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京(四)(2/2)
而若是提前开春闱的消息若是定下来,那全国各地的书生还要立刻往京城赶。到时候客栈就更热门了。
姜禾顿时觉得思路被打开了。
当天下午,姜禾立刻放弃了游走在大街小巷找院子的原计划,开始往朝客栈里走去。
前几日的不顺可能就在为此铺垫。姜禾才问到第三间客栈,就找到了想要的房间。
两个相通的房间,坐北朝南。虽然地理位置不算太好,有些偏,但离国子监也还算近。店家也说了后院有个不用的灶台,有需要的话可以借用。
二两银子一个月,姜禾当即就定了下来。
确定下未来两月的住所后,姜禾可算是安下心来。
和青杨在附近买了一些必需品后,又买了大袋小袋的吃的,当是感谢梁家人这段时间的照顾了。
在京城门口等牛车的时候,姜禾盘算了一下行程:“明日你和小榆在家休息?我陪小桑进一趟山里,等我们回来就搬去京城?”
雨桑这几日兴致一直不高,她担心住在山里的柳长歌。
只是问了村里这几日进山的猎户,山里树高且枝茂,很多地方淤积了泥水的地方晒不到太阳,根本没法落脚。
出于安全考虑,姜禾和梁姨都拦着雨桑进山。
柳长歌家的地势是在低洼,但她毕竟上过战场,身手不凡。
而且山上住着的,也不止她一个从战场上下来的将士,虽然暂时没法和村里人联系,但他们之间相互照应,应该问题不大。
“那我明天去摆摊吧。”
“嗯?”姜禾刚找到顺路的牛车,刚想要伸手拉一把青杨,就听见他提议。
“也行,那我明天早点起来和燕儿一起准备,我多包些,你跟着小花一起去国子监卖可以吗?”
姜禾可还记得,当初青杨是极力反对她去京城摆摊的。
如今他能主动提出来自己去摆摊,也是一件好事。
他们之间那原本岌岌可危的“母子”关系,可算是稳固些了。
至于青杨到底想的什么,姜禾也没打算细问。
可能是想乘着摆摊的间隙去书铺看书,也可能是觉得这几天花钱太多,有些紧张了。
反正他有分寸,姜禾并不多干涉。
——
次日一早,第一缕阳光挣破了云层,洒了一片金灿在田中。
姜禾便做一背篓的饭团,交给了青杨。
目送着青杨跟着梁燕儿一起上了马车后,一回头,雨桑已经背好了背篓,站在院子里等她了。
进山的路不好走,一来一回,不知道要走到什么时候。姜禾就没打算能赶上午饭,也不打算麻烦柳长歌。
背篓里装了水囊和四个饭团,想来应该是足够的。
“走吧。”
……
青杨也跟着姜禾在国子监门口卖了有段时间了,每天都在附近来往的人都认识他。
而姜禾家前几日被飓风摧毁的事情,这几日也已经传来了。
瞧着青杨一个孩子独自一人守着饭团摊,即使不是现成的饭团,路过的食客也都愿意买上一个。
早课的时间一到,青杨便开始有些坐立难安了起来。
他清点了一下还没有卖出去的饭团,深吸一口气后,朝着正歇一口气的张小花看去。
“小花姐姐,我去一趟书铺!”
青杨和张小花不过只差了四五岁,姜禾和张小花姐妹相称,青杨喊张小花姐姐,各论各的。
昨晚的时候,姜禾早已背着青杨,和张小花说过了。青杨要干什么,就只管叫他去。
因此,张小花毫不犹豫地应下了。
“好,饭团放心交给我。”
没有被阻拦,青杨悄然松了口气,他朝着书铺走去,在汇入人群后,又悄然地走到了国子监的侧门。
大雨三天又加上了之后和姜禾一起找房子,青杨已经很久没有去国子监听课了。
在和侧门值守的学正对视上的时候,青杨有一瞬的心虚。
他能进来听课,本就是开了后门的。
这么长时间不来,可实在是不像是一个好学之人。
好在学正没说什么,看见他后也只是挑了挑眉,擡手示意他快进去。
这段时间青杨也有在看书,但是此时真的很明显感觉到自己有些跟不上。
一想到这几日便是院试了,院试结束就得考试了。
青杨也有些焦急,他站在门口听课时,面色沉重。
他嘴上跟着博士朗诵地无声地动着,手上却一点也闲不住,揪着了两片叶子,捏在手里反复揉搓着。
过来给他送功课的学正瞧见这场面,忍不住觉得有些好笑。
学正将手里的卷子递给青杨,朝着他轻声道:“一会博士开始校考抽背,你去那日去过的那间屋子,大人在那里等你。”
青杨的脸色陡然一白,他咬了咬下唇,应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