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3 章(2/2)
这本是好封号,却是萧佩宜“死”前所用。
而这之后,皇帝经常留宿御书房,数月不进后宫,就算柳盈带着点心求见也无济于事。
他们一直认为柳盈大抵是失宠了,毕竟皇帝多情,也从未当回事。而现在想来,恐怕是已经拥有了真正的盛贵妃,不再需要一个效颦的盛妃。
那未死的萧佩宜,这么多天来,恐怕就在皇帝的御书房中。
难怪平王府正房有极为陈旧的居住痕迹,难怪梁桦现在开启动作,甚至等不到巴图这个盟友将王位坐稳。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皇帝不知道使了什么法子,将远在陇西郡的萧佩宜捆到了京城。
想通其中关窍,阮卿心情好上不少,难怪近日皇帝对梁桦好颜相待,原来是因为这么大一个把柄。
也是,若真是让天下百姓知道皇帝竟然对自己父亲的爱妃动了腌臜心思,甚至关押囚禁,不说王位,写进史书里恐怕会遭遇万人唾骂。
她似笑非笑地望着皇帝,眼底带着一点玩味。
你不敢惹梁桦,就换个人开刀吗。那你惹错人了,陛下。她如是想着,慢条斯理开了口:“陛下为何不说话?”
她语气平静恭敬,但话里话外都是逼问的意思,和先前对皇帝的柔顺全然不一样,哪有一点罪臣之女的谦卑感。
大臣一时静了,纷纷将视线投到阮卿身上。
梁桦也闻言转过身来,视线在阮卿身上浮动,忽然恍然大悟:“你知道了。”
阮卿转过身,温软无害地看着他:“王爷说什么?若你说的是巴图一事、刘家一事、春风阁一事,那民女的确早早就知道了。”
“不过。”她话音一转,“有一件事,我倒是刚刚才知道。”
大臣被她说的云里雾里,不知这两个罪臣在打什么哑谜。
阮卿转过身,看向一言不发的皇帝:“陛下?”
三番催促,皇帝终于开了口,他有些浑浊的眼睛落在看似恭敬的阮卿身上,又落在笑意仿佛画上去一般的梁桦身上,最后转过落在坐在位置上专心致志剥葡萄的裴一远身上。
他忽然生出一点大局已定的悲凉感。
不过……
他浑浊的眼睛清明两分,嘴角含笑。
“如慧安与白羽所言,平王嫌疑颇重。”皇帝开了口,所有细碎的低语都被压了下去,“不知白姑娘与那巴图是什么关系,为何会出现在巴图的房中?”
白羽道:“不过是一只养在房中的鸟雀,上不得台面。”
“不是王妃?”皇帝坐直了身子,眼中闪过几丝精明。
阮卿大概猜到这狗皇帝要捏到了什么命脉。
白羽笑道:“民女不过蒲柳之姿,如何得以王妃之位。”
皇帝大笑几声:“白姑娘这话就太过自谦了。”果不其然,他继而道,“你与慧安如此相像,又怎会是蒲柳之姿?”
来了。阮卿想着。
“看起来,这巴图单于是不知什么时候溜进了我大周的国门,看到了我们大周的郡主啊。”皇帝说着,意味深长地看着阮卿,手指在龙椅上有节奏地点了又点,“难怪匈奴指名道姓的要娶慧安,原来竟是朕,毁了一桩姻缘。”
他自顾自地说完,丝毫没有打算给阮卿白羽说话的机会:“既然都不干净,今日既然都在这,便弄清楚了再出去。”
皇帝笑起来脸上有道道折子,他道:“来人,关殿门。”
太和殿的大门轰然关上,隔绝了外面跳跃的浮光,此时殿中温热的暖香像一缕缕催命符。
“裴衡,上前来。”皇帝道。
“是。”裴一远放下手中盘子,随意擦了手,大步走到阮卿身边来,不算敷衍但也不甚恭敬地行了礼。
“当日你说以边疆七城换与慧安的姻亲,如今可还算数?”
“算数。”裴一远沉声道。
闻言皇帝带上一点笑,换了个姿势托着下颌,“哦?可是还有三城未收回大周,怎么办呢?”
“此番回京一是为了上报平王一事,二是为军粮而来。”裴一远单膝抱拳,“边疆粮草告急,战事吃紧,还请陛下拨粮!”
字字顿顿,就差没指明说皇帝不作为了。
文武百官终于从紧闭的殿门上、殿中并肩毫不退让的男女身上,嗅到了一丝山雨欲来的危机感。
皇帝眯起眼,哑声笑了,良久道:“先前京中吃紧,拨与西北的军粮便一拖再拖,怀远将军能靠着那么一点剩余拿下云中,实是我大周之幸啊。”
“陛下谬赞。”裴一远不冷不热地站起身,“若是说今日要在这太和殿中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将这桩桩件件清算清楚谁是谁非,陛下不如将家父与岳丈一同带上来,好好与平王对对,这通敌叛国之人究竟是我们,还是在陇西一手遮天的平王。”
话音落下,众人皆噤。
忽然张公公匆匆走进,就地一跪高呼道:“报陛下!裴老将军忽发恶疾,形状疯癫,请陛下圣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