她心里肯定还是想要从军的,做一个也能独当一面的女将军。
有摄政王在身后站着,任如风再带她一段时间,这条路才算真的踏上了。
这件事情的决定权,最终还是彻底的交到了雨桑手里。
而雨桑的决定,取决于柳长歌对摄政王的态度。
一切就如同小皇帝所设想的那样,铁板钉钉的。
摄政王自己都想不到,当初端午在茶楼的短暂一见,在几个月后,他居然和这三个孩子会有这样密不可分的联系。
大概是青杨的事情有了着落,顾沛平反的事情也顺利。
姜禾心里最后的顾虑也可以放下了。
她一转头,就继续投身进她的事业里去了。
趁着顾沛这会还闲着,姜禾打算提前把火锅店开业了。
辣锅还是要等到冬日售卖,先赶着中秋,先做一段时间的滋补养生锅。
店铺需要装修,锅子需要定做,锅底的口味和配菜也要一一调试。
这样就导致,在家里时间更长的,反而是摄政王。
雨桑和小榆倒是并不在意,摄政王向他们展现出来的,永远都是温和的那一面。
是一个完全意义上,和蔼好说话的年轻长辈。
这可就苦了青杨了。
谁说已经是以师徒相称,但摄政王对青杨的要求是一点也没有放低。
青杨从前是去国子监见摄政王的时候发怵,现在是一回家就紧张。
尤其是摄政王的房间还在他隔壁,日子过得那叫一个提心吊胆。
不过进步也是很明显的。
宋庭考察了几日后,准备安排他参加年底的县试和府试,若是顺利,明年开春便能参加院试了。
有了这明确目标,青杨便静下心来埋头苦读。
薛承道偶尔还是会来找他的。
大多数时候,青杨是不会搭理他。
只是想到摄政王和任如风还在调查当年的事情,青杨深知也不能一下子把薛承道逼太急了。
小小年纪便深谙胡萝卜钓驴的原理。
只偶尔回应一下,就足够维持住他们之间虚假的、用利益和恨意编织起来的“父子情”了。
至于薛承道送来的东西,他一律放在家门口,看都不看一眼。
薛承道三番五次提出要他改姓,青杨也权当没听见。
他将自己的生活和薛承道之间的关系平衡得很好。
而小榆显然是没有青杨这样的能力的。
不过没关系,华阳长公主安排的足够妥当。
定安候不是没想过去书院门口等小榆,但不等他靠近,暗处的侍卫就会冲上来把他揍一顿。
以至于定安候后来都只敢在村子的树荫处呆着,说什么也不敢靠近山脚下,就是怕撞上华阳长公主,再挨上一顿鞭子。
不过即使如此,定安侯依旧没有放弃。
他似乎还在坚持,觉得华阳长公主下手如此利索的处理了肖小荷,却并未对他采取任何措施。
要知道谋害皇室的诉状已经写好了,肖小荷也已经被押进了大理寺。
可他却还能在京城里活蹦乱跳的。
这样的手下留情,难道不算是一种余情未了吗?!
定安侯就这样靠这一口气,坚持还在蹲守着。
雨桑则在山中,继续陪着柳长歌。
摄政王已经给她安排好了,在中秋宫宴上,会赏赐任如风为首的将领们。
而这之后一直到过年,任如风会一直在近郊结帐练兵,一直到位于京郊附近江南军营建成。
到时候雨桑就可以跟着一起操练,看看她是不是真的适合从军。
……
孩子们的生活在短暂的脱轨之后,重新回到了各自的轨道上。
京城的一切也似乎重新归于平静。
其他的事情倒也还稳步进行着。
余杭县令已经被判斩首,而这一党种贪污受贿的人也在一个一个被揪出来。
而顾沛平反一事,更是因为有薛承道的帮助,进展无比顺利。
甚至摄政王还问过姜禾,有什么特别想要的东西吗。
可以借着这顾沛立功的由头,赏赐下来。
任如风则是埋头处理起了口供的事情,意外收获不少,甚至还牵扯到了朝中很多意想不到的人。
唯有薛承道叛国通敌一事,没有进展。
年代久远加上薛承道做事滴水不露,到现在都没有任何的证据。
这也是青杨最在意的事情。
证据没那么好找,不过青杨已经有了心理准备。
他会慢慢去准备积累,将所有的火药交叠在一起,耐心去等那颗足够叫薛承道万劫不复的火星子的到来。
他甚至想过“卧底”进薛府,亲自去搜寻薛承道犯罪的证据。
只是他才刚有这个想法,那失控的火星子就自己送上门了。
更令他想不到的是,将薛承道送入万劫不复的最后一把推手,竟会是薛虹!
在薛虹被薛承道送去乡下之后,这个名字是完全消失在了国子监里。
而青杨在进入国子监之后,社交面一下子就扩大起来了。
不再被排挤,青杨也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认识了很多的同窗。
当初书院的那些不愉快,已经他完全被抛到脑后了。
因此,当再一次在国子监门口看见薛虹的时候,青杨一下子有些没反应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