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228(完结)(2/2)
林北没有任何不适,甚至绕着厂子跑了几圈。
宋旭阳嘀咕:“奇了大怪,我第一次睡门板,腰板难受,林老板怎么什么事也没有?”
宋旭阳做梦也想不到,林北不仅睡过门板,还在田埂上睡过。
林北没事可做,骑车在城区瞎逛,时而请客吃饭,每次必请管运输这一块新的负责人金九宽、张彼得,肯定少不了宋旭阳。
宋旭阳崇拜任智。
有一次宋旭阳喝醉酒,胡翔架着他离开饭店,宋旭阳耍起了酒疯:“肯定不是任智入户盗窃,别人不知道欢送会这件事,只有唐主编和投资唐主编的人知道,那群人把唐主编奉若神明,绝对不会干有损唐主编的事,排除这些人,只剩下一个怀疑对象,那就是唐主编。排除了所有可能,只剩下这一个可能,虽然听起来很荒唐,但是没有别的选项,只能是唐主编自导自演了这场入户盗窃事件。”
“唐主编为什么要这么做,因为任智劝说有效,许多投资者只掏一半腰包投资唐主编,远远低于唐主编预期。唐主编做一场戏,自己偷自己的钱,跟投资者说他没钱做生意,发动投资者再投一笔钱给他。”宋旭阳虽然胡言乱语,但人家条理清晰,被路人听了去。
宋旭阳的言论在一些人中间传开。
恰巧唐昊从公安那里知道是外县人作案,西南这么大,想要找到盗窃犯,无疑大海捞针。
唐昊心里清楚他的钱多半是寻不回来了。他费劲心思弄到几万块钱,结果为他人做嫁衣,他气疯了。唐昊不认输,从头开始发动信徒投资他。
宋旭阳的预言成真,不少人在私底下嘀咕:“难道真的是唐主编自导自演了一出好戏?”
几个唐昊的忠诚信徒第一次散尽家财投资唐昊,这次借钱投资唐昊,可惜只借到10块,20块。第一次,他的信徒最少投资100块钱,现在信徒投资10块钱,唐昊接受不了这种落差,诱导他们借高利贷投资他。
这件事被其家人宣扬出去,大部分人开始犹豫,决定再观望一下,暂时不投资唐昊。
当真的有人借高利贷投资唐昊,唐昊明知道这笔钱的来历,还是收了。
当初犹豫的人猛然清醒过来,惊出了一身冷汗。他们找上唐昊,逼着唐昊还钱。
唐昊说钱被人偷了,没人信。
他们到派出所报案,唐昊作为嫌疑犯被公安带走。
罐头厂生产完林北要的货,一车又一车货被卡车运到小林场,这个案子还没结案。
林北安排参观团乘坐阿滨、许树的大巴车到小林场,让胡翔带队接货。
参观团背着行李登上大巴车,朝宋厂长、工友挥手。
两辆大巴车开走。
林北带冯援朝留下,看着罐头厂发货。
枇杷罐头全发完了,留下三分之二枇杷膏。
林北带着冯援朝到酒厂,看着酒厂发货。
酒厂按照合同,先发了一部分货。
林北二人乘坐运输公司的卡车到石棉县罐头厂,拉申道忠给他做的货,以及川贝,还有他个人名义买的冬虫夏草。
返程途中,路过运输公司,林北到运输公司结清尾款,搭乘卡车回小林场。
林北到达小林场,胡翔正带人卸牦牛肉干。
孙文川不知道从哪里调来的卡车运送牦牛肉干。由此可见孙文川真的害怕赶不上时间,这批货砸在手里。
林北拿着批条去走流程。
他走完流程,和铁路工作人员沟通完毕,还有5个小时装货。
林北去买饭,给参观团和胡翔招的搬卸工买饭,给他们每个人买了六个猪肉包子。
吃完饭,林北带领大家做准备工作。
货列停靠在站台上,所有人井然有序装货。
这列货列穿越河山,到达淮市火车站。
林北和桑超英、黄益民接头。
枇杷制品被拖拉机运到凤阳路仓库,樱桃酒、牦牛肉干等货物被卡车运回食品厂。
货被运完,林北给参观团放了两日假,黄益民回食品厂,桑超英去了凤阳路,林北乘坐公交车回到市区的家。
林北回到家,痛痛快快洗了澡,打开风扇,倒床上迅速入睡。
半夜林北被饿醒,他到灶房找吃的。
冰箱里有几个香瓜,林北先吃一个香瓜垫肚子,才点燃炉子,给自己下了两碗面条。
填饱了肚子,林北回去继续睡觉。
清晨,鸟儿还没起床,林北家的洗衣机已经开始工作了。
林北打扫完卫生,把衣服晾绳子上。
他锁上门,骑车前往凤阳路,路过火车站,才注意到广场上打了好几处枇杷制品、樱桃酒、牦牛肉干广告。
凤阳路入口拉着横幅,墙上张贴精美的海报。
门店、休息场所早已装修完毕。
桑超英就在这条街上培训服务员。林北来的时候,金旺带领他们提前招的临时工过来打包枇杷制品,桑超英让他从王晓冬那里借来的经理带服务员先练着,他过去安排临时工。
每个仓库装了两个吊扇,临时工在吊扇底下工作。
桑超英当初招临时工,大家抢破头皮争这份工作。
桑超英从食品厂调几个老员工过来,让每个人管一个仓库。
桑超英分配完工作,转身就看到了林北。
桑超英拉着林北休息场所,指着墙上的照片说:“装修门店,培训服务员,我都拍了照片。你看这些照片,是否有见证门店一点点成型的感触?”
门店从破破烂烂到耳目一新的蜕变,服务员从眼神怯懦到自信的蜕变,墙上还有一店的身影。林北轻喃:“有。”
桑超英又拉着林北到店里。
店里放了六台冰柜,货架是木制品,底下是柜子,上面被透明玻璃罩着,每个货架对应着一张海报,上面是产品图片以及产品地理位置、功能介绍。
他和黄益民把北哥口述的内容变成现实,北哥眼睛闪闪发光,桑超英分外满足,喜悦装不下,从眼里溢出来。
林北离开了凤阳路,到照相馆,把胶卷给师傅,让师傅给他洗照片。他出了照相馆,骑车前往食品厂。
路上看到自来水厂正在施工,林北的心情更加愉悦。
林北到了食品厂,工人在车间里忙碌着。
黄益民正在整理材料,擡头看到林北走进来,他手上的动作更加快了。黄益民虽然着急,但是有条不絮把材料放文件袋里:“北哥,我去逼一逼印刷厂,你留下来看家。”
林北把川贝的胶卷递给黄益民,让黄益民把照片弄成海报。
黄益民拿了胶卷,气势汹汹骑车离开。
林北把他带回来的票据装纸箱里,把纸箱锁柜子里。
经历了自来水厂的事,厂里员工十分珍惜这份工作,本来他们干十分就极好了,他们偏要干十二分。
林北跟各车间负责人了解了员工的情况,回办公室埋头写川贝的材料。
三人各司其职。
黄益民住在印刷厂,逼着印刷厂把卡片做了出来。
桑超英带着服务员四处摆摊,让市民和旅客试吃枇杷罐头、枇杷膏,跟他们介绍樱桃酒、川贝、牦牛肉干。
林北留在食品厂看家,接待并婉拒想要从他这里拿货的客人,抓紧时间看书。
计划赶不上变化,余好好把小孩送过来给他。
余好好的养鸭场已经建成,正是忙的时候,压根没时间照顾林聪。林南从桑超英口中得知林北回来了,余好好又从林南口中得知这个消息,马不停蹄带林聪到市里,把林聪丢给林北。
“二店开了业,我带聪聪回去。”林北放下聪聪,站起来。
“二店什么时候开业?”余好好搬椅子坐到台扇前,呼呼吹风。
“7月22号。”林北出去一趟,抱了一个西瓜进来,在纸板上切西瓜,拿了一牙西瓜递给林聪。
林聪双手拿着西瓜走向妈妈,把西瓜递给妈妈。
余好好跟他贴贴额头,大口咬西瓜。
林聪十分忙碌,拿一个垃圾桶放妈妈面前,才去问爸爸要他的西瓜。捧着西瓜到妈妈那里,吃一口瓜,腮帮鼓动,弯腰把西瓜子吐垃圾桶里。
余好好牵着林聪出门洗手洗脸,回来就看到桌子上放了一堆类似虫子的东西。
余好好不怕虫子,上手抓这个玩意,仔细辨认:“这就是你电话里说的冬虫夏草?”
一个小脑袋瓜子突然冒出来,余好好低头一看,原来是她家小孩跪在椅子上,扒着桌子,冲她龇牙笑。
小孩伸手拿了一根冬虫夏草,坐到椅子上独自研究。
母子俩互动完毕,林北跟余好好介绍冬虫夏草,并跟她说食用方法。
余好好走的时候,带走了三分之一冬虫夏草。
林北单独给王晓冬留了三分之一,还剩三分之一,他分成好多份,准备抽空送人。
接下来几天,桑超英、黄益民忙成了陀螺。
跟他到西南的人到厂里,林北带上林聪,带着众人到凤阳路,把他们交给了桑超英。
桑超英把他们编成保安队,他们的职责就是维护凤阳路治安。
林北带林聪回到食品厂,他稍不留神,小孩扛着他的小鱼竿到厂旁边的河里钓鱼,小小年纪,钓鱼瘾十分大。
林北陪他钓了一上午鱼,被晒的不行,扛着小孩回厂里。
他给小孩读他写的日记,转移小孩注意力。
晚上,小孩在值班室睡觉,林北跟黄益民讲他在西南见闻。桑超英回来过一次,缠着让他讲发生在西南的爱情故事,林北真没听过爱情故事,如实跟桑超英说,桑超英不信。在桑超英心里,神秘的西南一定藏着美丽的爱情故事。没得办法,林北把一路见闻糅合到一起,编了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
桑超英哭的稀里哗啦。
林北的负罪感极重,硬着头皮编了一个甜蜜的爱情故事。
时间过得飞快,来到了7月22日,周日,二十四节气中的大暑。
余好好提前一天来到市里。
林北骑车载着余好好、林聪提前到二店。
林东、林南带着建筑工程队成员到这里帮忙维护秩序,老成员基本上在榴城街道买了一座小房子,新成员还在努力,不过大家十分开心。
川贝的海报被挂到店里。
八个舞狮队在凤阳路表演。
锣鼓震天响。
林北看到了许初彦、夏露,朱刚强举着朱砚唯,父女俩凑到跟前看舞狮表演。
张盛驮着张衡安挤到了前面,顾美兰、他姐、嫂子们被余好好拽到二楼看表演。
耀学兄妹几个被他爹、他娘拴在身上。
林北掂了掂肩上的小孩:“你知道你妈妈邀请了这么多人过来吗?”
“桑叔说他请了舞狮队,京剧艺术家,杂技表演者,我回家跟妈妈说,妈妈跟奶奶说,跟大娘说,跟美兰阿姨说。妈妈说了一圈,大家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大家想看表演,约着一起过来。”林聪眼睛追随活泼的狮子,身子挺的笔直。
一段时间不见孩子,孩子说话更加利索了。林北驮着孩子走进人群。
这里这么热闹。
旅客刚开始经受住服务员的口才诱惑,到了广场五路路口,被攀登架子的狮子吸引,硬是止住了去往盛阳路街口的脚,掉头来到凤阳路看舞狮表演。
狮子忽地探头,观众被贴脸,吓了一大跳。狮子俏皮眨眼睛,被贴脸的大人、孩子心花怒放,他们想跟狮子互动,傲娇的狮子蹬了蹬后腿,跳到木桩上玩耍。
舞狮表演结束,艺术家登上桑超英为他们搭建的舞台,他们在台上唱京剧。
王晓冬给搭的线,桑超英废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请到他们。桑超英花费三天时间,给老艺术家搭建最豪华的舞台。
京剧的变脸让这场演出达到了高潮。
坐爸爸肩上的林聪舍不得眨眼睛,生怕眨了眼睛,错过了精彩的表演。
大人跟林聪一个想法。
中场休息,桑超英上台跟大家介绍店里的产品和优惠信息。
当桑超英亮出卡片,许多人被卡片上的历史人物吸引,忍不住想要收集卡片。
在礼物卡片上,每集齐七个印章,才能获得一张人物卡,且一次只能获得一个印章。
在淮市中转的旅客如果实在想要人物卡,可以通过购买一箱商品的途径兑换一张人物卡。
桑超英拿出合同:“我仨是西游迷和三国迷,找画家给我们画稿图,这些全是我们自己的私藏。后来我们想着我们周围有不少西游迷和三国迷,想跟大家分享我们的私藏,于是我们从画家手中买断设计稿。我们单纯分享我们喜欢的东西,不带任何盈利。”
桑超英一说私藏,人物卡在众人心中的地位就不一样了,甚至有人生出了收藏一整套的心思。
桑超英下了舞台,把舞台归还给京剧大师。
众人可纠结了,一边想听桑超英接着介绍人物卡,一边目不转睛欣赏京剧。
又一个中场休息,桑超英上台不讲人物卡,开始介绍休息场所,提到了给他们免费拍照,他们能否取到照片,就看彼此的缘分深不深。
桑超英的话再次引起了轰动。
桑超英又麻溜下了舞台,京剧大师进行今天最后一场演出。
舞狮队伍和京剧大师被服务员请到专门的休息场所休息。
其他服务员跟客人介绍店铺的活动。
不管客人问产品,还是活动,服务员对答如流。
有人为了卡片买了一箱枇杷罐头,一瓶枇杷罐头零售价0.89元,一箱12瓶,统共10.68元,他们买得起。
老年人踏进店里,被川贝的海报吸引,一群人围在川贝柜台看川贝。林北驮着小孩混在中间,看着墙上的照片跟他们讲述他在西南药材市场的经历,他这里的人越聚越多,他开始跟他们介绍松贝、青贝、炉贝,教他们怎么分辨三种川贝,从兜里掏出三个川贝:“你们能分辨出它仨分别是哪种川贝吗?”
林北刚教他们,只要细心,就能分辨出来。
老年人讨论了半晌,分辨出了三种川贝。
这下子不用服务员介绍川贝,他们自己就能分辨出店里卖的是松贝,品质最优。
老年人恨不得包了店里的货,却被告知川贝限购,一个人只能买八两,每天限量售卖50斤。老年人先排队买了一份,打算回家安排家庭成员明早过来排队购买川贝。
正宗的川贝,别说小城市了,在大城市不仅难见到,就算见到,买到手的也是劣质货。
来自大城市的旅客买完一箱枇杷罐头,注意到川贝,挤到前面看川贝品质。老大妈、老大爷开始卖弄他们刚学到的知识,跟大城市旅客介绍川贝,大城市旅客学到了新知识,果断到后面排队购买川贝。
老大妈、老大爷:“……”
大城市的人什么买不到,跟他们争啥!
50斤川贝很快售空,许多人到柜台问服务员什么时候上货,这时候林北跳出来,跟他们介绍川贝枇杷膏。
他拿出一瓶玻璃罐,装满了青贝。
“制作枇杷膏用的是青贝,品质比松贝差一点。松贝贵,一是品质优,二是产量低于青贝,我也想用松贝制作川贝枇杷膏,哪有那么多松贝给我做枇杷膏,我找青贝给你们做枇杷膏,已经花费了我小半年功夫。”林北刚刚取得了大爷、大妈的信任,他现在说的话一半真一半假,没人怀疑他说的话是假话。
他这番话造成的影响就是松贝更加紧俏,有些旅客今晚就要乘坐火车离开,等不到明天,退而求其次买了一箱川贝枇杷膏。
林北开始推销冰柜里的枇杷罐头,并指挥服务员带客人到隔壁休息场所休息。
林北这边枇杷制品卖爆了。
黄益民在酒水区,通过墙上的照片,带大家领略樱花盛开的盛况,通过语言,跟他们描述樱桃结果到成熟经历了什么。黄益民没经历过,林北描述给他听,他描述给大家听。林北艺术加工了一番,编了一段阿哥阿妹爱情故事,时不时冒出当地语言,黄益民信以为真,也这么讲给大家听。
这块区域服务员推销酒水,他就没推销,单纯跟大家分享樱桃。越说,他越心生向往:“我下年一定到西南看樱花,吃樱桃,不知能不能遇到阿哥阿妹。”
黄益民学林北说当地语言,半吊子水平,够用了。
西南对于顾客而言,笼罩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他们渴望去触碰这层面纱。把这种渴望转化为购买樱桃酒的谷欠望。樱桃酒酒瓶十分精美,瓶身的包装给他们一种甜甜蜜蜜的错觉,买了即便不喝,拿来当装饰品,心情也愉悦。
酒水区生意也爆火。
桑超英待在牦牛肉干区,跟大家伙吹牛。
“牦牛不耐热,我们国家这么大的国土,竟找不到几个让牦牛生长的地区。”桑超英惋惜道,“我还想弄一头牦牛回来养,听到牦牛对生活环境要求苛刻,打消了这个念头。”
桑超英接着吹,吹完牦牛生活在高寒地区,又吹气象,嘴巴一秃噜,把今年夏天热,说成气候变暖。
在桑超英口中,不出百年,就没有牦牛适合生活的地区,牦牛说不定跟大熊猫一样成了国家保护动物。
桑超英吹的起劲,顾客听的带劲,时不时附和桑超英。
有人当场买一包牦牛肉干,边吃边跟桑超英一起吹牛,别提多带劲了。
城区的人仿佛全聚集在凤阳路,这里人头攒动,热闹极了。
天暗下来,大家才注意到这条街挂满了灯笼,从街头到街尾,像极了一条璀璨的灯河。
夜晚,桑超英请的杂技班开始耍杂技。
这条街的人就没少过。
二店开业,热闹持续到夜里,营业额达到了一个庞大的数字。
—完结—
他们的故事还在继续,相约下本见。
下本依旧写林北,新书8月3号开,在新书等你们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