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次元 > 足球:奇葩任务,开局震惊德意志 > 第300章 上帝,忘了贝克汉姆吧

第300章 上帝,忘了贝克汉姆吧(2/2)

目录

“林远在纽伦堡的联赛征程已经结束。柏林,将是他征服德国的奥斯特里茨战役。而在那之后,全世界都知道,马德里,将是他举行凯旋仪式时,唯一配得上的凯旋门。”

意大利,《米兰体育报》:

标题:“现象的回响:来自东方的现象”

“我们花了整整二十年,在意大利这片土地上,建造了世界上最复杂的战术迷宫和最坚固的防守堡垒。从经典的链式防守,到萨基教练革命性的区域逼抢,再到如今精确到厘米的战术纪律。我们以为,足球已经进化成了一门精密的科学。”

“然后,一个年轻人出现了。他让足球,回归到了最原始、最野蛮、也最迷人的形态。他就像1996年那个初登亚平宁的巴西外星人罗纳尔多一样,用纯粹的、不讲道理的、碾压性的速度与力量,向全世界宣告了一个残酷的真理:当一个‘现象级’的个体出现时,所有精密的战术体系,都将轰然倒塌。他没有选择去破解我们引以为傲的战术密码,他选择了直接把整座堡垒推平。”

“何塞·穆里尼奥称他为‘战术核武器’,现在看来,这是一个先知般的预言。一周之后,云达不莱梅将带着他们引以为傲的、全德甲最华丽的进攻体系,去迎战一个能让所有体系都失去意义的‘现象’。这将是现代足球战术,与纯粹天赋之间的一场悲壮的、不对等的决斗。”

而海峡对岸的英国人,则用他们最擅长的一推一拉,将这场舆论战的气氛,推向了最高潮。

首先是严谨的《卫报》,由战术大师乔纳森·威尔逊亲自撰稿:

标题:“重新定义‘雨夜’:我们从一开始就问错了问题”

“我必须承认,我曾是‘斯托克城雨夜论’的忠实信徒。我们总是在问,一个来自技术流派的球员,能否在一个下着冻雨的星期二晚上,在斯托克城那如同中世纪战场般的球场上生存下来。这是一个经典的问题,也是我们英格兰足球最后的骄傲。”

“但在逐帧分析了林远本赛季所有被恶意犯规的录像,尤其是他将对手硬生生撞飞的多个瞬间后,我咨询了牛津大学的一位运动力学教授。根据教授初步建立的模型计算,林远在完成那几次对抗时,身体产生的瞬时冲量,其峰值堪比职业重量级拳王的一记重拳。”

“所以,我们必须承认,我们从一开始就问错了问题。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林远能否在斯托克城的雨夜生存下来。真正的问题是:斯托克城,能否在林远面前,幸存下来?”

与《卫报》的严谨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太阳报》一如既往的、毫无节操的狂欢。

“上帝!忘了贝克汉姆吧!这个中国人能用任意球拼出女王的头像!”

“他把德乙联赛当成了自家后院的菜地,进球比种土豆还容易!”

“独家内幕: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切尔西更衣室清洁工向我们透露,老板阿布拉莫维奇在他办公室那台价值五十万英镑的巨幕电视上,已经连续72小时,24小时不间断地循环播放林远的‘圆月弯刀’进球集锦。据说,老板已经开始学习用中文说‘签下他’了。”

文章的最后,再次由“第三版女郎”、着名球星凯莉·布鲁克,向林远发出了最直接的召唤:

“林,亲爱的,我不在乎那一亿欧元,我只想在斯坦福桥的雨夜里,为你撑伞。”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