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掉马后他悔不当初 > 风云变幻

风云变幻(1/2)

目录

风云变幻

承德九年,姑城地界,云雾迷蒙,不见天日。

巍峨城墙下,数万兵马占据四野,黑压压的如集聚的蝼蚁。玄金旌旗前,三匹赤红战马并立,中间之人身披银甲,一双美目上眺,扬首看向城墙上陈列的士兵,嗤笑着同一侧玄甲男子开口。

“阿策,你我打猎,素来爱比猎物多少,今日不妨比比别的。”

“比什么?”

“就比谁杀死的敌军多!”

“就凭你?”叶景策扬眉笑了一声,朗声道,“成!今日我让你一局,你和念尘的加起来同我比,若你赢了,我便叫你三个月的老大,若我赢了,便要在我成婚时帮我拦下被灌的酒,如何?”

“成交!君子一言,驷马难追!”洛子羡朗声大笑,擡眼望向城墙。

城墙上,乌泱泱的士兵占据城头,为首的男子脸色阴沉地俯视着城下,开口间声音嘶哑,回荡在肃杀的广袤山野上。

“叶氏小儿,尔等今日于城下挑衅,是为大逆不道!若此刻归降,我等可念尔祖上功勋,向陛下求情,放你一条生路!”

“放屁!谋权篡位,倒反天罡!尔等助纣为虐,竟有脸面在此义正言辞!”男子的大喝声在城下回响,城上之人面色更差,微微擡手,城门缓缓打开,马蹄发出沉重的隆隆巨响,元成泽漠然地从将士中间策马而出,徐徐行至叶景策的对面。

“贤侄,几日不见,可还安好?”

“托元大将军的福,自然安好,不过是想起将军还活着,心里有些不舒坦。”叶景策擡眼冷笑道,元成泽闻言抚掌大笑,“若如此,那贤侄这辈子,怕是心里都不会舒坦了。”

声落,元成泽眼神一凛,长臂向前挥展,城墙上的号角声霎时响起,沉重的号角声回荡在黑压压的城垣上空。

叶景策冷然望着,手中的银枪微微擡起,寒芒乍现,架在战车上的战鼓瞬间如雷鸣般发出震天巨响,蔓延四野的军队躁动向前,战马发出迫切的嘶鸣。

巨石抛掷,城垣崩裂,轰鸣声中兵戈相交,茫茫云雾中,策马的骑兵如一天蜿蜒缠绕的巨蟒,在四散的敌方军队中盘旋裹挟,银亮的剑戟猩红一片,如暗红的蛇目。

重甲黑沉,一杆银枪猛地从蛇首处刺出,瞬间划破战马脖颈,马上的彪型大汉于战马倾覆时抱身滚出,手中重剑借机阻拦身侧枣红战马的马腿,在马匹嘶鸣之时踹向马肚,迫使马背上的玄甲男子侧身翻下,迎面正对重剑抡来。

长枪架住剑刃,叶景策双手发力,足下微微向后退却一步,待元成泽稍一向前借身,擡脚便向腹间用力一踹,趁其向后退去两步,借长枪拄地之力将自己甩出,踏于剑首处,回身向元陈泽的喉咙处刺去。

灰蒙蒙的城墙下,剑戟的摩擦声尖锐刺耳,长枪与重剑划出铮鸣声,元成泽用中间死死抵着叶景策的枪杆,半边身子压着面前劲瘦的少年,双目癫狂兴奋。

“策儿,我今日就送你下去见你爹娘。”

“滚!”叶景策一脚揣在元成泽下腹上,手中长枪蓄势发力,一枪架住抡起的重剑,回身反刺,枪尖抵在元成泽的胸前,与剑锋两两相持。

仇恨的怒火席卷着心胸,叶景策黑亮的双眸闪着异样的寒冷,嘴唇一张一合,低哑的声音中满是涌动的杀意。

“元成泽,今日该是你下去向我叶家赔罪!”

尘烟中,斥候快马加鞭穿梭千里,收缰驻马于大营前,卸下腰间战报快步行至帐前。

“启禀郡主,前方战报到!”

“速速呈上!”沈银粟声落,斥候掀帘快步走入,将手中战报递交于沈银粟,见其匆匆扫过两眼后眉眼笑开,“太好了,这样一来姑城必定攻下。”

“恭喜郡主!”斥候叩首,一身尘灰未散,脑中仍残留着姑城下震耳欲聋耳朵厮杀声,铁骑踏破城池,惊飞了方圆百里内的鸟雀,数不清的鸟雀乌泱泱地向南飞去,遥遥地,仿佛能飞至那雄伟华丽的帝宫。

宫内,鼓乐齐鸣,歌舞升平,一众朝臣坐至两侧,面孔或生或熟,大多为红润丰腴,唯有寥寥几人,神色淡漠,冷眼扫过桌上的奢靡宴饮,厌恶地垂下目光。

“佑儿,到了这般场合,你该逢迎才是,如此这般冷眼,让陛下看了该不悦了。”

唐御史低声命令道,一侧端坐的玉面公子闻言皱了皱眉,淡声道:“儿子做不得强颜欢笑之事,让父亲失望了。”

“做不得强颜欢笑之事?”唐御史冷笑一声,睨着唐辞佑上下大量一番,嗤笑着开口,“佑儿,你莫要以为自己在此番科举中拔得头筹,便能在这官场中站定脚步,平步青云了,这官场是吃人的地方,更何况如今局势动荡,你一举一动都可能会引人猜忌,率个粉身碎骨。”

“父亲多虑,儿子并未有平步青云的想法,在其位谋其职,儿子只想守住自己足下那片净土,护得一方百姓。”

“笑话,真是天大的笑话,佑儿啊,为父该说你天真啊,还是幼稚!”唐御史讽刺一笑,探身至唐辞佑耳边缓声笑道,“你洁身自好为父知道,可是佑儿啊,你这官位本身就不是清清白白来得,又如何能清清白白的当呢?”

唐御史声落,唐辞佑脸色瞬间一白,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不可思议地望向唐御史,开口疑惑道:“我这官位是我堂堂正正考上来的,父亲何故说它并非清白所得?”

“考上来的?佑儿,你怎么会这么单纯,你以为父亲之前为何同吏部之人交往?这许多事看似公平,实则可暗箱操作之处比比皆是。”

唐御史的话一句句砸下,唐辞佑怔怔地望着面前满脸不屑的父亲,面色苍白如纸,紧攥的指尖微微发青,片刻,自嘲一声,声音颤抖道:“学子苦读十余年方得出人头地的机会,结果竟被我这样平庸之人占据,佑儿恳请父亲,告诉我究竟占了谁的位置,也省着孩儿往后余生愧疚难眠。”

“我怎么知道你占了谁的位置?这事情都过去那么久了,谁还在意?”

“我在意啊!我占的是别人的命啊!”唐辞佑的眼眶微微泛红,唐御史闻言愣了一瞬,余光瞥见其紧攥的拳,慢声道,“佑儿,你这是何必,家世也好,资源也罢,这本就是科考中的重要一环,人人都说科考公平,可有些人生来富贵,所吃所用所学皆比旁人优越,起点不同,何谈公平?而你只是比他们的资源强太多,强到可以直接干涉这条晋升之路。”

“那我还要多谢父亲了?”唐辞佑擡眼,眼尾一片绯红,唐御史见状心中抽痛一瞬,却在听闻其话中嘲讽之意时自觉颜面受损,冷下目光,故作讽刺道,“自然是要谢我,我生你养你,给你最好的衣食住行,帮你安排富贵余生,这是旁人几辈子就求不得的福气,你作为获利者,不该谢我吗?”

获利者?唐辞佑心中一颤,慢慢敛下目来,唐御史说得一点都不错,他一个获利者,有何颜面去指责他的父亲。

他的命是父亲给的,官职是占的旁人的,他究竟有什么东西是自己能够拥有的。

唐辞佑默然望着酒杯中自己的倒影,宴会开始,周遭喧哗声更甚,洛之淮与高进步入殿中,他随着群臣站起又坐下,不知过了多久,那面容较好的清俊郎君方才痴痴地笑了一声。

“因父亲而得到的一切,孩儿他日定当全数奉还。”

唐御史闻言沉默地垂了垂眼,状似不闻地将目光移至别处,见群臣起兴,脸上又再度挂笑,同诸臣寒暄,起身同洛之淮敬酒。

群臣皆知唐御史是个会做人的,洛之淮上位后血洗朝堂,这唐御史倒也是个有眼力的,见形势不对,立刻向新主尽忠,到头来不但保住了性命,还提了不少自己的人上去,可谓是此番内乱中的大赢家。

一见其向洛之淮敬酒,群臣也立刻起身,方见洛之淮那双阴鸷的凤眼中有了几丝笑意,便闻殿外侍从高呼声传来。

“启禀陛下,前线战报到!”

洛之淮的神色肉眼可见的一冷,寒声道:“呈上来。”

“是。”

殿内众人俱安静下来,紧盯着洛之淮接过战报,片刻,脸色发青,一掌将战报拍在桌上,殿中众人忙起身跪拜。

“陛下息怒——”

“半年之内,七战六败,连丢五城!我看元成泽是担不起这大将军之名!”洛之淮冷喝道,殿内众人俱不敢言,纷纷看向一则默不作声的高进,但见那人眯了眯眼,起身笑道,“陛下何必这般动怒,这几次的战况咱家略看了几眼,依咱家看,倒并非是咱们元大将军的问题,他若有五分战力,那叶家小子也就能占至三分半,若说他们连胜,大约是那排兵布阵的功劳。”

“掌印的意思是我军的行军参谋太过无能?”洛之淮声音冷淡,这殿中人人都知如今的这位行军参谋可是最早归顺洛之淮的,可谓是洛之淮的心腹,而那位元大将军,与其说听命于洛之淮,倒不如说其听命于高进,听命于守正阁。

洛之淮这一问,殿中气氛更冷,朝臣们低着头斜眼瞥向高进,见高进听这一问似也有些不悦,拄着头睨眼望去,“不错,咱家正是此意。”

“那掌印的意思是……”洛之淮撑在桌上的掌暗暗发紧,听高进道,“改换行军参谋,让真正有才之人相助于元大将军。”

高进声落,群臣俱惊诧擡眼,而今这大昭的兵权已然攥紧高进手中,若军中有洛之淮的人,一旦军中有什么动静他尚可知晓,若这人被换掉,这军中只是他岂非半点都决议不得?

洛之淮的脸色也沉了下来,一侧身着素衣的宣阳公主微微擡眼,目光扫过洛之淮与高进二人,似笑非笑地扬了扬唇。

“掌印这般说,想来心中已有人选了?”

洛之淮说着,殿内众人俱向宴席左侧看去,见颜卿岚醉醺醺地趴倒在桌上,不知何时早昏死过去,心中又几分生疑。

这高掌印看中颜太傅之事众人皆有所闻,可这颜太傅到底是前储君的老师,当初谋逆之事闹得腥风血雨,纵然高掌印再看中,这位太傅大人也未必真心相待,更何况就算真心臣服,就以他的身体状况,怕不到边境就容易直接死在路上……

可除了那位太傅大人,还有谁排兵布阵的能力可与那定安军相抗衡。

众人思索间,只见高进轻咳了一声,目光扫至大殿角落处,跪伏在地之人似乎察觉到了落在自己身上的目光,试探地擡起头,缓缓起身上前道:“微臣林行,愿为陛下分忧。”

林司谏?殿内众人心中顿惊,此人平日里默默无闻,今日这一站,怕不是将后半生的安稳皆赌于此了。

“臣苦学多年,对定安军所用阵法皆有所耳闻,故而斗胆求陛下准许臣相助于元大将军,剿灭定安反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