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种田养大三个崽后,大佬上门认亲了 > 中间商,赚差价(四)

中间商,赚差价(四)(2/2)

目录

“啊,掰一小截给我就好了。”

姜禾并没有被带进这悲伤绝望的情绪里。

她指挥着青杨掰了黄瓜头头那带把手的一截,把另一根,递到了孙大武面前。

这黄瓜从摘下来到送进嘴里,也没过去多久。

一口下去都能听见清脆的声响,冰凉脆爽,汁水四溢。

清爽的黄瓜香气稍稍驱散了紧张沉重的氛围。

姜禾嚼着黄瓜,朝孙大武笑了笑:“大武哥别急,只要药管用,总有办法能赚钱的!我今天就是为了这个来的”

……

孙姨不一会就带着孙叔回来了。

一行人围坐在院子里,听姜禾讲述来意。

“什么?!”

孙姨惊得瞪大了眼睛,她满脸不可思议地看向姜禾:“你那肉松就是赚大钱的东西,要交给我们家来做?!”

不只是孙姨,虽然孙大武和孙叔没有说话,但是他们脸上的惊讶已经足以表达想法了。

“我倒是也想自己做,只是没有这个时间和精力。”

姜禾笑着解释道:“马蹄粉那么繁琐的工序,你们都能处理得这么干净,我觉得把肉松交给你们做,再合适不过了。”

许是在路上的时候稍稍消化了一下,青杨对姜禾直接“外包”肉松制作的事情,居然也没有那么难以接受了。

他小口啃着黄瓜,听姜禾继续摆出条件来。

“大家都是一个村的人,从前也承蒙各位对我家的关照。我也不跟婶子绕弯子,直接说明白话了。这肉松成本也不低,成本和利润,我都和您对半分。”

孙姨有些茫然地扭头看向孙叔,似是对这个对半分没有概念。

“这一罐,要用四十文左右的猪里脊。”姜禾从脚边的背篓里,掏了一个装肉松的小陶罐子出来:“我卖七十文。”

这一罐子,姜禾和孙家各自能赚上十五文左右。

“这东西是一次做得越多,越方便。如果我那买的人够多,我想一天赚百来文是没问题的。”

这个消息,对孙家人来说就像是丢进池塘里的一块巨石,在每个人心里都掀起了滔天巨浪。

而姜禾还在继续说着:“这个价格也不是不变的,若是京城里买的人多了,肯定是要稍稍提一提价格的。当然您放心,我赚多少,就分您多少。”

这无异于天上掉银子,砸得孙姨有些眼前泛白光了。

她有些语无伦次道:“这……那为什么,你还有什么别的要求不?”

姜禾思索了一下,语气轻松道:

“毕竟是要入口的东西,做的时候一定要干净。还有就是万一有人追过来想要打听做法,希望孙姨能坚持住,不让肉松的做法被他们撬走?”

这要求也不过分,孙家几人几乎是对视一眼,就应下来了。

双方迅速敲定了具体事宜,约定了明日去姜禾家学做肉松。

临走前,孙姨乐得是嘴角都合不上了,她硬是拽住姜禾要往她背篓里塞黄瓜。

热情地用行动表达自己的感谢。

姜禾再三推脱,但是架不住孙叔寡言但是动作敏捷。

回家的路上,竹背篓都重了不是。

“孙叔的药很贵,所以他们家缺钱。”青杨擡起头来,看向姜禾时的眼睛很亮:“所以,他们不会拒绝这个赚钱的机会。而且如果以后真的有人来想偷学,那么看着这帮了孙叔能及时治病的份上。孙婆婆他们也很难被动摇。”

姜禾挑了挑眉,赞赏地点头:“没错。”

这时代没有什么商务合同可以签,姜禾的生意好不容易起步了,自然是要找能有更深一重道德来作保障的合作对象

而且姜禾确实很急,她是真的不想做肉松了,实在是太费劲了。

还是做中间商好,做中间商!赚差价!!!

姜禾心情愉悦,便又随口打趣道:“你怎么开始对我的生意感兴趣了,想学啊?”

在她看来,青杨有些太正直了,不适合做生意,适合读书考科举。

虽然一开始想着只是暂时替顾沛养着孩子们,但她既然有能力,连罗文和孙大武这样有难处的人都能帮就帮了,自然不能委屈自己家孩子。

书院一般好像是在盛夏和严冬两个季节招生,得找个机会去问问。

再问问年纪小的收不收,一口气把三个孩子都打包送进去!

青杨失神了一瞬,难得地坦诚道:“只是有点好奇。”

但是姜禾的话确实给他指了另一条路。自那日看见了薛承道后,青杨就在慢慢断了自己读书考科举的路。

以薛承道的年纪和在朝中的影响力,就算他考中状元又有什么用。薛承道有无数种方法可以让他断绝仕途、甚至死得无声无息。

这样看,做生意也不失为一条出路。

他有点怕姜禾追问下去,便有意转移话题:“这肉松虽然好赚,但真的卖得出去那么多吗?”

姜禾费劲地举起手里的大铁盘子。

“所以,现在要换个思路。我们不是为了赚钱卖早点,而是为了要告诉大家肉松有多好吃,有很多吃法。”

这个说法实在是有些让青杨觉得眼前一亮,他刚想要追问,就看见姜禾放下手里的铁锅,朝着前方挥了挥手。

擡眼看去,家门口那斜坡上。迎着夕阳,雨桑和小榆并肩而立。在他们身边,一大一小两只狗摇着尾巴,兜转着,就要朝着坡下跑来。

小榆兴奋地踮着脚尖招手,声音清脆,带着欢喜的弧度。

“娘!我们家的胡瓜,终于开花啦!”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