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商,赚差价(一)(2/2)
面前的锅里咕嘟咕嘟冒着米香醇厚的泡泡,姜禾忙摇摇头,打断自己的胡思乱想。
平常村里的百姓,哪能这样容易和皇家的长公主扯上关系啊。
可能就只是小榆长得有点像华阳长公主在乎的人,碰见了就多看一眼罢了。
——
这个想法在第二天,姜禾带着小榆再一次在茶楼碰到华阳长公主后,得到了进一步的肯定。
端午节当天,茶楼的生意比昨日还要更好。
摄政王早已安排了尚衣局,缝制了塞有香料的香囊免费发放给百姓,以此代替宏大的祭祀活动,祈求天下百姓皆无病无灾。
华阳长公主的茶悦楼自然也是香囊发放的地点之一。
茶楼门口一早就开始排长队,要不是茶楼管事认出姜禾,指挥小厮将姜禾和小榆领进来,姜禾怕还是要在人流里挤上好一会才能进来。
恰好华阳长公主正下楼,她今日一身锦衣华服,看着更加的华贵端庄。
姜禾行礼,长公主与她擦肩而过,并无任何交流。
这叫姜禾松了口气,放心在小厮的带领下去了后厨。
……
马车上,摄政王瞥了一眼华阳长公主。
“我刚才好像看见那孩子进茶楼了。你怎么出来这么快,没跟他说两句话吗?”
华阳长公主扶了扶鬓间的海棠簪子,嘴角浮上一丝苦涩地笑:“和那孩子越接触,就越是想念我的小瑜。我怕我和他说上话了,就不舍得跟你们去花舟了。”
摄政王轻笑了一声,没有再说话。
马车很快抵达了在士兵镇守下的码头,一艘古朴但足够宏伟华贵的船只停在码头上,侍卫们正整齐有序地往船上搬运着东西。
阳光之下,江面闪着粼粼波光,小皇帝手持折扇立于船头,正笑着朝他们看过来。
——
姜禾在茶楼后厨,和白案师傅们进行了一番很友好的交流。
马蹄粉和其他的一系列材料都是提前准备好的。姜禾只需要将比例和如何搭配不同口味的思路告诉他们。
许是管事提前打过招呼,姜禾在后厨受到了相当的尊重。
为了引导师傅们打开思路,姜禾示范地做了一个千层糕,一层牛乳一层桂花口味,层次分明煞是好看。
另外,姜禾发现马蹄粉有两种做法。
类似于水晶粽子这样的,是先调好粉浆后,再上锅蒸熟。
另一种则是参考姜禾从前吃过的斑斓椰子西米糕,是先将粉浆边煮边搅拌到粘稠,再倒如叶子容器里放凉就可以直接吃了。
虽然没有斑斓、没有椰子、也没有西米。但是用牛乳也可以勉强代替一下。
既然收了华阳长公主的钱,姜禾可一点也没藏着掖着,把自己知道的全都教给师傅们了。
而她,也在后厨和专业的师傅那学了些东西。顺便得到了一些在京城里采购半成品的内部消息。
从茶悦楼出来的时候,太阳高悬天边,正是阳光最灿烂的时候。
姜禾一刻也没耽误的领着小榆往京城走去。
她首先是去了成衣铺子,给三个孩子一人买了两身衣服。
吃饱的目标早已实现,穿着自然是要跟上的。
雨桑的尺寸姜禾记得。
青杨没来也没关系,早上离家前,姜禾特意叫雨桑拿了一件青杨的衣裳,就这么比对着买了两件。
这回,一碗水可算是端平了。
见时间还早,姜禾又带着小榆去了铁匠铺子。从铁匠铺子出来后,又零零散散买了很多东西。
一直到小榆叫唤着走不动了,他们才坐上了回村子的马车。
青杨端着茶碗坐在树影下,大狗端午伏在他的脚边睡觉。
见姜禾背着装得满满当当的背篓,又一手抱着一个罐子,他有些惊讶道:“怎么买这么多东西?”
姜禾顾不上搭理他,忙冲进厨房放下背篓,这才支着腰,边抹着汗,边看向青杨。
“赚钱不就是花的嘛!而且我准备捣鼓点别的吃食。”
“饭团还不够吗?”
说实话,这两天卖水晶粽子的收益实在是有些超乎意料的高。
即使不算额外得到的银子,也足够抵她卖三五天的饭团的。
人的胃口就是这样撑起来的。赚过大的,自然不会只拘泥于饭团摊子。
姜禾也不会一直甘心于起早摸黑的卖饭团的。
但是端午这样的节日毕竟是不多。
不能被这一时的繁华客流迷了眼。
想要更轻松地赚钱,还得从新的吃食上下功夫。
而姜禾,已经有新思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