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玄眞经卷之一(2/2)
役虑成/非有爲是以处上而民不重居前而人不害
天下归之奸邪畏之以其无争於万物也故
莫敢与之争至德所加奸衰伏匿万姓戴/之而不重天下莫敢与争之
老子曰夫人从欲失性动未尝正也以治国
则乱以治身则秽欲之爲害亡国丧身/其应如响岂不诫之故不
闻道者无以反其性不通物者不能清静不/明
於道理不达於物情/必不能还原复朴也原人之性无邪秽乆湛
於物即易易而忘其本即合於其若性言人/本性
至静不觉感物而动是欲之害眞衰之蔽正/惑者不悟以爲合如其性终身不迁何其痛
哉水之性欲清沙石秽之人之性欲平嗜欲
害之唯圣人能遗物反己水性本清秽在沙/石人性本平害在
嗜欲能遗物反/己其唯圣人也是故圣人不以智役物不以
欲滑和其爲乐不忻忻其於忧不惋惋乌贯/切以
乐爲乐乐极则哀以/忧爲忧忧不忘也是以高而不危安而不
倾保以虚白/何虑倾危故听善言便计虽愚者知说之
称圣德高行虽不肖者知慕之愚者尚知向/慕而况贤德
者/乎说之者衆而用之者寡慕之者多而行之
者少悦慕者过万/进修者无一所以然者掔於物而系於
俗以其贪饕滋味/桎梏名利也故曰我无爲而民自化我
无事而民自富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欲而
民自朴此明人君法此四者主/行於上民化於下者也清静者德之
至也柔弱者道之用也虚无恬愉者万物之
祖也三者行则沦於无形无形者一之谓也
一者无心合於天下也一者无也言无定形/行於天下周於万物
而无/穷也布德不溉用之不勤无泽可润/无心可劳视之不
见听之不闻妙絶无声/安可闻见无形而有形生焉无
声而五音鸣焉无味而五味形焉无色而五
色成焉故有生於无实生於虚音之数不过
五五音之变不可胜听也味之数不过五五
味之变不可胜尝也色之数不过五五色之
变不可胜观也夫形声色味皆无自而有原/其正数不过有五今自五之
变遂失其常极於淫靡固非/视听之所究常观之所察哉音者宫立而五
音形矣味者甘立而五味定矣色者白立而
五色成矣道者一立而万物生矣己上皆宗/一爲主故
物得一而有常人得主而化/光道通爲一万物蕃昌也故一之理施於
四海无所/不同一之碬察於天地明得一之人知/天地造化之本
万物之/性情也其全也敦兮其若朴外愚/於人其散也浑
兮其若浊迹晦/於俗浊而徐清冲而徐盈浊而能/清虚而
能/盈澹然若大海漠然/无涯泛兮若浮云飘然/何适若无
而有若亡而存非无非有能存能亡自若朴/已下比体道之人能若是者
也
老子曰万物之总皆閲一孔百事之根皆出
一门万物万事皆/出衆妙之门故圣人一度循轨不变其
故不易其常放准循绳因其直直曲因其常
圣人循大道之原审万物之性不使陆者渊/居巢者穴处是不变其故也各附所安俱利
其性是曲因/其常者也夫喜怒者道之邪也忧悲者德
之失也好憎者心之过也嗜欲者生之累也
此八者大丈/夫之不处也人大怒破阴大喜坠阳薄气发
喑惊怖爲狂忧悲焦心疾乃成积人能除此
五者即合於神明此五者修身之至诫人能/知飞金链石以祈乆寿而
不能节欲平和以全天性且喜怒妄作/乐石奚救若审得其理自合神明矣神眀
者得其内也得其内者五藏宁思虑平耳目
聪明筋骨劲强内得者抱无守一神闲虑/淡故耳目聪眀筋骨劲强踈
达而不悖不与/物竞坚强而不匮用柔/不乏无所太过
无所不逮所欲不过分/所爲无不遂天下莫柔弱於水水
爲道也假言通理/借水明道广不可极深不可测长极
无穷远沦无涯音/宜息耗减益过於不訾音/紫上
天爲雨露下地爲润泽万物不得不生百事
不得不成大苞羣生而无私好泽及蚑音/岐烧
音/饶而不求报富赡天下而不既德施百姓而
不费行不可得而穷极微不可得而把握击
之不创音/疮刺之不伤斩之不断灼之不熏绰
约流循而不可靡散利贯金石强沦天下有
余不足任天下取与禀受万物而无所先後
无私无公与天地洪同是谓至德夫水所以
能成其至德者以其绰约润滑也故曰天下
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无有入於无间水/者
五行之长以其得一故道济天下德合万类/仁迨草木义坚金石信合四时智出无穷故
柔不可断刚不可折动则有威强而无敌散/爲雨露积爲泉原用之不匮施之无边污之
不垢洁而自全旷/哉水德与道合焉夫无形者物之太祖无音
者类之大宗夫万物生於无形五音起於无/声故至无者不生而能生故无
者爲物/之祖宗眞人者通於灵府与造化者爲人执
玄德於心而化驰如神是故不道之道芒乎
大哉未发号施令而移风易俗其唯心行也
万物有所生而独如其根百事有所出而独
守其门故能穷无穷极无极照物而不眩响
应而不知内得一心外通万有潜浮之道/其化如神物应无方孰知其极
老子曰夫德道者志弱而事强心虚而应当
志弱者柔毳安静藏於不取行於不能澹然
无爲动不失时得者谓无爲无爲之道/因物所宜动合得其时故贵
必以贱爲本高必以下爲基聚尘成岳/积流成海托小
以包大在中以制外行柔而刚力无不胜敌
无不陵虚心前物是无力而强/所之皆遂无敢陵侮也应化揆时莫
能害也动与道游/物何能害欲刚者必以柔守之欲强
者必以弱保之积柔即刚积弱即强观其所
积以知存亡知刚知柔厥德允修/知存知亡其身必昌强胜不若
己者至於若己者而格强者不可胜弱者不/可陵是行柔之道也
柔胜出於己者其力不可量言不可轻侮/或更胜於己故
兵强即灭木强即折革强即裂用强者故/材不全也齿
坚於舌而先毙观夫齿舌之理可察刚柔之/道是刚者无毙柔者获全矣
故柔弱者生之斡也坚强者死之徒事势相/召死生
可/验先唱者穷之路後动者达之原持後则/不屈也夫
执道以耦变先亦制後後亦制先何即不失
所以制人人亦不能制也谓握夫化机人莫/能知先之则人不
拒後之则雅合其宜先後俱/制动静无爲此执道耦变也所谓後者调其
数而合其时时之变则间不容息先之则太
过後之则不及夫事有适然物有成败机危/之动间不容息在於调数候
时期於适/中不可失日回月周时不与人游谓去/速也故圣
人不贵尺之璧而贵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
故圣人随时而举事因资而立功圣人不重/积其寳而
贵全於道惜光阴不驻时运/难遭举事成功不可失也守清道拘雌节
因循而应变常後而不先柔弱以静安徐以
定功大靡坚不能与争也故体清静守雌弱/攻天下之强者其
时不/争乎
老子曰机械之心藏於中即纯白之不粹夫/机
未忘智巧斯存/则玄道逾远也神德不全於身者不知何远
之能瓌近失於身/远失於人欲害之心忘乎中者即饥
虎可尾也而况於人乎夫欲害忘于中者虽/践饥虎之尾处暴人
之前终/无患者体道者佚而不穷治道得者/没身不怠任数者
劳而无功穷数术者/劳而无益夫法刻刑诛者非帝王
之业也箠策繁用者非致远之御也刑滥民/怨箠繁
马/佚好憎繁多祸乃相随自然/之理故先王之法非
所作也所因也其禁诛非所爲也所守也谓/不
专任刑杀求民之祸恶者去/之小惩大诚小人之福也故能因即大作
即细能守即固爲即败如大禹治水因下民/昏垫不胜其獘随山
濬川斩水通道救时济危俾无有害巍巍乎/其有成功爲是能因者也秦商鞅作法改程
从今者赏违法者诛一日之间戮七百余人/渭水爲之赤其後身死车裂是所害者大所
成者细守而不/固爲之者败也夫任耳目以听视者劳心而
不明以智虑爲治者苦心而无功夫之耳目/竭心虑则
曷足以言哉至於不听而聪不视而明/无心而爲不虑而成此眞人之所贵也任一
人之材难以至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
之宅过则力/分不及循道理之数因天地自然即六
合不足均也因其宜量其力虽六合之大必/能均齐万物之衆必究其极也
听失於非誉惑於/好憎目淫於彩色礼亶不足以
放爱诚心可以怀远言礼不足以防闲/唯心可以照微也故兵
莫憯乎志镆铘爲下寇莫大於阴阳而枹鼓
爲细所谓大寇伏尸不言节中寇藏於山小
寇遯於民间五兵道之末者也阴阳寇乆大/者道也镆铘枹鼓有形而利有
声而威至道无利而能断无威而善服故镆/铘虽利道爲下枹鼓存声於道而细夫阴阳
爲男女爱恶也凡欲利斯兴心将縁情取舍/之间必有生杀之患故大寇藏於胸掖小寇
藏於民间故至人自/谨於内制於外也故曰民多智能奇物滋
起法令滋章盗贼多有去彼取此天殃不起
治国法繁而民乱乱者亡之兆治身法繁则/刑劳劳者弊之徴去彼智法取此清静天殃
自弭之/者也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
之德至人以智爲贼世人以智爲德/用之则爲害不用之则爲福也夫无形
大有形细无形多有形少无形强有形弱无
形实有形虚有大有小则有多有少有少则/形爲小是小有形也无大无小
则无多无少无少则无/形爲大是大因无形也有形者遂事也本乎/无形
莫知其名因物/命名曰遂事也无形者作始也遂事者成器
也作始者朴也朴散而/爲器也有形则有声无形则
无声有形产於无形故无形者有形之始也
道不无也生者有也因生悟道体存/即无是声出无问形存有始者也广厚有
名有名者贵全也此言有者即无名之名非/求有名若求有名何以贵
全/也俭薄无名无名者贱轻也此言无名者非/是无名之名谓
以愚自絶不知/大道之名者也殷富有名有名尊宠也贫寡
无名无名者卑辱也有道即尊/无道即辱雄牡有名有
名者章明也雌牝无名无名者隐约也自非/用牡
岂全有名自非守雌岂全无名/晦明隐显在我有无宁滞也有余者有名
有名者高贤也不足者无名无名者任下也
不矜其名是有余不高而自高者非贤也/不修其名爲不足不下而自下者愚也有
功即有名无功即无名道不/虚应有名産於无名
无名者有名之母也夫道有无相生也难易
相成也夫有不自有自无而生有难不自难/因易以成难知有不足有故须守母
而存子知难不自难必爲难於/其易然物不孤运事在相假也是以圣人执
道虚静微妙以成其德忘机/即照故有道即有德
有德即有功有功即有名有名即复归於道
道德既修功名自有有非我有/有自有耳不知谁有复归乎道功名长乆终
身无咎全保功名/自无咎悔王公有功名孤寡无功名
故曰圣人自谓孤寡归其根本唯圣人能立/无功之功无
名之名有此功名犹称/孤寡是守雌柔复朴也功成而不有故有功
以爲利无名以爲用有功利物而不显/无名常用而无穷古者
民童蒙言虽成立/犹若童子不知东西无分/别也貌不离情
天和/顺也言不出行行出无容动与/道合言而不文尚/质
也其衣煖而无采不增/华饰其兵钝而无刃不治/凶器
行蹎蹎详徐/之貌视瞑暝音緜若婴/儿之视也凿井而饮耕
田而食衣食之外/余无所求不布施不求德高下不相
倾长短不相形外不求报内不祈德/潜符道眞闇合天理风齐於
俗可随也事周於能易爲也令不施而俗自/整人无欲而事
自简/也矜僞以惑世轲行以迷衆圣人不以爲
民俗夫诈僞爲事坎轲而行斯迷/世惑衆圣人之所不爲也
通玄眞经卷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