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第98章(1/2)
第098章第98章
细雪下了一夜,干安帝醒来时,窗外一片银装素裹,天色尚暗,还未熄灭的灯笼挂在廊檐下,烛光照在白茫茫的地面上,让外面的院子亮堂不少。
万凉府今年的初雪来得格外早,之后三不五时便又下上一场,与还处于秋天的皇城相比,行宫已然入冬。
正仪院经过修缮,几乎看不出曾经大火烧灼的痕迹了,干安帝穿戴齐整后,径直去了书房。
没管旁边整理后送来的奏折,他先打开了放在书案中间的信封,工整的簪花小楷映入眼帘。
“……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干安帝指腹抚过最后一行话,神情不自觉变得柔和,原地坐立许久,他才终于将手中信纸原样放回信封内。
等到折子批得差不多了,梁忠义躬身进来,“陛下,该用膳了。”
干安帝手没停,头也不擡道:“朕不饿。”
梁忠义瞥了眼他放在手边的信封,轻咳一声,不太委婉地开口:“要是虞主子回头问起来……”
干安帝终于愿意分给他一个眼神,梁忠义满脸堆笑,但脚却没动,摆明了有恃无恐,这几个月下来,他算是看明白了,招不在老,有用就好。
果然,干安帝只是轻哼了声,便老老实实放下了手中公文,梁忠义脚步轻快地跟在他身后,心中嘀咕,能叫陛下这般听话的,也就虞主子一人了,这或许就是一山还比一山高。
长乐宫内,虞子素也在用早膳,还没吃完,韩诗已经和沈芝一起过来了,今日约好了去礼佛寺,两人困在宫中数月,都有些迫不及待。
她们没催,但被两双热切的眼睛盯着,虞子素不由自主加快了进食的速度。
赶在辰正前,三人坐上了出宫的马车。
有皇帝留下的近卫军开道,一路畅通无阻,水陆法会作为佛教盛会,在佛教盛行的当今,参加者自然不在少数,仅仅是赴会的僧人便有数百众,更别提往来的香客了。
但作为国寺,礼佛寺这个主会场自然是有准入门槛的,尤其今日还是七日盛会的第一日,寺庙是建在权贵们居住的城东,因此算不上太喧闹。
近卫军们提前通知过礼佛寺清路,又安排了人手警戒,卫队组成的人墙外,女眷们注视着一辆宽大的翠盖马车被护送入内,人群议论纷纷。
“这是哪家的马车,架势竟这般大?”有妇人低声自语。
“嘘!你看他们的腰牌,这可都是陛下身边的亲卫,我猜啊,是那位娘娘。”
“那位?”先前说话的妇人有些茫然。
旁边搭话的年轻贵女打量着她,“夫人是才来京都的吧?”
“是才来几日。”妇人略有些紧张地解释道:“听闻今日思樊方丈会在此宣讲法会,才想着来见识一番。”
年轻贵女了然点头,卫队散去后,分流的人群重新汇聚,她垫脚看了两眼已不甚清晰的人影,遗憾地收回视线,扭头见旁边的妇人还在欲言又止,知道她是好奇,贵女笑道:“我姓崔,夫人不如同我结个伴?”
妇人见她比自己女儿大不了多少,本就心生亲近,发现她不似身边其他仆从环绕的夫人小姐,只带了一个小丫鬟后,更添了些担忧,今日礼佛寺的人可不少,也不知这位小姐家人如何放心她这样出门。
难不成是京都的治安要比地方好一些?
心底想着,那妇人自我介绍道:“我姓虞。”
不等她多说什么,姓崔的贵女便露出个有些微妙的神情,语气迟疑,“虞美人的那个虞?”
看妇人点头,崔小姐往近卫军消失的方向看了一眼,脸上微妙更甚,“夫人这个姓,倒是同那位娘娘撞上了。”
“不知虞夫人,可曾听闻过宫中那位自入宫便盛宠不断,只用短短两月就成为三夫人之一的淑妃娘娘?”
礼佛寺内,传闻中的淑妃娘娘和同行的两人暂时分开后,正在禅房内喝着茶,与另一个传说人物思樊方丈相对而坐。
“方丈这会儿不该是在道场诵经念佛?”虞子素这几日抽空补了补水陆法会的流程,开幕会由僧侣们诵经,并净化坛场,她以为思樊方丈会很忙,但没想到自己刚从大雄宝殿出来,就被等在门边的僧人请来禅房,再次见到了这位高僧。
与上次匆匆一面相比,思樊方丈今日的装扮要隆重许多,崭新的云锦袈裟上,绣着清晰的吉祥莲花纹,手中是银花双轮十二环锡杖。
即使白发苍苍,他的眼睛依旧是清明的,笑容悲悯,仿佛可以包容世间万物,虞子素垂下眼,捧起自己面前的茶杯抿了一口,又被苦得放了回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