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2 章(2/2)
温晚绣了两针,就倦了,春然看了出来,给她捧了茶来:“娘娘,您先歇歇。”
“你就不用替我找补了,我也不过是一时兴起,好歹没同太后夸海口,倒也不丢脸。”
“娘娘,您何苦非要做香囊呢?您写的戏本子,太后就最喜欢了。”
温晚点头,她自然知道,只是一时兴起,也为着打发时间而已。
且戏本子虽然写了几个,可雍正仙去不及一年,太后是不好就热热闹闹排戏看戏的。
“那便不绣了,我这手艺,绣出来,太后笑掉牙不说,也羞于戴出去!”
温晚端茶,刚放到嘴边,突然停住了,又放了回去:“给我取一些小珠子来…”
她突然福至心灵,她刺绣手艺不行,但她可以另辟蹊径啊!
“我那些珠子未必合适,让人去内务府,取可以串镶在衣裳鞋子上的珠子,种类要多,玛瑙碧玺珊瑚,都要。”
春然明白了她的意思,立刻去找许多了。
许多办事麻利,他亲自去要,内务府也是十二分的巴结,给了四个太监,端了八个大多宝盒,陪他回了永寿宫。
温晚一一看了,十分满意,当即就开始画花样,配珠子。
含珠看了一会儿恍然大悟:“娘娘是打算只用珠子拼出花朵来?”
“正是。”
“娘娘心思真巧,奴婢见过用珠子点坠的,可没见过尽用珠子做的。”
“这就叫,笨人办法多。”
如今时兴满绣,珠子等物都只是点缀,不会遮住刺绣的功底光芒。
含珠无奈:“娘娘…哪有这般说自己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
温晚兴致勃勃,配了两个花样,就开始缝了起来,只是把珠子排列穿成她想好的形状就可,春然含珠在旁连连赞叹。
不知不觉就做到了晚膳时辰,温晚在春然缝好的香囊上拼出了一副莲花图,然后由春然麻利的给她搭配上了络子。
她正拿在手里,笑眼端详,就听到了请安的声音。
弘历来了。
她瞥了眼时辰,这是要来用晚膳。
让春然含珠收了珠子,只留了那个香囊在炕桌,弘历一进来,便看到了。
“你做的?”
“嗯。”
“做了一下午呢。”
“我刺绣不成,便另辟蹊径。”
弘历拿起来,看了好一会儿,缓缓放下:“可是给皇额娘的?”
“是。”
“太后定要笑话我的。”
“可一边儿呢,又会喜欢的很!”温晚笑道。
弘历也笑了笑:“皇额娘,最疼你,你亲手做的,都是你的心意,她怎么会不喜欢?”
“太后待我之心,我亦心里明白的。”
弘历放下了香囊:“用晚膳罢?”
温晚迟疑了片刻:“我今日恐怕…”
她小腹微疼,恐怕明儿就得来葵水。
“是我忘了。”弘历明白她说的是什么。
他说完,便没有后文了。
温晚也不开口,他最不喜自己劝他去别处。
用了晚膳,弘历没有要离开的意思,换了寝衣,在炕上看书。
温晚则多放了一盏灯,看香囊的花样子,思索哪种能改成珠子,她的手边还放着一枚淡紫色的香囊,还未有任何刺绣的。
她沉浸在花样的改动中,浑然不知弘历已经看了她好一会儿。
直到他起身,她才擡头。
“我回养心殿。”弘历道。
温晚一怔,是想起了什么急事?
“我送您。”
温晚放下香囊,也起身下炕,自然的去同他牵手。
弘历回握住她的手:“夜里伤眼,明日再做罢。”
“嗯。”
“您也不许批折子太晚,夜里伤眼!”温晚娇俏一笑。
“嗯。”
弘历低头,寻了她的唇纠缠片刻。
当让李玉进来伺候他穿衣离开。
李玉不敢擡头,生怕让温晚看到他眼底的愁苦。
他已经懂了一点分寸,这次皇上,绝对不想让娘娘通过他们明白过来。
若是他们透出了风声,那就得人头落地。
弘历离开后,何嬷嬷先察觉了,端了一碗暖身子的汤药进来:“娘娘,您先喝一碗,能缓减些。”
“嗯。”
温晚喝了一口,尝出味道不对,“怎么好喝了许多?王太医这么好心,又替我改了方子?”
她自来葵水,就会有疼痛,不太强烈,但总要熬几日微疼。
王为开了方子,可以缓解,只是颇为苦涩,这次却是有了回甘。
药方子轻易改不得,王为倒是善良。
何嬷嬷道:“娘娘,这是皇上吩咐的,王太医同陆院判一起改了方子,方才皇上来,说您小日子就在明日,让给您先熬上一碗。”
何嬷嬷在院中就领了旨,方才刚熬成。
温晚一愣,低头看了看那汤药。
“他吩咐的?”
可他方才,明明说他忘了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