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2/2)
随着木门的打开,顾洵看到了义仓里面的样子,确实已经空无一物了。
只有角落里堆积着一些空空的麻布袋,像是曾经装过粮食后被废弃不用的。
“只有这一间吗?”
顾洵推出这间空屋,又看向年轻男子。
“还有一间,也是空的,大人若想去,就随我来。”
继续往前走,拐了个弯,顾洵又来到另一间存放粮食的地方。
里面确实如年轻男子所说,空空如也。
顾洵走进去转了一圈,最后在门后的角落里发现了一件东西。
这是被随意丢在墙角的一个麻布袋,顾洵捡起看了看里面,袋底似乎还有些残留的米粒。
顾洵提起麻布袋,轻轻抖了抖,将布袋里的米汇集在一起,倒在了手掌心里。
“大人,这是赈灾余下的米……”
没等年轻男子说完,顾洵直接问道。
“这米从何处收来的?”
“从本地收的今年的新米,收的时候价钱还没什么变化,前一段时间连降暴雨,现在这米价也跟着水涨船高,足足翻了两倍呢。”
年轻男子用食指和中指比了个二的手势,脸上的表情也夸张起来。
“我们东家心善,知道有百姓受灾又花高价买了些新米,已经全部送到漕船修理场去了。”
顾洵把这把米攥在手心,静静听着年轻男子讲话,当他说到“东家”的时候,顾洵突然发问。
“你们东家是谁?”
“回大人,东家是咱县里醉香楼的老板,他不止主持着义仓,还管着商会,这一片凡是干酒楼生意的都敬他为商会的主事。”
醉香楼老板的大名一出,顾洵微微皱了皱眉。
自从来到清渊县,顾洵早就知道醉香楼的大名,赵芷柔便是从醉香楼外的河里救回来的。
但这醉香楼的老板到底是谁,顾洵却从未耳闻。
“阿颜,我们走吧。”
顾洵心里已经有了些许眉目,转身就要带昔颜出门。
这醉香楼的老板虽是关键人物,但并非关节人物。
眼下,顾洵觉得最重要的事,还是先把漕船修理场的粮食保障好。
待回到了衙门,顾洵从马车上下来,便直奔回了书房。
取出一大张干净的宣纸,顾洵这才松开一路上握紧的左手手心,一小堆米粒被放在了宣纸的一侧。
接着,顾洵又从左右衣袖中取出藏着的米,隔了些距离,分别放在了宣纸上,并与刚才那小堆米粒并列开来。
伸手取过书桌上的笔墨,顾洵按照每堆米的来源,分别对应写上了粮仓夹道米、粮仓存米与义仓米几个字。
写完后,顾洵小t心翼翼地在每堆米粒中各取出一粒,仔细对比起来。
借着窗户透进来的光亮,顾洵不放过每粒米上一丝一毫的地方。
随着太阳照在窗棂上光影的移动,顾洵正认真地观察着这三堆米粒,就听门外一个声音传来。
“大人,你在里面吗?”
顾洵从米堆上擡起头,轻轻说了声,“在。”
昔颜轻轻推门进来,一道和煦的暖色阳光照到了顾洵面前的书桌上,最中间那个小米堆瞬间染上了阳光的颜色。
看到昔颜嘴角微扬,笑意微荡,顾洵觉得自己的心也像桌上那堆米粒一样,被阳光照得酥酥暖暖的,不禁怦然心动。
“阿颜,你怎么没去休息一会儿?”
“大人,你忘了,我这还有一些米要交给你。”
说完,昔颜便从袖子口袋里掏出一小把大米粒,托在掌心就要移给顾洵。
顾洵隔着桌子伸出一只手掌,贴着昔颜的手掌,停在下方,示意她把米倒入他的掌心。
很快,带着昔颜掌温的大米粒转移到了顾洵的掌心。
顾洵把手掌握的紧紧的,似乎生怕有米粒漏出来。
顾洵轻轻地收回手臂,把掌中的米悉数倒在了前三堆的旁边。
“阿颜,你一会儿还去漕船修理场吗?”
顾洵擡头问向昔颜。
“不回去了,中午的饭食还有很多,里长说晚饭继续吃,让我在这休息休息。”
“那就好,既然如此,你好好休息,这些天辛苦你了。”
“大人最辛苦了,我只是干点活做点饭,还有好多村民来帮忙。”
昔颜对着顾洵眉眼弯弯,并没有要离开的意思,似乎有什么事要说。
“还有什么事吗?”
“那个,大人,我昨日便把那个香囊还回去了。”
“一个香囊而已,若是喜欢就收着,不过,我倒从未觉得你身上有什么烟熏火燎的气息。”
顾洵语气顿了顿,“所以,带不带香囊的,都无所谓。”
顾洵的话让昔颜有点出乎意料,难不成他还一直注意她身上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