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将至(四)(2/2)
但是杨瑞棠对华阳长公主还是真情实感的佩服,因此敬意十足,是她开口要的话,那确实也没办法。
想起姜禾说的,薯条只是送给他尝一尝,不准备卖的。
一阵猛烈的悲伤从心底升腾,杨瑞棠站在雨里,低垂着头,难过到竟不想挪动脚步。
“少爷,少爷。您振作一点。”
小厮撑着伞,手忙脚乱道:“我刚去大厨房拖了一下时间,这会儿薯条才刚端去前厅没多久呢。您现在去看看,说不定还赶得上呢。”
赶得上?
杨瑞棠猛的挺直脊背,郑重地点了点头。
“走。”
……
杨府正厅。
华阳长公主抿了口茶水,微微笑道:“杨大人这下可以放心了。薛承道现在已经起了疑心。我已经安排人把宋神医从南方请回京城了,到时候薛承道一定会急着找上门去。”
薛承道所属一派政见多保守,因此并不主张扩张科举规模。
而薛承道本人在书生和文人群体中,实在太有影响力,是进行科举改革最大的阻力。
但是偏偏薛承道这个人做事滴水不漏,在朝堂上是很难想到法子叫他不出手干涉。
摄政王便主张给他找些事情做,等拖到科举开了,他也没有办法再插手了。
这事,一直都是华阳长公主在暗地里张罗。
商贩走卒行走在街头巷尾,消息灵通。得到了一点信息后,还真叫她打听出一些东西来。
“这人手我已经安排好了,这次还真是多亏了长公主殿下。薛承道此人古板迂腐,一向把纲常伦理看得比什么都大。出了这事,他定是没空盯着我们挑刺了!”
办成了这件事情也算立了大功一件。杨陵心情大好,他指尖搭在扶手上,轻轻敲着。
“谁能想到薛承道那妾室的胆子竟如此之大?这般瞒天过海的事情,做得竟如此隐秘。若非机缘巧合到了,还真发现不了。”
“这件事情啊……”华阳长公主的目光忍不住落在了桌案上的精致碗碟上。
金灿灿的薯条堆在雪白的瓷盘上,煞是好看。
这薯条出自姜禾之手,倒是一点也不叫她觉得意外。
水晶粽子还摆在茶楼招牌点心的位置呢。这些日子以来盈利也不少。没想到短短一段时间,姜禾又捣鼓出了新的吃食。
这次给薛承道找事情做的计划还真和姜禾有些关系。只是她对此事不知情,便不将她扯进来,免得给她惹了不必要的麻烦。
那个叫小榆的孩子,得无忧无虑长大了,最好一辈子别沾上这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华阳长公主稍稍回神,客气道:“这件事情说起来啊,还得多亏了杨大人家的公子。”
提起杨瑞棠,杨陵收敛了几分笑意,冷哼了一声:“那小子不学无术,就喜欢在街上遛猫逗狗的,他只是运气好,刚好就撞上这大机会。”
杨瑞棠脚步匆匆地赶到正厅,他没来得及进屋,恰好就听见了这一句评价。
他当即愣在原地,怒火腾得一下就升起来了。
恰好有风吹过,直直穿过胸膛,荡着一颗心左摇右摆,渐渐失了温度。
华阳长公主轻轻摇头:“杨大人莫要这样说,他能察觉到不对的地方便已经是超乎常人的敏锐了。年轻人嘛,还是要多夸赞夸赞的好。”
她倒没有客气,是真的觉得杨瑞棠是个可塑之才。
但杨陵显然不这么想。他刚想要开口,就听见一阵明显带着怒气的脚步声。
杨瑞棠的身影在屏风后一晃而过,大步迈了进来。
“长公主殿下,父亲。”
听他这生硬的语气,杨陵和华阳长公主瞬间就反应过来,他这是听见了刚刚杨陵的评价。
只是不知道之前关于薛承道的谈话,他有没有听见。
薛承道和华阳长公主一致觉得,这事还是不能把杨瑞棠扯进来,他将来要进官场,若是叫薛承道知道这事有他一份,怕是会暗地里下绊子。
眼看着杨瑞棠眼中燃着火气,杨陵又阴沉着脸,像是下一秒就要开口呵斥了。
华阳长公主有心转移话题,语气温和地抢先开口,招呼道:“晓得你喜欢姜姑娘的手艺,我这半路给你劫走了,你可莫要多想了。”
这话客气到让杨瑞棠一下子都没反应过来,他手忙脚乱地又朝着华阳长公主行了一礼,恭恭敬敬道:“殿下说笑了,能得您喜欢,是薯条的福气。”
他也不知道怎么,之前是听姜禾总对着食客说,“能得您喜欢是这饭团的福气”,此时便脱口而出。
华阳长公主倒是头一回听着这说法,她觉得新鲜,笑了两声后,招呼杨瑞棠坐下,又细细询问了两句姜禾这薯条的事情。
她近些日子不太方便去找姜禾,先从杨瑞棠这里了解一下。
若是可以,这薯条放到茶楼当个小食,肯定好卖!
——
姜禾不知道现在又多了一个惦记着卖薯条赚钱的人。
天色渐晚,她撑着伞从房间出来,准备去厨房做饭。
晚上总得吃手擀面了,总不好放到明天。
姜禾站在厨房后面,盯着那山泉汇聚成的小潭子看了一会。
下了一天的雨,原本贴着石壁的水流也略有些规模,小瀑布似得唰唰溅着水。
原本只是漫不经心地看着,但是很快,姜禾的脊背逐渐地绷直了,她屏息凝神站在雨中,心也是一点点被吊了起来。
不对……不对劲……
仔细听那山林的方向,似是有很轻很轻微的,别的动静。
风将雨吹出弧线,落在了她的手背上。这一点的寒凉,瞬间窜过全身。
姜禾不敢多想,忙扭头喊道:“青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