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何为(1/2)
腊月二十九,北京城已沉浸在浓浓的年味里。胡同口挂起了红灯笼,空气中弥漫着炮竹的硫磺味和家家户户炖肉的香气。
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缓缓驶入南锣鼓巷附近一条保存完好的老胡同,最终停在一座青砖灰瓦、透着岁月痕迹的四合院门前。
车门打开,一个身形挺拔、穿着剪裁精良深灰色羊绒大衣的男人迈步下车。他看起来约莫二十出头,眉眼俊朗眼神深邃沉稳,带着一种与年龄不符的阅尽千帆的从容与不易察觉的疲惫。
他正是何雨昂,一个名字在国际金融市场掀起过惊涛骇浪,此刻却收敛了所有锋芒的男人。他手里提着几个精致的礼盒,目光复杂地凝视着眼前熟悉的朱漆大门。
深吸一口气,带着北方冬日清冽寒意的空气涌入肺腑。他抬手,轻轻叩响了门环。
“谁呀?”一个清脆的女声从里面传来,带着几分年节的轻快。
“是我。”何雨昂的声音刻意放得温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脚步声由远及近,门“吱呀”一声被拉开。门内站着一个约莫三十五、六岁的女子,围着围裙,手上还沾着面粉,正是何雨水。她看到门外站着的陌生又有点眼熟的男人,愣了一下。
“您找谁?”何雨水疑惑地问,目光在何雨昂脸上仔细打量,总觉得那眉眼轮廓,似乎在哪里见过。
何雨昂压下心头的波澜,露出一个温和甚至带点年轻人羞涩的笑容:“小姑,是我,何为。何雨昂的儿子。”他清晰地报出这个早已在心中演练过无数遍的身份。
“何…何为?大哥的儿子?”何雨水瞬间瞪大了眼睛,手里的擀面杖差点掉在地上。她难以置信地上下打量着何雨昂
声音都有些发颤:“你…你真是大哥的儿子?大哥他…他有儿子了?还这么大了?”她记忆中的大哥何雨昂,离家时还是个意气风发的青年,这么多年杳无音信,家里人都以为他…她不敢想下去。
“是我,小姑。”何雨昂,不,此刻的“何为”用力地点点头,眼神里充满了“晚辈”应有的诚恳和一丝见到亲人的激动
“父亲…他很好,一直在海外。这些年,他很挂念家里,尤其是挂念您和小叔,还有…奶奶。”提到母亲,他声音微不可察地低沉了一下。
“哎呀!我的天爷!”何雨水猛地一拍大腿,也顾不得手上的面粉了,一把抓住“何为”的胳膊就往院里拽,激动得语无伦次:“快进来!快进来!外面冷!柱子!柱子!你快出来看看谁来了!大哥的儿子!大哥有儿子回来了!”
她的声音像炸雷一样在小小的四合院里响起。
小院不大,却收拾得干净利落,洋溢着浓浓的年味。屋檐下挂着腊肉香肠,窗棂上贴着崭新的窗花,正房门口贴着红底金字的春联。一个身材敦实、面相憨厚的中年男人闻声从厨房探出头来,手里还拿着一把葱,正是何雨柱。
“嚷嚷啥呢雨水?谁来了?”何雨柱一脸茫然。
“柱子!你看!你看这是谁!”何雨水激动地把“何为”推到何雨柱面前,“大哥的儿子!何为!咱大侄子!”
何雨柱手里的葱“啪嗒”掉在地上,他张着嘴,眼睛瞪得溜圆,直勾勾地盯着“何为”,仿佛要把他看穿。
“大…大侄子?大哥的儿子?你…你真是我大哥何雨昂的儿子?”他声音粗粝,带着巨大的震惊和不敢置信。
“小叔,是我。”何为再次点头,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见到长辈的恭敬和一丝腼腆,“父亲常提起您,说您小时候最护着他。”这句话半真半假,却瞬间击中了何雨柱内心最柔软的地方。何雨柱的眼圈一下子就红了。
“像…真像!这眉眼,这鼻子…跟大哥年轻时候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何雨柱猛地跨前一步,粗糙的大手重重拍在何为的肩膀上,力道大得让何为都晃了一下,那激动和喜悦是发自肺腑的
“好!好啊!大哥有后了!老天爷开眼啊!快进屋!快进屋暖和暖和!孩子他妈!小虎!快出来!家里来贵客了!天大的喜事!”
厨房里又跑出来一个系着围裙、面容温婉的妇人,是何雨柱的妻子李秀芹,她身后还跟着一个虎头虎脑、约莫七八岁的小男孩,好奇地探着脑袋,这是他们的儿子何小虎。
“这是…?”李秀芹看着气度不凡的何为,又看看激动得满脸通红的丈夫和小姑子,有些摸不着头脑。
“秀芹!这是大哥的儿子!咱大侄子何为!从海外回来的!”何雨柱的声音洪亮得能掀翻屋顶。
“哎呀!大侄子!快请进快请进!”李秀芹也立刻反应过来,脸上堆满了惊喜和热情的笑容,赶紧招呼。
“婶婶好。”何为礼貌地欠身问好,又看向小男孩,“这是小虎弟弟吧?都长这么高了。”他变戏法似的从大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包装精美的遥控汽车模型,“初次见面,一点小礼物。”
小虎的眼睛“唰”地亮了,怯生生地接过,小声说了句:“谢谢…哥哥?”他看着这个高大的“哥哥”,有点不确定称呼。
“叫大哥!”何雨柱纠正道,“这是你大伯的儿子,就是你大哥!”
“谢谢大哥!”小虎立刻响亮地叫了一声,抱着汽车爱不释手。
一家人簇拥着何为进了正屋。屋里暖意融融,炉火烧得正旺,桌上已经摆上了几样凉菜和瓜果点心,电视机里播放着喜庆的春节晚会预热节目,年味十足。
“快坐快坐!喝水!喝水!”何雨水手忙脚乱地倒茶,眼睛却一直没离开过何为的脸,仿佛怎么看也看不够,“大侄子,你…你怎么突然就回来了?也不提前打个电话,我们好去接你啊!”
何雨昂(何为)接过热茶,暖意从指尖蔓延到心底。他坐在硬木椅子上,姿态放松却又带着一种无形的教养:“小姑,我也是临时决定回来的。父亲…他这些年一直很忙,但心里一直惦记着家里。这次也是他催促我,无论如何要在年前回来看看,替他在奶奶的牌位前上柱香,看看小叔小姑你们过得好不好。”他语气真挚,眼神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孺慕和思念。
“大哥…他还好吗?”何雨水挨着何为坐下,迫不及待地问,眼圈又红了,“这么多年,一点音信都没有,我们…我们都以为…”她哽咽着说不下去。
何雨柱也重重叹了口气,坐在对面,眼神关切:“是啊,大侄子,你爸…他在外面,吃了不少苦吧?现在身体怎么样?做什么营生?”
何雨昂(何为)轻轻拍了拍何雨水的手背,安慰道:“小姑,您别难过。父亲他…很好。真的。虽然早年确实经历了不少风雨,但都挺过来了。现在他在海外经营一些…贸易方面的生意,规模还可以,生活很安稳。身体也不错,就是上了年纪,有些小毛病,不碍事。”他刻意将“金融帝国”淡化成了“贸易生意”。
“那就好…那就好…”何雨水抹着眼泪,反复念叨着,“平安就好…平安就好啊…大哥他…有你在身边,也算是有个依靠了。对了,大侄子,你成家了吗?”她忽然想到这个问题,目光热切起来。
何雨昂(何为)脸上露出一丝“年轻人”的不好意思:“嗯,成家了。妻子叫范若璃,是…海外认识的华人。我们有一个儿子,刚满三岁,叫何念安。这次回来匆忙,他们娘俩没跟着,等下次有机会,一定带他们回来认亲。”
“哎呀!都有孩子了!念安…好名字!念安,念安,是念着家里平安啊!大哥这名字取得好!”何雨水喜笑颜开,仿佛一下子年轻了好几岁,“那你媳妇儿…若璃,她人怎么样?对你好吗?”
“若璃她很好,温柔贤惠,把家里和孩子都照顾得很好。我们感情也很好。”何雨昂(何为)说起“妻儿”,眼神里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温柔,这倒并非全是伪装,只是他口中的“妻儿”,现实中是另一层更复杂关系的重要伙伴。
“好!太好了!”何雨柱也高兴地拍着大腿,“大哥这算是圆满了!有家有业,有妻有子!大侄子,你也是好样的!看着就精神,有出息!”他看何为的眼神充满了长辈的慈爱和自豪。
“小叔过奖了。”何为谦逊地笑了笑。
“大侄子,你这次回来能待多久?”李秀芹端着一盘刚炸好的花生米进来,关切地问。
“大概能待到初五左右。主要是回来看看您们,替父亲尽尽孝心。年后那边还有些事情要处理。”何雨昂(何为)答道。
“才几天啊…太短了!”何雨水一脸不舍,“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多住些日子多好!就住家里!你小叔这院儿宽敞!”
“是啊,就住这屋!我让你婶儿给你收拾得干干净净的!”何雨柱立刻接口。
何雨昂(何为)心中暖流涌动,却只能婉拒:“谢谢小叔小姑的好意。这次回来还有些…生意上的朋友要见一见,住在外面酒店方便些。不过我一定天天过来蹭饭,陪您们说话!”
“那也行!那也行!反正吃饭必须在家吃!”何雨水不容置疑地说。
这时,小虎拿着新得的遥控汽车,蹭到何为身边,仰着小脸问:“大哥,大伯…他长什么样啊?跟你像吗?他厉害吗?”
童言无忌的问题,让屋里的气氛更加温馨。何雨昂(何为)摸了摸小虎的头,笑着说:“嗯,父亲跟我很像。他啊…在我心里,是这个世界上最厉害的人。”
他顿了顿,目光望向墙上挂着的一张有些泛黄的黑白全家福,照片里年轻的何雨昂意气风发,“他教会了我很多做人的道理,也教会我…无论走多远,都不能忘了根在哪里。”
这句话,是他此刻最真实的肺腑之言。何雨水和何雨柱顺着他的目光看向那张老照片,眼中都泛起了泪光,陷入了对往昔和大哥的深深怀念之中。一时间,屋内安静下来,只有炉火偶尔发出的噼啪声和电视机里传来的欢快音乐。
李秀芹和何雨水继续在厨房忙碌,准备着丰盛的年夜饭。何雨柱则陪着“大侄子”在堂屋里说话,小虎在一边兴致勃勃地摆弄着他的新玩具。
“大侄子,你在海外…做的是哪方面的贸易啊?辛苦不?”何雨柱给何为续上热茶,关心地问道。他是个本分的工人,对“海外贸易”的概念很模糊。
何雨昂(何为)端起茶杯,斟酌着用词:“主要是…资源和大宗商品这一块。比如矿产、农产品、能源什么的。就是把这边需要的东西运过去,把那边有的好东西运过来。”
他尽量说得通俗易懂,“辛苦是有的,到处跑,有时差,但习惯了也还好。父亲打下的基础好,我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哦哦,那挺好!搞运输,搞流通,都是正经买卖!”何雨柱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在他朴素的认知里,做买卖就是好的,“你爸有本事,你也有本事!比小叔强多了,小叔就是个粗人,在厂子里干了一辈子力气活。”
“小叔您千万别这么说。”何为放下茶杯,语气认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您靠自己的双手养家糊口,把家打理得这么好,把小虎教育得这么懂事,这才是最了不起的本事。
父亲也常说,他这辈子最对不住的,就是没能在家照顾奶奶和你们。他心里一直很愧疚。”这番话半是安慰,半是替真正的何雨昂表达歉意。
何雨柱摆摆手,眼眶又有点红:“嗨,说这些干啥。大哥…他肯定有他的难处。当年那情况…唉,不提了不提了。现在知道你爸好好的,你也回来了,比啥都强!咱老何家,终于又团圆了!”他用力吸了吸鼻子,把涌上来的酸楚压下去,换上一副笑脸,“来,尝尝你婶儿炸的花生米,可香了!”
这时,何雨水端着一大盘热气腾腾的饺子走进来,脸上洋溢着满足的笑容:“饺子来喽!三鲜馅儿的!大侄子,快尝尝,看合不合你口味?你在海外,肯定吃不到这么地道的!”
“小姑的手艺,肯定错不了!”何为笑着拿起筷子,夹起一个白白胖胖的饺子,吹了吹热气,小心地咬了一口。鲜美的汤汁混合着虾仁、猪肉、韭菜的香气瞬间在口中爆开,熟悉的味道让他心头猛地一颤,仿佛穿越了二十多年的时光。他细细咀嚼着,感受着这久违的、属于“家”的味道。
“怎么样?好吃吗?”何雨水紧张又期待地看着他。
“好吃!”何为用力点头,眼神真挚,“太好吃了!就是这个味儿!我在外面做梦都想这一口!”这并非完全是谎言。即使尝遍世界珍馐,最熨帖肠胃的,永远是记忆深处这最朴实的家的味道。
“哈哈,那就好!那就多吃点!”何雨水开心极了,又转身去厨房端其他的菜。
很快,不大的八仙桌上就摆得满满当当:油亮亮的红烧鲤鱼(寓意年年有余)、肥而不腻的酱肘子、金黄酥脆的炸藕合、翠绿欲滴的蒜蓉西兰花、香气四溢的炖鸡汤…还有必不可少的饺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