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娘娘不求上进 > 第112章 第112章

第112章 第112章(1/2)

目录

第112章第112章

“将军是不愿说,还是不敢说?”

干安帝将手边整理好的公文放到一旁,坐在书案后看着邱野昀淡声问询。

邱野昀低头避开他的目光,“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

“将军既然知晓叶夫人的身世,便该明白朕的意思才是。”干安帝身体微微前顷,漆黑的眼仁在身后烛台映照下反而更显幽暗深邃,见邱野昀沉默,他不紧不慢地接道:“将军也不用急着否认,朕能问出这句话,自然是因为心中已经有数。”

“今夜还长,将军可以慢慢考虑要不要说,朕有的是耐心。”

干安帝的声音很是平静,却仍叫邱野昀生出些莫名的不安,他手指轻蜷,嘴边胡须颤动了下,良久,露出一个苦笑,叹道:“陛下既已心知肚明,又何必再来问臣呢?”

“只是想再确认一些事罢了。”干安帝喊来侍从上了壶温水,朝邱野昀轻擡下颌示意,“将军坐。”

见皇帝是铁了心要听那些往事,邱野昀也不再做多余的挣扎,重新坐回之前议事时的座位上。

“陛下想听什么?”

干安帝微微一笑,“那就要看将军知道什么了。”

“当年叶将军在南境出事时,臣已在北地,又只是副将,是以真正知道的其实并不多。”邱野昀仍在试图解释,干安帝没说信不信,只是点点头让他继续。

“在叶将军去世前,真正有性命之虞的,一直是老国公。”邱野昀看着虚空,陷入回忆。

大业开国时,曾有六大国公,而到先朝时,已经只余姚、钟二氏,但如果说姚家仅仅是靠祖上荫蔽,那镇国公府靠的就是实打实的兵权。

平北军,是镇国公府的保命符,同时也是镇国公的催命符。

彼时经过前四任皇帝励精图治,天下尚且还算太平,姚家又经过太祖皇帝的打压,无论名声还是影响力都大不如从前,加之姚贵妃在宫中颇受延兴帝宠爱,所以,兵权在握的镇国公府成了唯一哽在先帝胸口的心头刺。

再者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先帝先天身体又不好,只能纸上谈兵,确实没多少军事天分,钟奇山带着平北军几次枉顾圣旨,更加剧了延兴帝心中的不安感。

钟奇山也不是坐以待毙的人,但先帝除了私德有亏,于朝政上并不算昏聩,当世出兵往往讲究一个师出有名,双方便暂时陷入了微妙的平衡,都等着对方先出手。

双方都没想到的是,率先打破这个平衡的,会是安南将军叶知荣。

这位如日中天的大将军同样是延兴帝心存戒备的对象之一,但与西北两国边境相比,南境不管天气还是地形都更为复杂,想要找到能替换叶知荣的人选更不容易,加上叶家底蕴不足,这让延兴帝将他的威胁性暂时排在了镇国公后面。

但他先死了。

“所以在你看来,叶将军当年的死,确实是个意外?”干安帝敲了敲桌案,打断邱野昀。

“至少当时所有人都是这样认为。”邱野昀回道:“而国公知道此事后,发现了新的生路。”

延兴帝不满镇国公扎根北地,担心钟奇山圈地为王,而钟奇山本人虽有野心,这份野心却不足以让他在当时生出与天下为敌的念头,更重要的是,北国尚且未灭,公大于私,现在内斗只会让天下彻大乱,何况他的孩子还在京都国公府里。

“叶将军死后,整个南境都乱成了一锅粥,内奸未除,人人自危,更别提选出一个让所有人信服的新将军统筹战局了,于是,国公自请调任南境,与平北军彻底割席。”

为将者,最怕君王猜忌,邱野昀目光黯然,他本不想说这些,也是担心干安帝心生芥蒂,更别提当年镇国公与平北军确实生过二心,在最艰难的时候,从京都发往北地的军饷几乎只能保证将士们最低限度的生存,非灾年荒年的,送来的米里甚至掺了沙,也幸好那段时日还没到秋战,不然镇国公恐怕都等不到叶将军去世就要揭竿而起了。

先帝不欲背负滥杀忠臣的骂名,才会对平北军耍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而南境已经混乱不堪,国公临时调任,收整安南军需要花费大量精力,与新军磨合,熟悉南境作战模式也需要时间,他本就不算非常年轻了,经此一事,威胁性大大降低。

“国公去往南境前还立了军令状,一年内收服安南军,稳定南境局势。”说到这儿,邱野昀顿了下,因为实现军令状的第一步,多少有些无耻。

干安帝明白,这才是钟奇山再娶的真正原因。

叶将军是南境人心目中的支柱,更是安南军们唯一认定的统帅,叶知荣离世后,钟奇山娶了他仅存于世的女儿,便占了女婿这个名头的便宜,先降低了安南军士们对他的抵抗之心。

最初想让叶知荣死的人,其实只是想让南境重新乱起来,结果却是给别人做嫁衣,成全了钟奇山和延兴帝。

干安帝思索,难怪之前得到的信息总有些不对劲的地方,从最大受益者来推,凶手很像是钟奇山和先帝,却一直无法得知远在天边的两人是如何起的杀心以及动的手。

但如果他们如果只是中途攫取了胜利果实,便合理多了。

因果关系被颠倒了,干安帝若有所思。

邱野昀迟疑地看向皇帝,“陛下,如今叶夫人欲往南境去,可是已经知晓当年真相?”

干安帝皱了下眉,叶伊澜显然是知道一些,但她入京后,几乎一直生活在后宅,只偶尔出门与其他夫人有交集,是怎么知道的?她知道的版本,又是哪一种?他之前没细问,是以为她也是从结果倒推得来的结论,现在却觉得有了疏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