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222(1/2)
第222章222
把任智送回运输公司,许树驾驶大巴车回招待所。
许树把大巴车停在树荫下,打开车门,回头问:“老板,您今天用不用车?”
“不用。”林北下了车。
许树离开驾驶座,推开所有车窗,扫了一遍地,拎着桶下车。他很快拎了一桶水回来。
冯援朝回头看到许树脱掉汗衫,把汗衫撂方向盘上,呼啦呼啦搓破毛巾,笑着擦车。冯援朝小声跟老板说了几句,三步窜车上,拿着一个盆跑下车,端着一盆井水回来,掬一捧水冲手臂,跟许树凑一块擦洗车窗玻璃。
有人在巷子口打麻将。
今天没有别的安排,林北走过去看他们打麻将。
林北不爱玩麻将,不代表他不会玩。他看了几局,就知道这里麻将的玩法。
中午,林北带两人去吃凉面。
三人回来,路过巷子口,遇到三个阿姨坐那里唠嗑。四缺一,林北的脚拐了一个方向,坐到仅剩的一个凳子上。
阿姨不挑人,人齐了,困劲一扫而空,亢奋洗牌。
人的口音不容易改,林北一开口,阿姨就知道林北是南方人。阿姨喊一声杠,飞快整理牌面,见缝插针问林北有没有结婚。
“结婚了,79年结的婚。”林北拿起牌,正要说碰。
原本没有动作的上家抢他一步说碰,还问林北:“你有几个孩子?”
“一个孩子。”林北打出一张牌,“重大经济政策是不是即将落地我们这里?”
你不行,还是你媳妇不行。
听了林北后半句话,阿姨把这句话憋回肚子里,急切问林北:“你从哪听到的消息?”
林北指向200米处的招待所:“我住那里。我傍晚回到住所,发现有人在房间里开会,不是公家的人在里面开会吗?”
林北的话引起三位阿姨的兴趣,三位阿姨交流信息:
“阿玉,你听到过这个消息吗?”
“没啊,最近没有级别高的干部住进招待所。”
“你俩忘了,最近有一个姓唐的主编住进去。前些天唐主编做一场演讲,我们几个忙着打麻将,没时间去,张芳去了,回来跟我们说,唐主编曾在沪市最大的报社当主编。他当上主编期间采访过一个村,那个村特别团结,每家每户凑200块钱给一个人,这个人带着这笔钱出去创业,这笔钱翻了百倍,他回来,返还每家每户2000块钱,一个家庭这次凑10个200块钱,选十个人,十个人带着这笔钱出门创业……每个家庭都能拿到一笔钱出门创业,三年时间,这个村每个家庭可支配资产超过十万。
张芳又去听演讲,喊我们。当时我们已经坐下来,我已经摸了一张牌,我让张芳去听,回来讲给我们听。
张芳回来说唐主编曾发表一篇文章,主题就是把普通人的钱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允许少数人先富,富人摸石头过河,积攒了财富和经验,把财富反哺大家,把经验传授给大家。大领导看了这篇文章,从中得到灵感,提出设立经济特区,允许个别地区先富,再带动中部、西南、西北地区富裕。
张芳说等沿海地区富起来,轮到西南富,黄花菜都凉了。唐主编是咱们西南人,不忍看到我们落后沿海地区太多,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到家乡带领我们发家致富。”
“我怎么不记得这件事?”
“你睡觉都喊碰、碰、碰,没有多余的脑子记这些事。”
“张芳说她要投资唐主编,你们想不想跟着张芳一起投资张主编?”
“什么叫投资张主编?”
“就是给张主编钱,张主编拿这笔钱到南方赚更多钱,到时候他返还我们更多钱。”……
随着林北和一个阿姨分别胡了一把。
另外两个阿姨呸呸两声:“真晦气。”
自从谈到唐主编,摸牌,手一次比一次臭。
她们生怕手自此臭了,闭嘴不谈唐主编。
张彼得火急火燎到招待所,匆忙锁上自行车,跑前台问招待员:“妹儿,问你个事,那个林老板住哪个房间?”
“谁是你妹儿,别瞎套交情。”霜花转了一个身,背对着他看书。
“我错了,姑奶奶,你就跟我说吧。”张彼得讨饶道。
霜花的视线从小说书上移开,上下打量张彼得:“你找林老板干嘛?”
“谈生意。”张彼得叼着一根烟说。
“就你?”霜花笑了一声。
张彼得拿着烟,走到霜花面前,有点儿生气说:“我怎么了!”
“没怎么。”霜花意识到她不该嘲笑人家,又拉不下脸跟他道歉,咳了一声说,“林老板不在房间,他坐的大巴车停在附近,他应该没去其他地方。你到周围找一找,兴许能找到人。”
“谢了,妹儿,有空请你吃饭。”张彼得风风火火跑出去,顺着这条路往前找,在巷子口看到了冯援朝和许树,他走过去,看到林老板和一群阿姨在一起打麻将。
张彼得跑上前,站到林北身后,给林北递一根烟。
林北吃了一张牌,接过烟,把烟别耳朵上。
张彼得瞅准时机跟林北搭话,见缝插针介绍樱桃酒历史和食用樱桃酒的益处。
“林老板,今年我们酒厂采摘一批最优质樱桃酿酒。我今早回厂里查看订单,发现好多商家到酒厂预定今年新酿的樱桃酒。这些商家消息真灵通,我们厂没有对外泄露我们采摘优质樱桃的消息,他们居然知道,跑到我们厂赶紧订货,有人还追加订单,货差不多被他们订完了,就剩下一点货,我不能保证您买的时候,还有货。”张彼得营造出缺货的氛围,接着说,“要不,您先交一笔定金,我给您留一批樱桃酒。您看,怎么样?”
“你给我留一个号码,我过几天给你打电话,告诉你,我要买多少樱桃酒。”林北掏出电话本,递笔给张彼得。
张彼得上午回到厂里,打电话过去,确认了林北昨天傍晚确实和牛埠牦牛肉干厂打了电话。张彼得萌生出一个想法,就是把林北购买牦牛肉干的资金拦下来,让林北购买樱桃酒。
林北说过几天给他打电话,那时候林北已经在牛埠了,说不定林北已经和牛埠那边签了合同。真等到那时候,事情已经成了定局,再无回天乏力。张彼得最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
张彼得拿着钢笔和电话本,迟迟不肯动笔,还一脸为难。
“不就是写一串数字,有这么难吗?”林北下家摸一张牌,把牌打出去。
张彼得苦着一张脸,可难了。
三位阿姨边打牌边欣赏张彼得的苦瓜脸,时不时说两句话,句句插张彼得心窝子。
张彼得没留下号码,把电话本和钢笔放桌角,绞尽脑汁游说林北。
可惜林北不为所动。
天暗了,蚊子猖獗叮人,麻将散了场。
大家各回各家吃饭。
林北喊上张彼得跟他们一起吃饭。
吃饭的时候,张彼得几次三番想跟林北说话,被林北打断。
林北结了账,让冯援朝、许树先回去,他慢慢踱步回去。
张彼得亦步亦趋跟着林北,还在争取让林北先定下樱桃酒数量。
林北停下来,为难道:“我老早以前就跟牛埠那边约好了,我不能先跟你确定数量,完了,再跟他们确定数量。做生意,不能这么做,你说呢?”
张彼得急的满头大汗,灵光一闪,他问:“您只来西南采购一批货回去?”
“那倒不是,我九月份、十二月份还会来西南。”林北说。
“我跟您预定九月份。”张彼得热切道。
“这不行,我得看这批樱桃酒销售情况如何,再制定九月份行程。”林北果断拒绝。
九月份林北来不来酒厂采购樱桃酒,对他来说是一个未知数。他能抓到的,只是当前,他必须说服林北采购一大批樱桃酒。他现在没有筹码跟林北谈判,他必须回厂里跟领导商量,手握筹码再来找林北谈判。
张彼得跟林北说:“林老板,您等我一天,您一定要等我一天。”说完,张彼得慌慌张张解开车锁,骑车跑了。
林北回到招待所,给厂里打电话。门卫说桑超英领着聪聪在迎春河收鱼笼子。
“他俩回来,你让桑老板给我回一个电话。”林北说完,便挂了电话。
一整天,桑超英、黄益民在凤阳路验收门面房,把一条街的门面房换了新锁。黄益民留在凤阳路,带林南查看漏雨的地方,和林南沟通怎么修补房子,晚些时候,黄益民还要去一趟印刷厂。桑超英就先带林聪回厂里,从闽安江畔走,遇到小贩子卖梨,桑超英买了半蛇皮袋梨,他拿了十几个梨放冰箱冷藏室,拎着桶带林聪去收鱼笼子。
那场连续下了三四天的暴雨,把乡镇府放荷塘里的鱼冲到小河里。自那场雨之后,桑超英在河里下鱼笼子,没一次空网。
钓鱼佬今天没时间到东城河钓鱼,就在迎春河里放了六个鱼笼子。
食品厂污水排水口在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