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神话断章 > 分节阅读 76

分节阅读 76(2/2)

目录

双修,以肉身为解脱根本,所以常能驻颜不老,尹文操便是如此;尹文操又是昊

天观主,岐晖门下最得意的弟子,将来终南山宗圣观的观主与楼观道的宗师自然

也非他莫属,因玄奘是唯识宗主,总领佛门,故他以小辈自居,玄奘却不敢因此

稍缺礼数。

“明年五月五日,我道门各宗丹元大会,我师请法师光临观礼。”尹文操一

边说,一边从袖中取出一张简帖,双手呈上。

玄奘连忙弯腰双手接过,“不知不觉,竟又已六十年了么”

尹文操笑道:“正是,光阴迅速,明年论道之地定在阁皂山。”

“观主,请你转告宗师,贫僧一定准时抵达。”

尹文操又一躬身,飘然出院。

自秦汉以来,道法大兴于南赡部,南北二洲宗门林立,大宗四五,小门小派

更是不计其数,为此前代宗师聚议,定下六十年一度丹元道会之规。此会名为丹

元,实是道家各宗论道斗法的大聚会,会中胜出的宗门是为两洲道门领袖,执掌

太平玉符与灵宝三图,玉符灵图在握,则天下道门无不听其号令,所以这六十年

一度的丹元大会,乃道门之内第一等隆重的法会。

玄奘今年不过三十二岁,亲逢丹元之会,这还是第一遭。

“丹元会是在明年,那么三十年后就是道佛两门莲华大会了。”玄奘将尹文

操送出院门,回到院中,喃喃自语,微微皱起了修长的眉毛。

正文第141章

第十九章阁皂山

贞观十年,冬至。

长安大雪。

语云: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乃阴极阳生,阳气发动之日,为有汉以来国家三大节之一,仅次于元旦,内

外臣僚绝事不听政,安身静体,前三日,后三日,加上冬至正日,一共要休假七

天。

杜子美有诗云: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掌中杯。

本来是十分隆重喜庆的大节,但百官却不能纵情欢乐,太上皇帝大行不过数

月,更兼长孙皇后自初春卧病,入冬已十分沉重,皇帝于南郊圜丘祀昊天上帝而

回,有诏免万国百僚朝贺,禁天下屠沽张乐,复又大赦四方,一切善政德政,都

是为皇后求福赦罪,因此西、东两京百官相见,不免面作戚容,又不能饮酒作乐,

真的只是安身静体而已了。

大雪纷飞,长安城笼罩在一片茫茫的白色中。

东城晋昌坊无漏寺,两名小尼僧正在院中堆雪为戏。

无漏寺建于隋开皇九年,本来也是颇有名气的大寺,水竹森茂,冠于京师,

惜乎经隋末大乱,众僧逃之八九,入唐之后,更是荒颓,要到十三年后,方才重

新扩建,改名大慈恩寺,以为译经道场,方极一时之盛,眼下却只有一名妙贤比

丘尼带着几个小徒儿在此地,倒也清净,两名小尼僧大约十一二岁的年纪,穿着

青布衣袍,搓着手,小心翼翼地将积雪聚拢,砌成桥梁、塔刹、楼台种种形状,

漫天飞舞的雪花中,有一片轻轻飘下,转了几转,落在雪地上。宝光微微一闪,

雪花上现出一尊小小圣像,赤发獠牙,形如骷髅鬼母,全身金色,身着纯白天衣,

头冠宝珠璎珞,四臂各持青色利刃,两目空洞,中有焰火燃烧。

这尊圣像看着两名小尼,微微点了点头,身躯慢慢长大,须臾间已长至丈二

高下,白雪纷纷,都在圣像身周烈焰中燃烧殆尽。

两名小尼却只顾埋头专心堆砌雪塔雪楼,浑然不觉身前已多了一人。

“尊者,你来了。”

清亮的声音在廊檐下响起,两名小尼吃了一惊,回头去看,只见妙贤比丘尼

一袭白衣,站在殿前。如此寒冷的天气里,比尼却还赤着双足。

“师父”两名小尼叫了一声,妙贤点了点头,却不说话,只是目视前方。

两名小尼顺着比丘尼的目光转过头,登时尖声惊叫起来。

骷髅恶鬼般的形状就在她们面前一丈之外,双足离地三分,悬空而立。

“我来将阿逸多舍利送与明空。”鬼母道。

“明空即将入世了么”妙贤问道。

“正是。”鬼母仿佛不喜多言。

“明空,不要慌张,这不是鬼,这是诃利帝母护法尊啊”西首那名小尼容

貌平常,性情却分沉稳,首先从震惊中恢复过来,明空经她提醒,也认出了诃利

帝母,怯怯地点点头,两人退后数步,看着师父与诃利帝母。

诃利帝母足不沾地,飘飘向前移来,仔细打量着明空,虽然还不满十二岁,

身量十分单薄,又穿了僧衣,那与生俱来的惊人秀色却遮掩不住,正在从内向外

地散反出来。

“善哉”诃利帝母赞了一声,从袖中取出一串晶莹的项链,弯腰戴在明空

项间。

看着鬼母骷髅般的脸庞靠近自己,明空十分惊骇,却一点也不敢动弹。

项链戴在明空项间,发出七彩的毫光,映得漫天深雪仿佛五彩的花瓣一般,

缤纷艳丽。

诃利帝母站起身来,向妙贤一躬身,妙贤也躬身还礼,两名小尼也连忙合掌

躬身,等到抬起头来,诃利帝母已不见了踪影,眼前唯有满空飞雪而已,刚才的

一切宛若梦,明空低下头来,项链却还挂在自己胸前,一颗颗晶莹圆润,非珠非

玉,明空不禁伸出手指捻弄,温热的气息瞬间从掌心透入,传遍全身,暖洋洋的

十分舒服。

妙贤怔怔地抬头看着天上的大雪,发出了一声若有若无的叹息。

“明空,自今日起,你便蓄起头发吧。”妙贤道,“明天我请你母亲过来,

你出寺居住。”

“啊”明空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小女孩儿,蓄起头发,自然是愿意的,

可是师父叫她出寺,却让她有顿失依靠的感觉。

父亲已经死了,她母亲乃是继妻,父亲死后,母女四人便饱受家中叔伯兄弟

白眼冷遇,不得已,只得带着三个女儿来到长安,投靠父亲生前故旧,可是母亲

一人带着三个女儿,终究十分辛苦。恰巧那天妙贤经过,看见明空,十分喜欢,

便收她为徒,带回了无漏寺,寺院生涯虽然也并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