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商,赚差价(二)(2/2)
姜禾又包了两个饭团后,再擡眼时,排在最前面的是两个青年。
其中一个年纪稍大些,身上的衣裳虽有些陈旧,但是很典型的读书人打扮,肤色白皙,身材纤细。
而他身边的青年矮上他半个头,脸颊还带着些稚嫩,但整个人被晒得黝黑,一看就是在外面做工晒得。
两个人眉眼相似,但看起来完全不是一路人。
姜禾认识他们两个,读书的是哥哥罗文,他是州郡选送到国子监的生员。
国子监的监生除去像杨瑞棠、李墨那样的官员子弟,还有一部分是从地方来的生员。
需要经过重重考核,是真的有才华能力的人,才能进入国子监。
罗文腼腆地笑了笑,道:“姜姑娘,来一个肉松饭团吧。”
他们兄弟二人总是一起来,但只买一个饭团。据曾经撞见过他们吃早饭的青杨说,罗文每次都只吃两口,剩下的饭团就让弟弟罗武带走了。
京城开销大,虽然国子监有补贴,但是一家人要在京城生活,也还是很拮据的。
罗文的弟弟罗武就在码头上搬卸货物,补贴家用。
“罗公子好久没来了。”
姜禾随口说着,在舀米饭的时候,多舀了一些。
要是多加料,别的客人说不定会有想法,但是多加点饭还是可以的。
像罗文这样的书生,一般是不会主动开口的。但是工匠们可不会和姜禾客气,都是一上来就直接说想要多些饭的。
姜禾只是随口一说,但罗文嘴角的笑意却是突然淡了下去。
尤其是他清清楚楚看见姜禾多舀饭的动作后,有些情绪复杂地抿着嘴唇,低垂下眼眸不去看姜禾。
对于食客突如其来的情绪变化,姜禾自然是不会放在心上。
她将包好的饭团递过去,却听见罗文轻声开口问她:“你刚刚说的话,是真的吗?”
刚刚说的话?
姜禾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应该是卖肉松的事情。
“当然是真的了。”
总不能一辈子给别人打工吧,起早贪黑的虽然很有成就感,但是也太累了。
要赚钱,自然不能只守着摊子。要是能成为京城所有饭团摊子的肉松“上游供货链”,那岂不是还能多赚一大笔吗!
虽然姜禾的饭团摊子确实是京城第一家。
但她一点也不想仗着这个名头去宣传什么,和别的饭团摊子处于敌对状态多累啊,还不如去把他们发展成自己的“合作伙伴”呢。
罗文只是点了点头,也没多说什么,将铜板递给姜禾后,便领着弟弟离开了。
忙过了早上最大的一波人流,看着时间差不多了,姜禾便着手开始给人还没到的杨瑞棠包起饭团来。
目送着杨瑞棠接过饭团,然后生死时速冲进国子监的大门口,姜禾可算是暂时闲了下来。
她在板凳上坐着下,从背篓里摸了两个洗干净的桃子,转头开始找青杨。
这几天跟姜禾出来摆摊的都是青杨。
这个季节,山上的桃子熟了、杨梅红了、李子也黄澄澄的。雨桑每天都往山里跑,收获满满的。
所以,只能是青杨出来帮忙了。
姜禾扭头看了一圈,没看见青杨的身影,不知道他跑到哪去了。
这几天经常是闲下来了,青杨就不见了,但是等到忙起来的时候,他又不知道从哪窜出来,一点也不耽误做事。
青杨自端午节之后,就像是一夜长大了一样,整个人看起来是更加沉稳可靠了。
反正在国子监门口,青杨是不会把自己弄丢的。姜禾把桃子往嘴里一塞,思索要不要去联系一下西市的饭团摊子,问问他们要不要从她这里买肉松。
只是她一旦表明身份的话,容易被当成是来找麻烦的。
还得再考虑考虑。
桃子是雨桑昨天摘的,不大,但是很脆爽,桃香味十足。
姜禾啃完一个后,有些意犹未尽。
她拿起桌上那个本来打算给青杨桃子,环顾一圈后发现青杨真的不在后,便放心地咬了一口。
——
和往常一样,在过了正午之后,饭就卖得差不多了。
姜禾还在想着要不要收了摊后去西市看看,哪怕不推销肉松,只是看看情况也好。
毕竟这做生意嘛,也得收集全面的信息才行。
算算日子,在铁匠铺定的东西好像也到约定交货的日子了。
都要去铁匠铺了,就顺路去看看好了。
就在姜禾招呼着青杨准备收摊的时候,有些出乎她意料的是,罗文和罗武两兄弟领着一位中年妇人,竟在这个时间点一起出现在了国子监门口。
并且,朝着她的摊子走了过来。
看他们三人站定在摊子前,面色各异但都有几分凝重。
姜禾忍不住皱眉,在这一瞬间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莫不是早上的饭团有什么食品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