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满朝文武都是我死忠 > 接驾

接驾(1/2)

目录

接驾

当初放裴元珩出去修运河,只是因为流民暴乱,需要有个人出面解决。裴元珩毛遂自荐,朝中也确实没有人比他更合适。

可裴元玺没想到老二能将事情办得这样漂亮,期间遇上了黄河水患都轻飘飘地解决了。裴元玺觉得不公,老天爷似乎格外偏爱裴元玺,若不然,何以每次都叫他死里逃生?

如今父皇要南下,这不是明摆着要给裴元珩做脸?裴元玺断不能坐视不管,他安排人手在朝进言,极力阻止他父皇,不愿让裴元珩出这个风头。他反对的事,父皇一般都不会太坚持毕竟这么多年父皇一直都是纵容他的。

郑厌在朝中明着支持太子,但是私殿□□谅如今国库不丰,想着一切以节俭为要,这也是为了国本着想,这一点上,微臣与太子殿下是站在一块儿的。不过如此以来,着实委屈了圣上。”

皇上被朝臣们劝来劝去存了一肚子的闷气,此刻听到郑厌说委屈了自己,简直如闻天籁。

他殷切地看向郑厌,继续?

郑厌不愧是拍马其的好手,从善如流:“这运河虽是晋王主持,但是当初促成此事的可是圣上。是您为了安顿流民,才让晋王与陈尚书南下的;也是您力排众议,拨粮拨款,节衣缩食地供着修筑运河的一切开支。这运河可是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大好事,除您以外,历朝历代哪一任皇帝能有此番壮举?这样的功劳,合该率文武百官亲自去见证一番,一路风光南下,才好让天下百姓都知道您的政绩。”

没错!皇上听完郑厌的话,眼中熠熠生辉。

郑厌真是朝中第一贴心人!

不论是太子还是前朝大臣都低估了皇上自己想出头的决心,这运河虽然只修了一半,但是这一半却是最关键的部分,直接将黄河与淮河连为一体,日后江南地区的粮食运到北方将畅通无阻,中原地区缺粮问题将大幅缓解。这样一件利国利民之事,皇上为何不能炫耀?他不炫耀,旁人怎么会对他歌功颂德?

没错,皇上将运河这件功绩放到了自己身上,力气是别人出的,但是事情是他一力促成的,怎么不算是他的功劳呢?他应当是首功。

郑厌说完,又叹息一声,话锋一转:“只是如此以来开销必定不小,太子殿下与文武百官的顾虑不无道理,但是这样的盛事值得热闹一场。去年天降大旱,后又遇水灾,本就该热闹一场以稳定民心。”

皇上听来却不服:“热闹是对的,且如今不过是南下一趟,开销能有多大?”

郑厌听来会心一笑,知道圣上这是已经决定要一意孤行了。

他们这位圣上啊,是最要面子的。

郑厌前些日子得了晋王的信,晋王让他劝说皇帝南下,最好将国库的银子都掏空才好。虽然郑厌不理解晋王对掏空国库银子的执念为什么这么深,这一年多来又是赈灾、又是修运河、又是治水的,如今还要鼓动皇上巡幸,估摸着国库也该见底了。没钱可不是一件好事,若再有意外发生朝廷肯定捉襟见肘。但是郑厌对裴元珩十分信任,也在裴元珩跟前吃尽了甜头。

晋王这么做,必定有他的考量,这一点已经被证实了无数次了,郑厌照做不误。

果不其然,翌日一早皇上便召见诸心腹大臣,不由分说地定下巡幸一事。

没多久,裴元珩也收到了京城来信。顺带收到的还有朝廷的拨款,皇上有意大办,拨款是为了让裴元珩在盱眙将迎接圣驾的仪式弄得盛大一些。说来说去不过是为了面子而已,对于皇帝来说,他急需一件振奋人心的壮举来洗刷自己上一年的污名。

盱眙的吴知县乃是第一次碰到接驾这样的大事,慌得他几日没睡好,战战兢兢地跑来裴元珩跟前讨主意。他不过一介小小的知县而已,平日里接触的最大的官员就是当地知州,如今一下子要来这么多人,他心里发虚。万一弄得不好引得圣上震怒,前途可就不保了……虽然他本来就没有什么前途可言。

裴元珩漫不经心地安慰:“放心好了,这件事是本王全权负责,即便真的怠慢了那批人最后也只会怪罪到本王头上,与吴大人没什么干系。”

想到这位晋王在朝中是如何被人不待见的吴知县:“……”

话糙理不糙,他竟然真的不紧张了。

裴元珩微笑着重申:“不会出问题的。”

他没准备让吴知县多插手,有他在不好运作。朝廷可是拨了不少钱的,裴元珩准备先贪他个一半。他如今是有功之臣,弄点钱过来花花怎么了?

再说了,接驾这种事瞧着热闹就行,没必要花太多的钱造什么行宫之类,随便弄个大点的宅子粉刷粉刷、再改造一下不就得了?狗皇帝跟狗太子也配不上住什么好宅子。多闻点油漆更能延年益寿,裴元珩也是为了他们的寿数着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