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196(1/2)
第196章196
让办事处工作人员知道他突发奇想想干这件事,已经达到自己的目的了。
林北的声音戛然而止,不再围绕背篼这个话题深入说下去,把正在考虑要不要帮林北忙的工作人员的胃口吊的不上不下,实在难受,难免对林北生出了些埋怨。
这时林北邀请办事处全体工作人员到汉源县吃饭,大家又觉得林北实在太客气了,对林北升起了些好感。
下午四点,大巴车拉走了林北和办事处工作人员。
胡翔寸步不离跟着林北,肯定也上了这辆大巴车。
邱文嘉、齐秋也上了这辆大巴车,林北默认他俩同行。
大巴车到了汉源,停在汉源最大的大饭店门口。
一般人消费不起的大饭店门口停了一辆大巴车,路过的行人瞥一眼就知道这是旅游团包的车,车里空无一人,他们心里有很多猜测,视线忍不住往大饭店方向瞟,试图窥探一二。
大饭店包间内,一群人在一起举杯畅饮、欢聊,好似他们是多年同事好友。
鲍鱼、鱼翅等名贵而精致的菜被端上来,气氛被推到高(氵朝)。
办事处工作人员推荐的汉源坛子肉被端上来,林北尝一块肉,竖起大拇指。
有人尝两块肉,放下筷子跟林北普及汉源坛子肉的来历和历史。
已经深夜了,这场宴席也该散场了。这个时候林北洒脱说他从他们手里收背篼。他说明缘由,一,他这次来西南游玩,结果为生意奔波算怎么回事,二,就像他之前说的那样,他在这里人生地不熟,与其忙活半天收获寥寥,不如向(正攵)(广付)寻求帮助,他相信(正攵)(广付)一定不忍拒绝他一心想让南方人民吃到大自然给予西南的馈赠的小小心愿。
聪明人立刻明白这番话背后的含义,有人立刻说为人民服务是应该的,他会尽力帮林北收背篼。
众人乘坐大巴车回九襄镇。
九襄镇居民的消息又更新了,林北到处买揹架,林北找公家帮忙收背篼,林北在果园吃了柑子,立刻被柑子的口感俘获,要运柑子回南方,让南方人民尝一尝西南的物产。
别看汉源县离九襄镇不远,却依旧存在信息差,林北在九襄干的事,还没传到汉源县城,当然汉源县城也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消息,那就是旅游团昨天去了汉源最好的大饭店吃饭。
车顶货架上的自行车,在到汉源那晚,林北就让人把自行车搬到车里。
林北得到邱文嘉、齐秋的允许,安排冯援朝骑这辆自行车喊武岳到镇上,他要和武岳谈合作。他又安排好旅游团,让阿滨开空车带他到汉源。
今天从运输公司门口经过的人看到了旅游大巴。
有人昨天在大饭店门口看到旅游大巴,今天有人在运输公司门口看到旅游大巴,大巴车两天出现在两个相反的方向,旅游团在众人眼里越来越神秘了。
林北今天过来和运输公司谈合作,大巴车自然出现在运输公司门口。
一大早,就有人在运输公司里谈论昨天大饭店门口停了一辆旅游大巴,有人从大饭店门口经过,碰巧遇见一群人上大巴车,在人群里看到了几张熟悉的面孔。经过口口相传,运输公司有人知道更细节的事,拿到运输公司说,大家伙开始猜测旅游团请那些人吃饭,有什么用意。
他们还不知道他们正在议论的旅游大巴已经停在运输公司门口,林北正在门卫那里登记他的信息。
运输站站长任智上班的路上遇到其他单位同事,两人不约而同下了自行车,推着车往前走聊旅游大巴。两人前脚分开,他后脚就在运输公司门口看到了那辆旅游大巴。
挂大巴车车身上的字那么醒目,他怎么可能认错车。
他没认错车,是不是他走错单位了。
任智擡头看大门,反反复复确认了好多遍,确认自己没走错地方,他心里开始犯嘀咕,运输公司和旅游团没有任何交集,旅游大巴为什么停在运输公司门口。带着满肚子困惑,任智推车进单位,从旅游大巴旁边经过,他侧头瞥几眼,人已经快到门卫室,视线却还留恋在旅游大巴上。
门卫眼尖看到任智,喊:“那是我们运输站站长,任站长。”
任智被突如其来的声音吓得一哆嗦,收回视线,瞪门卫,瞥见两个陌生男人,其中一个男人穿着红背心,戴着红帽子,手中还拿着一个旗帜,看到这里,任智已经确定了两人的身份。再看另一个男人,穿了一件深灰色大衣,搭了一件枣红色毛衣,脚上穿了一双英伦皮鞋,这身打扮一看就是南方来的客人,真时髦。
林北这身装扮是他坐火车来西南,上火车前,跑到火车站站前广场买的。他对穿什么不讲究,但想到他西南之行或许需要一两身得体的衣服撑场面,临上火车的时候,他跑到广场买了两身。
林北阔步朝任智走去,伸出双手和任智握手。
握手的动作让林北的袖子上伸,任智看到了一块他心心念念,百货大楼一直缺货的瑞士表,任智对南方的繁华有了更深的认识。
说到底还是西南交通太闭塞了,任智在心里叹气。他面上不显,笑着带林北进入运输公司。
胡翔见状小跑跟上。
任智找一个人招待胡翔,把林北带进办公室,关上门,隔绝一双双窥探的眼睛。
他们议论的人就站在他眼前,男人身上的神秘感不仅没有减退,反而加深了,旅游团西南游更神秘了,南方也带了点神秘色彩。
任智虽然是运输站站长,但他们不跑南方的线路,对南方知之甚少。他让林北坐下,给林北泡了杯普洱茶,跟林北了解关于南方的情况。
“要说南方变化最大的地方,就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林北说。
任智也知道80年,上面一口气设了四个经济特区,他们把这件事说烂了,一致认为上面选这四个地方设经济特区,政治意义更为重大,它们都和香港、澳门一海之隔,把四个地方开放,就等于告诉同胞们‘你们可以来大陆建厂,我们政策有优惠’,一点点加深大陆和香港、澳门的联系。
四个经济特区发展了三年,它们发展成什么样子,任智两眼一抹黑。
“你现在去深圳,就会看到那里遍地是厂,随便到一个厂找工作,那个厂老板不是港澳同胞,就是华侨,码头是最繁忙的地方,厂里生产的货大部分从这里运出去。”林北感慨,“谁能想到小渔村会变成如今的模样,甚至这座城市发展的步伐没有慢下来,难以想象它未来会发展成何等模样。”
这个消息震得任智有些失神。
林北又给他带来了一个消息,上面马上要开座谈会,大概又有大的动作:“会议应该和四个经济特区有关。”
“什么关系?四个经济特区成果显著,上面想进一步开放经济特区?”因为他俩刚刚聊到经济特区,任智下意识往这方面猜。
林北笑而不语。
长了双浓眉大眼,一看就正派的很,怎么这么不厚道呢。任智憋屈想。
“南方占了地理位置优势,经济发达,西南也有自己地理位置优势。”林北说话留半截。
“山多海拔高,梦里来的优势。”任智苦笑自我调侃。
“作为一个南方人,我们城市又是交通枢纽,按理说我的见识还行,但我来到西南,感觉自己掉进了水果天堂。”林北认真说,“水果就是西南的天然优势。”
“你拿我寻开心。”任智面露严肃。
“我是真的这么想的,想把我吃过的水果运回南方,让南方人民尝尝没尝过的味道。”打了这么多铺垫,林北终于说到他的来意。
任智指尖敲击桌面,视线停在林北脸上。
任智在心里懊恼,明明一开始他掌握主动权,在他没有察觉到的时候,主动权落在林北手里。人家给他下套,他还觉得人家拿他寻开心,任智都想抽自己一巴掌,现在好了吧,人家已经用实际行动说明人家真的认为西南也有西南的地理位置优势,如果他不伸手帮个忙,那么他之前羡慕南方的话就是屁话,为西南忧心做派就是一场笑话。
至于帮什么忙,他们这里是运输公司,男人找到这里,肯定跟运输有关。
“你把我架起来了。”任智话里含了任谁都能察觉到的怨念。
“我只是想让南方人民有机会尝到西南物产。”林北真诚道。
是西南物产,而不是西南某一个物产。任智快速敲击桌面,擡眼问:“长期合作?”
“长期合作。”林北斩钉截铁说。
随后两人始终围绕着这个话题聊。
林北说动任智提供车辆给他把西南物产运到火车站,两人谈运费谈了好久,林北没能说动任智把运费降下来,但林北说动任智给他寻找厚度两厘米,长约一米,宽约三十厘米的木板,他需要4000块。
西南什么多,山多,树也多,林北要的木板在任智眼里就是边角料。任智问林北要了50块钱木板钱,答应林北木板会随卡车运到果园。
两人在里面待了一上午,中午了,两人有说有笑离开办公室。众人抓耳挠腮,十分想知道两人在里面聊了什么。
胡翔被林北留在外边,就像误入女儿国的唐僧,被一双双手抓住,摁到椅子上,虎视眈眈瞪着他。胡翔想把他们挥开,又怕自己不知轻重伤了他们,只能任他们为所欲为。
听到办公室门打开的声响,他趁大家回头看任智和老板,用刁钻的走位火速逃离,窜到老板身后藏起来。
一个高大的汉子藏清瘦男人身后,场面要多好笑就有多好笑。
众人噗噗笑出声,任智瞪众人,一个个五大三粗的汉子呲牙傻笑。他们啥也没干,只是找小同志打听一下消息,就是这个小同志嘴死硬,从他嘴里,啥有用的消息都没打听到。
从小同志那里打听不到消息,大家转移了目标:“任哥,你们在办公室聊了一上午,你们都聊了些什么呀?”
“都别瞎打听。”任智没好气说。
“嘿嘿。”众人。
“我们运输站,有哪些人没出车,把他们喊到运输公司门口。”任智。
“干啥?”众人。
“快去喊人。”任智说完,扭头跟林北介绍他们运输公司有物资运输车队、客车队、大修厂、运输站、学校五个单位组成,他带林北参观运输公司,胡翔寸步不离跟着林北。
等三人到了运输公司大门口,手握方向盘的司机们早已到了,正站在旅游大巴窗户下,跟驾驶座上的阿滨聊天。
林北为了旅游才包阿滨的车,他前两天带大家纯玩。大家想从阿滨嘴里打听到有用的消息,打错了算盘,最多打听到一个稍微有点用的消息,就是林北在后齐包的车,林北出手阔绰,完全符合他们对南方老板的印象。
林北朝阿滨挥手,阿滨打开车门。
任智让大家上车,司机们上了旅游大巴,路过的行人盯着他们瞧,他们低头整理衣服,昂首挺胸坐着,任智笑骂他们一句。
林北上了车,让阿滨开车去大饭店。
旅游大巴一路行驶,无论到哪里,都吸引了无数视线。
大巴车又停在大饭店门口,一群人下了大巴车,到林北提前订好的包间吃饭。
宴席散了之后,林北让阿滨把众人送回运输公司,他跑到烟酒店,借电话给黄益民打电话。
林北问黄益民有没有找王秋石要卡车,就听到桑超英在旁边不停地叫:“北哥。”
“你终于回来了。”林北说。
桑超英从黄益民手里拿了电话,嘿嘿笑说:“北哥,我淘到四台海鸥相机,给你留一台。”
“如果我爹带聪聪过来玩,你把相机给我爹,让我爹拿给好好。”林北笑着说。
“好嘞。”桑超英应下。
“吉祥、晓冬的事办完了?”林北问。
“办完了。”桑超英拉长声音说,“跑了一个月,我腿都跑瘦了。”
“你在家休息几天,抽空到火车站站前广场租一个门店,如果能买下来,你就买下来,房价比那一片不高出50%,都可以买。”林北想到桑超英是火车站大院子弟,补充道,“不买亲友的房子。”
桑超英虽然不理解林北为什么非得在那一片买房子,但他还是应下了。
林北掏出工作笔记,低头翻看,说:“你抽空去一趟丽水县,考察青梅树情况,顺便考察一番附近的酒厂,看能不能跟酒厂谈成合作,让酒厂给我们代加工青梅酒。”
本来懒洋洋的桑超英一下子坐直:“怎么定价格?”
“你和他们谈妥白酒价格,在这个价格上,最多加八个点,至于多少,你自己把控。”林北说,“你一定要跟酒厂说清楚,我们要他提供各种合格证和质检报告,一旦出现问题,不是不结尾款的事,是我们一定会追究酒厂责任。”
“好。”桑超英摩拳擦掌道。
桑超英把话筒丢给黄益民,推车跑了,黄益民对着话筒说:“这家伙在外边溜达一圈,回来待不住,就想往外跑。”
“以后扩展销路,就指派他去。”林北调侃道。
“我看行。”黄益民调侃了一下桑超英,和林北说起刚刚被桑超英打断的事,“我昨天到药厂找王秋石,他同意把大卡车卖给我们厂,但是他说这算你欠他一个人情。”
“既然欠人情了,你让王秋石安排人教你开大卡车,别手软。”林北说。
“好。”黄益民。
“过几天我弄一批柑子和去年没拉完的货回淮市,我不跟车回去,你做好接应,把那批货放进仓库,至于柑子,你在火车站卖一部分柑子,把剩下的柑子拉到省城卖。”林北聊起正事,“我用背篼装柑子,减少路上柑子被挤压坏,你卖的时候,提前告知大家买一背篼柑子,装柑子的背篼送给他。”
“好。”黄益民已经有预感了,这次一定又是几个人合买一背篼柑子。
林北挂了电话,掏钱给老板。
老板已经听傻了,等林北走远了,他低头看柜台上的钱,搓了搓脸,喃喃:“不愧是到西南旅游的大老板,又是高价买商铺,又是买大卡车,又是和酒厂合作,买柑子还送背篼。”
林北坐上大巴车离开,汉源县城关于他的消息更新了好几轮。
武岳被冯援朝带到镇上,在招待所等林北,到了中午,被冯援朝带到饭店吃饭。吃过午饭,冯援朝拉着他到房间午睡,武岳睡不着,就坐到招待所门口等林北。
旅游大巴的身影出现在他视野里,武岳站起来,目光追逐旅游大巴。
旅游大巴停在招待所门口,林北从车上下来,武岳看到林北的穿着,愣在了原地。前天林北到他的果园,穿着朴素,还穿着旅行团统一服装,武岳就忘了人家是老板,和人家吹嘘他的果园咋样咋样,再看林北的穿着和气场,武岳老脸一红,羞得慌。
林北和武岳打招呼,邀请他到房间谈话。
进了房间,林北脱了大衣,把大衣挂衣架上,穿上棉服,倒了两杯茶,递给武岳一杯。
“我让冯援朝请你来,想让你给我提供十万斤柑子。”林北开门见山说。
林北换回经常穿的衣服,带给武岳的压迫感陡然消失了,但武岳不敢用之前的态度对待林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