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章 蓦相会(三)(2/2)
这位女娘有些手段和毅力,都知一位除了容貌举止上佳,还要熟知诗文,善于周旋与拿捏,更重要的是,不到一月坐稳都知的位子,其后辛酸不言而喻。
谢愈捏了下她的指尖,“我请她帮忙去查东都权贵人家和清苦百姓,往些年买盐的记录。”
李知便擡眸,柳眉轻扬,“那可是有结果了?”
李知的眼睛平日大多细长弯弯,带着浅浅笑意,惊愣之时,眸子便睁圆,这般掺着水色的眸子盯着他,他便很想,碰一碰。
谢愈坐在她身边,只能擡手将李知额间的碎发拢到耳后,来掩饰一些眼眸之中的微妙心思。
“还未曾,离所定的十日之约还有些日子呢。”
李知陡然松了些力,她晃了晃谢愈扣着的手,说道:“走吧,咱们该去办正事了。”
街坊边的白雪落了一晚,入眼都有些晃目,临行前清河唤来一直守在暗处的陈将军,嘱咐他处理好跟在身后的人。
四人便一道顺着覆了层薄冰的溪水,朝着窄巷而行。
“若如女师所言,此处有卖私盐的人,他岂敢一直呆着这里,如今官府抓私盐可是抓得紧。”于参踏过巷间的积雪,朝前处望。
“可那日口中叫着抓私盐的官吏,给的银钱却是私盐数,这便能说明私盐之事他们只是面上如此行事,做出的假象。”李知已经望见那日门前的枯木枝,如今落了些碎雪,白得亮眼。
于参默了一瞬,私盐若是真到了人人皆知般的盛行,陈阿翁又何苦去躲躲藏藏。
“走吧,就在前处了。”
因这场大雪,园中更显凋敝,李知下意识望向那扇糊着纸的窗,青天白日,什么也瞧看不出。
清河便上前,扣了扣门。
如今四人穿着最平常的粗布麻衣,皆用一根木簪束发,与这处相融不少。
泛青的木门并未因叩门声而传来什么动静。
清河擡手,又敲了敲。
仍是无人回应。
“好像……无人?”清河退至檐下,面露无奈地望着他们。
李知盯着纹丝不动的木门,其上还覆着一层淡薄霜雪,她接话,“想来陈阿翁说错了地,叫咱们白跑一趟。”
谢愈便顺势道:“既如此,咱们换下一家。”
四人转身,脚步踩入松雪,微陷进几分,身后,便蓦然响起一阵“吱呀”声。
“你们是来买盐的?”
开口的声音有些哑,他扶着泛青的门框,佝偻着背,一双泛黄的目正打量着闯入园中的四人。
“是,我们是来买盐的。”
便见老翁慢吞吞地挪动着步子,那背自侧面来看,弓得更弯了。
“进来吧。”
他道。
屋中陈设简单,李知低着头入内,才发现泛黑的黄木案前,正站着一位面露好奇的小女娘。
她似乎早已习惯屋中会用生人拜访,飞快地踏着步子将刚烧的水倒了四盏。
“阿姊请喝茶。”扎着红绸辫子的小女娘轻轻将茶盏递到李知跟前。
老翁的视线落在小女娘忙碌的背影上,脸庞才露了些笑意,他有些局促地开口,“这是我家二娘,年纪尚小。”
清河接过她递来的热盏,朝老翁夸耀道:“是位伶俐懂事的小娘子。”
老翁咧着嘴,一边朝里慢慢行,一边扭头到问道:“娘子郎君们要买多少的盐?”
谢愈捧着微烫的瓷壁,望了眼李知,“一人一斗。”
话毕,内里便传出簌簌的装袋声。
小女娘啪嗒着步子,替他阿耶将装好的盐袋抱来,一个个放置在案。
“你们和陈船相熟?”老翁挪着步子从内室出来,那四袋盐早被他家勤快的二娘都运来了。
“偶然相识。”李知抚平衣衫上的褶皱,“也算相互帮衬。”
“往日送些生鱼小菜接济一番。”
老翁叹了口气,微有些动容,他慢吞吞靠着黄木案坐下,“陈船一家也是可怜人。”
李知搜刮着脑中记忆,抱着盐袋接话,“淡食那般久,听他说前些日子还被街上官吏撞洒了盐。”
一提及此事,便见老翁面上神情陡然变差了些,“那些个狗娘养的破官破吏,只会捂嘴。”
这番破口大骂落在低矮屋中,连梁上的积灰都跟着震了三分。
谢愈身形微动,将怀中的一吊钱搁在案上,余下三人见状也忙跟着放下。
他擡眸,声色清润,“初一我才从新县回了东都,走前没听到什么动静,倒是回来时坊巷都传长安来个给事与拾遗。”
一旁的于参冷不丁插上一句,“我听我家娘子言,是来查盐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