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道藏辑要 > 冲虚至德眞经解卷之八念七

冲虚至德眞经解卷之八念七(2/2)

目录

括发发相及矢矢相属前矢造准而无絶落

後矢之括犹衔弦视之若一焉孔穿骇之龙

曰此未其妙者逄蒙之弟子曰鸿超怒其妻

而怖之引爲号之弓綦卫之箭射其目矢来

注眸子而眶不睫矢坠地而尘不扬是岂智

者之言与公子牟曰智者之言固非愚者之

所晓後镞中前括钧後於前矢注眸子而眶

不睫尽矢之势也子何疑焉乐正子舆曰子

龙之徒焉得不饰其阙吾又言其尤者龙诳

魏王曰有意不心有指不至有物不尽有影

不移发引千钧白马非马孤犊未尝有母其

负类反伦不可胜言也公子牟曰子不谕至

言而以爲尤也尤其在子矣夫无意则心同

无指则皆至尽物者常有影不移者说在改

也发引千钧势至等也白马非马形名离也

孤犊未尝有母非孤犊也乐正子舆曰子以

公孙龙之鸣皆条也设令发於余窍子亦将

承之公子牟默然良乆告退曰请待余日更

谒子论

解曰公孙龙辩者之徒也公子牟以其言

爲至言者夫至言去言虽终日言而未尝

言则虽徧爲万物说说而不休多而无巳

不害其爲言之至也观乐正子舆以爲绐

孔穿之言是其未尝穷理也以爲诳魏王

之言是其未尝闻道也何则善射者能令

後镞中前括则知其所以中钧後於前尔

矢注眸子而目不睫则能度远近之宜审

弓矢之力尽其势而不使之有过不及也

是皆理之可推而知也若夫言在於道则

离形去智同於大通意在所忘指在所非

尽物者常有则不有一物与一尺之捶日

取其半万世不竭同意有影不移则前影

非後影与镞矢之疾而有不行不止之时

同意等物之势则千钧非重一发非轻离

於形名则白不可以命马马不可以名白

孤犊未尝有母则犊之与母躯命不同理

非相代其言之妙一至於此非知言之要

者安能知其解哉故方其未能穷理则笑

其绐尔及其言在於道则又以爲负类反

伦虽公子牟爲之疏其说子舆终莫之悟

方且忿嫉而加鄙倍焉公子牟知其不可

与语至道也故默然告退矣虽然公子牟

亦仁於子舆至矣犹冀其一日克己而悟

至言不丑抵固拒而深絶之也故曰请待

余日更谒子论且公孙龙之辩公子牟以

爲至言列子称之而庄子则以谓能胜人

之口而不能服人之心者列子之称称其

至也庄子将假其说以祛着书之迹故於

其书之终篇既取其辩又恶其舆天下之

辩者爲怪悲其骀荡而不得逐万物而不

反也言之不同各有攸当

尧治天下五十年不知天下治欤不治欤不

知亿兆之愿戴己欤不愿戴己欤顾问左右

左右不知问外朝外朝不知问在野在野不

知尧乃微服游於康衢闻儿童謡曰立我蒸

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则尧喜问曰

谁教尔爲此言童儿曰我闻之大夫问大夫

大夫曰古诗也尧还宫召舜因禅以天下舜

不辞而受之

解曰圣人之世不治而不乱尧治天下五

十年不知天下之治不治是乃所谓至治

也当是时也爲左右爲外朝知靖共尔位

而已爲在野之民知日用饮食而已故自

左右而至於在野顾问而咨询之皆莫知

其治否也然帝尧之用心以天合人不敖

无告不废穷民终欲知之也於是微服而

游於康衢微服则外无以镇人心康衢则

九达之会四方之情所通也儿童之謡则

其言出於欢忻之自然而非有伪也其言

曰立我蒸民莫匪尔极不识不知顺帝之

则以夫立蒸民而会于有极之地其道乃

本於天德而出宁进於智矣是言也童儿

闻之大夫大夫以爲古诗夫古诗而童儿

謡於今是今之治有以符於古矣夫尧之

爲治者务若稽古而已则尧闻此言安得

不与斯民同其喜欤此尧治之大成也书

言黎民於变时雍此其时欤

关尹喜曰在己无居形物其着其动若水其

静若镜其应若响

解曰在己无居不留一尘於胸次也至虚

在我则万物之理无所隐矣故曰形物其

着其动若水则趋变无常而所适常啻也

其静若鉴则应物见形未尝揽物也其应

若响则有声必答无所将迎也

故其道若物者也物自违道道不违物

解曰道之在物於大不终於小不违其广

包畛其纤入薉称物平施无欠无余适可

而止其若物如此是所以有监水之谕也

故譬道之在天下若日月之照临光于四

方莫之或违而盲者不见咎岂在日物自

违道道不违物其证若此

善若道者亦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

不用心欲若道而用视听形智以求之弗当

矣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用之弥满六虚废之

莫知其所亦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亦非无心

者所能得近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

解曰非声非色故若道者不用耳目无体

无用故若道者不用心力迎随若知其首

尾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用之则见道不

见物故弥满六虚废之则见物不见道故

莫知其所然则若道者果如何其善哉亦

非有心者所能得远则以道不住於无爲

也亦非无心者所能得近则以道不尽於

有爲也唯默而得之而性成之者得之默

得则不假於言性成则无待於爲则其所

谓得非得人之得而自得其得者也夫唯

有得於此则不溺於虚不着於有在我者

无爲而无不爲在物者无用而无不用矣

知而忘情能而不爲眞知眞能也发无知何

能情发不能何能爲

解曰人之所以贵於万物者以其有知与

能也人之所以役於造化者以其爲知能

之使也所贵於知之与能者爲其爲道非

无心者所能得近也所恶夫知之与能者

爲其爲道非有心者所能得远也知而忘

情则无用智之凿其知自然无所不知是

爲眞知矣能而不爲则无有爲之累其能

徧物无所不能是爲眞能矣盖有情有信

然後爲道发无知则非忘情也不能情矣

岂道也哉能阴能阳然後爲道发不能则

非不爲也不能爲矣岂道也哉是聚块积

尘之所以非理也若商丘开之蹈水火此

知而忘情者也若孔子之於游金石则能

而不爲者

聚块也积尘也虽无爲而非理也

解曰聚块则不爲野马之飘鼔积尘则不

爲尘埃之飞扬可谓无爲矣虽无爲而生

理息矣何贵於无爲哉圣人之无爲则犹

坤之厚载充塞四虚无心於物未尝有爲

而万物生化终古不息是眞无爲者也由

皇而降帝王受授至孔子而集大成其道

咸本於此故仲尼之篇以是终焉

仲尼解

孔子之道譬犹大明东升无愚智皆知其明

质诸圣贤之言然後足以探其妙尔子贡曰

以予观於夫子贤於尧舜远矣孟子曰孔子

之谓集大成且曰自生民以来未有盛於孔

子也杨子曰天之道不在仲尼乎子贡智足

以知圣人者也孟子学孔子者也杨子自比

於孟子者也其所以誉圣人者是乃天下万

世之所取法者也质之於经而求夫子之道

可仕则仕可止则止可乆则乆可速则速而

不倚於一偏时清而清时任而任时和而和

而不胶於一曲能仁能及能辩能讷能勇能

怯能庄能同不拘于一道孔子曰我则异於

是无可无不可而後之学者方且倚于一偏

胶於一曲拘於一道而不见圣人之大全此

仲尼之篇所以而作也颜子止知乐天知命

之无忧而未知乐天知命有忧之大者颜子

亚圣也尚且待教而後知况子贡之徒宜乎

其淫思而至于骨立也关尹曰善若道者亦

不用耳亦不用目亦不用力亦不用心惟黙

而识之性而成者可以得之孟子曰可以仕

则仕可以止则止可以乆则乆可以速则速

孔子之谓集大成此皆知孔子者也观此篇

之义则知孔子之最深可见矣庚桑子远见

于八荒之外而耳目俱废列御寇学进于九

年之余而骨肉都融非穷神极妙者孰能与

於此乎商太宰深惑于西方之圣而谓其见

欺子列子不谒于南郭之墙而信其有敌岂

世间浅识寡闻者所能议哉心闭一孔而龙

叔之病难痊发引千钧而乐正之疑莫解邓

析侮伯丰之侣而见困于从者帝尧听童子

之诗而取信于大夫公仪伯力堪蝉翼而名

誉满于诸侯商丘子力敌天下而功用沉于

六族季梁之死杨朱倚其门而歌随梧之死

杨朱抚其尸而哭若此类者岂容易而窥见

之哉皆谓孔子之所爲衆人固不识也今之

学者读庄子至于渔父盗跖遂摈而斥之以

爲毁訾孔氏而莫之观也是岂知庄子尤尊

孔子者也列子之於是篇前後发明使孔子

之教流光万古而不穷者深有力也宰我曰

以予观於夫子贤於尧舜远矣又曰自生民

以来未有盛於孔子也然而谦谦自晦商太

宰问其爲圣则逊而不居也若夫关尹喜言

善若道者以知而亡情能而不爲爲眞知眞

能是又所以明孔子之道也盖孔子之应世

周旋变故不离於眞既不爲卷娄药疡之强

聒亦不爲聚块积尘之无爲常居於眞知眞

能处夫材与不材之间尔故此篇始言其眞

乐眞知而终言其眞知眞能也

冲虚至德眞经解卷之八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