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2/2)
“都不,都不是。哥,我想上学堂,上了学堂就能识字!我看那些识字的姐姐,都能拿好多钱啊!到时候我自己买绢花、饴糖、大风筝!还给阿父阿母,还有哥你们都买!”
“阿姐阿姐,我也要,我也要!”稚童无知,高举着手缠磨自家阿姐。
“你个馋嘴的小家伙。”亲年笑着捏了捏弟弟的鼻头,接着说道,“乖乖等着哥回来,让你们两个都进学堂读书。”
聚兵鼓开始隆隆地响起。
青年冲着已经眼含泪花的双亲行礼告别,听着他们呵斥弟妹不该拿他饴糖的呵斥声,和成百上千的同袍一起,如同水滴汇聚成河湖,迅速变为一个大方阵。
燕芸作为特权人士,仍旧在队列之中,小声叮嘱着面容沉肃,似乎已经将这幅表情板结在脸上的曹服:“阿服,我知你心思,但勿要毁伤太过。”
曹服冲着她露出一个几乎看不出的清浅笑容:“他曾经和我吹嘘,说兄长给他看过相,是多富多贵的长寿之相,少说能活到六十。
“阿姐,我不信他就那么死了。
“即便是死了,我也要先把他尸体抽一顿,报失约之仇,然后再让那些害他失约之人偿命。
“再说我蒙兄长与阿姐教导,不会做傻事的。”
这是燕芸一手带大的徒弟,只听话音就知道心结已成,劝不动了。
唯一的好消息应该算是承诺了不会做傻事?
千言万语最后都是变成了寻常叮嘱:“那,记得多吃饭,勤换衣,也不要医病医得忘了时辰。回来要是清减得太厉害,我可是要罚的。”
“服遵令。阿姐也要保重身体,我想兄长很快也会回来了。”
曹服猜得没错,秦游已经整军完毕,只等明日率军回返。
就当秦游的亲卫忙得人仰马翻,做着最后的收拾工作时,文登步履匆匆找到了秦游,劈头盖脸砸了一通话下来:“唉呀,将军怎得将驻守巴中的飞星军撤回去了?
“将军可知,巴中山多田少,素来民风彪悍,为一口水能召集千众,伤毙数十人啊。
“又多聚族而居,联络有亲,互为奥援。不通诗书,少讲礼仪,唯恃勇斗狠,坐地收租而已。
“将军命薛校尉在巴中清丈田亩,本就引得他们心中生怨,幸好有薛校尉统强军镇压,才没有生乱。
“如今撤军,彼辈必然煽动作乱啊!届时前门有虎,后方生火啊!
“如今收回成命也来不及了,将军可让冯伯宰率本部兵马,代替飞星军镇守巴中。正好他性子温和敦厚,可以缓和关系。”
秦游从没见过文登这么急的模样,好整以暇欣赏了好一会儿,这才慢慢悠悠说道:“远谋,你我都是汉中人,打小肯定没少听一句话。”
“什么话?”
“不忍点疼,怎么能挤出脓来呢。”
文登听后双眼蓦地睁大,失声道:“将军的意思是!”
“就是你想的那个意思。”
“如此大事,将军为何不与我商量?将军莫非是疑我?”
“哎呀呀,远谋息怒,我这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你若是不在郡府中急上几圈,怎么会有人信呢?”
“此引蛇出洞之计虽妙,但风险太大,将军有几成把握?”
“三成。”
“三成?!”
“远谋你可是觉得太少了?说实话,我也觉得太少了。可谁叫我缺时间呢?哪怕再多半年时间,也不会如此捉襟见肘。”
“将军,事已至此,多想无益。昔高皇帝据汉中一郡,入关中遂有天下。今吾等有一州三郡在手,天下大可去得。登不才,愿效前贤故事,助将军一臂之力。有我文登在一日,广汉和蜀两郡就不会生乱。”
“那就有劳远谋了,不过在外面嘛……”
文登秒懂,立刻狠狠甩了一下袖子:“竖子不足与谋!”
两人乐了一阵后,文登敏锐捕捉到了秦游眼中的一点忧色,遂又问道:“将军还有什么烦心事吗?”
“巴郡若生乱,首当其冲者为汉中。时间仓促,这事我还没来得及和我家娘子商量呢。”
-------------------------------------
元初十二年,昭阳公主持画谓帝曰:“此皆母后所画,可择最优者,容臣描摹学习,为陛下贺寿。”
时文德皇后画风靡两京,长安洛阳为之纸贵,人多仿之。
帝尽展画卷观之,少顷笑弹公主额曰:“竖子无礼,此皆非汝母后画作,焉敢戏朕?”
公主大惊曰:“此两京所仿最像者,纵仿者亦不能识,陛下何以知之?”
帝大笑答曰:“夫妻二十载,情深如东海,怎能不知?”
其情如此,浑不似帝王之家。——魏·戚清·《梁朝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