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2章 宫毖行(三)(2/2)
“先贤尚不以阴阳择君子。”
李知微顿,朝她们轻笑。
“女君子,不好吗?”
众人咋舌。
而那坐立于后处的女官,眉眼间,蓦然舒展开来。
不同于安仁殿之下平静,卯时的暴雨飘飘洒洒,倾落在太极殿之中。
愈演愈烈。
“陛下!”
“臣请圣人撤回李知的女学之任!”
“如今东宫之位空悬,陛下不若先议太子之位!”
“女学之事何有国储之事重要!”
“臣请陛下三思!”
为首带头的正是郑源、顾宴安、中书之下的几位拾遗,他们已舍了座,径直跪于地。
这是跪逼。
谢愈坐得端直,一动未动。
他微擡眼,四处扫视一番,朝中略微相熟之人,除了大理寺卿谈阳舒,余下皆是跟着拜跪。
谈阳舒察觉谢愈的目光,微偏头朝他一笑,而后又掩没了神情,归于冷淡。
谢愈又去望李使期。
李公也是坐着,双目却涣散得很。
中朝之中,太极殿之下,他府上女娘立于风口浪尖。
他却不能言。
谢愈心下发紧,指节在笏板之上轻轻用了些力,复而垂眸,不再移目。
太极殿下,乌泱泱一片,李洵盯着其下,气得咳喘。
他掩着唇,招手让殿头官将药端来,仰头饮下,声色也还带着咳喘之时的沙哑。
“朕,办女学事,为公主宗室贵女教习,诸位,到底在驳斥些什么!”
圣人忽而拔高的声音伴随着瓷盏落地之声,怦然炸裂,逼得太极殿之上众人缄口。
是啊,在驳斥些什么?
女主朝,还是,太子弃?
谁也不敢开口。
便是顾宴安,此刻亦头触于笏,双目圆瞪,未敢启齿。
十一月的中朝,在君臣之间长久地无声对峙下,不欢而散。
太极殿中的暴雨分毫未沾湿李洵的衣袍,李知的伞尚且坚硬。
朝毕之后,胡咏思寻到谢愈,快步行至他跟前来。
“今日这事,你怎么看?”
谢愈撇了他一眼,“我若未看错,胡尚书也是跪了的,我一个端坐之人怕是同你述说不来。”
“诶。”胡咏思转着音调驳斥,“此话差矣,端坐之人也分同意与不同意。”
谢愈抱着笏板未言。
“何况谢五郎还是看错了。”
谢愈因这话擡眼望他,脚下步子未停。
“我原是听那顾中丞情绪激昂,颇有感触,便跟着跪了,后来我瞧着谢五郎你未跪,我便又悄悄坐回去了。”
胡咏思扬唇,“怎么样,如今是不是可以与我分说了?”
谢愈低低嗤笑一声。
“胡尚书瞧我行事作甚?”
“自然是被谢补阙点破,坐着可比跪着有话语多了,这般对峙之事,还是顾宴安那群人适合。”
谢愈却沉默,宫梯层层叠叠,拉至很远,一眼望到头之处,是太极门。
良久,他才轻声开口。
“我既同意,我亦驳斥,无甚看法,行尸走肉一具罢了。”
胡咏思“啊”了一声,若有所思地点头,“谢五郎这话听着,前后不相连得很。”
“是吗?”
谢愈扯唇轻笑了下,不复再言。
“哎!”胡咏思追上谢愈忽快的步伐,“你这人怎么无趣地很啊,我同你言说这么多,一句也不搭理我,好歹几月前还一同办了大理寺的案子,倒是一点情分未涨。”
谢愈脚步忽停,胡咏思差点撞上他的肩。
“依我瞧,胡尚书的嘴里,倒才是一句真话也没有。”
胡咏思扬起眉,“过誉过誉。”
“我来同谢五郎打个赌吧。”
“赌什么?”
“就赌这李知能不能在宫中长立,如何?”
谢愈一双眼蓦然望过来,那双清浅的眸中染上些若隐若现的凉意,而后不见半点波澜。
他丢下一句话,执笏而去。
“不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