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灵异恐怖 > 我是恶灵,身在四合院世界 > 第67章 犹太人的罪恶

第67章 犹太人的罪恶(2/2)

目录

\"五年足够一个叛徒深得信任。\"何雨昂指向一份转账记录,\"看这个瑞士账户,每月固定入账五千美元,汇款方是沙逊控制的离岸公司。\"

市长猛地抬头,眼中闪过一丝锐利:\"何组长,你知道这些指控意味着什么吗?美国领事馆牵涉其中,这已经上升为国际事件!\"

\"正因如此,我们需要立即划清界限。\"何雨昂又拿出一份准备好的声明稿,\"明天上午十点,您将召开记者会,宣布严厉打击金融犯罪,支持国民政府的整顿行动。同时,外交部会以'个人行为'为由召回约翰逊领事。\"

市长苦笑:\"美国人不会善罢甘休。\"

\"他们别无选择。\"何雨昂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我们已经掌握了约翰逊参与走私和贿赂的确凿证据。

如果公开,华尔街将面临国会调查。他们会选择牺牲一个小领事来保全大局。\"

门外突然传来一阵骚动,接着是林秘书尖锐的声音:\"市长!我有急事汇报!\"

何雨昂与市长交换了一个眼神,迅速躲到厚重的窗帘后面。林秘书冲进书房,脸色惨白:

\"市长!大事不好!沙逊被何雨昂逼疯了,在记者会上胡言乱语,把我们都供出来了!美国领事馆正在销毁文件,约翰逊领事让我通知您立即...\"

他的声音戛然而止,因为他看到了桌上摊开的文件,以及市长冰冷的目光。

\"小林,\"市长的声音突然苍老了十岁,\"我待你不薄啊。\"

林秘书的脸扭曲了一下,突然从怀中掏出手枪:\"老东西!都是你逼我的!\"他刚抬起枪口,何雨昂已经从窗帘后闪出,一记手刀精准地劈在他颈动脉上。林秘书像断了线的木偶般瘫软在地。

市长看着昏迷的秘书,长叹一声:\"何组长,就按你说的办吧。\"

沙逊大厦顶层的私人办公室里,何雨昂独自面对着上海犹太资本最后的抵抗力量——六位最有影响力的银行家和实业家。

窗外,夜幕降临,黄浦江两岸灯火通明。

\"何组长,我们愿意交出百分之五十一的股权,\"一个白发苍苍的犹太老人颤声说,\"只求保留一点生存空间。\"

何雨昂站在落地窗前,背对着他们,声音平静得可怕:\"不够。\"

\"那...百分之六十?外加两百万美元补偿金?\"另一个胖商人擦了擦额头的汗。

何雨昂缓缓转身,眼中的红光在昏暗的房间里格外醒目:\"我要的不是钱,也不是股份。\"

\"那你要什么?!\"最年轻的银行家忍不住喊道。

\"我要你们亲口承认自己的罪行,公开向上海市民道歉。我要你们交出所有与美国领事馆、华尔街的往来记录。最重要的是...\"何雨昂的声音如同来自地狱的低语,\"我要你们的灵魂永远记住这一天。\"

话音刚落,办公室的灯突然全部熄灭。黑暗中,六位金融大亨惊恐地发现自己的身体无法移动,仿佛被无形的力量束缚。

何雨昂的双眼成为黑暗中唯一的光源,那血红色的光芒越来越盛,最终吞没了整个空间。

在血童制造的幻境中,六人经历了他们一生中制造的每一个悲剧——饿死的孩子、病死的伤兵、跳楼的破产商人...每一个受害者都化作厉鬼,撕扯着他们的灵魂。

当灯光重新亮起时,六人中有两个已经精神崩溃,流着口水喃喃自语;另外四个跪在地上,发誓愿意做任何事来结束这场噩梦。

何雨昂收起眼中的红光,按下了桌上的录音机开关:\"从沙逊开始,一个一个说。记住,谎言会带来更可怕的惩罚。\"

一个月后,上海金融秩序奇迹般地恢复了稳定。法币汇率回升,物价逐渐下降,市民们惊讶地发现银行开始正常放贷,市场上的物资也不再紧缺。

何雨昂站在中央银行顶楼的会议室里,面前是一张巨大的上海金融地图。

上面密密麻麻标注着各家银行、钱庄的控制状态——绿色的\"国\"代表国民政府控制,红色的\"共\"则是红党实际掌握。令人震惊的是,红色标记已经超过了三分之二。

老陈——现在化名陈明远,公开身份是中央银行业务总监——站在他身旁,低声汇报:\"组织已经全面接管了标记的金融机构,关键岗位都是我们的同志。

等解放上海那天,金融体系可以无缝衔接,不会出现混乱。\"

何雨昂点点头:\"美国那边有什么反应?\"

\"华尔街暴跳如雷,但官方层面只能吃哑巴亏。\"

老陈忍不住露出微笑,\"你逼沙逊他们公开认罪的策略太妙了,美国媒体都在报道'无良犹太资本家剥削中国人民',国会甚至有人提议调查华尔街的海外不法行为。\"

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何雨昂接听后,脸色微微一变。

\"南京的调令,\"他放下听筒,\"我被任命为华南经济特派员,三日后启程赴广州。\"

老陈眉头紧锁:\"这是明升暗降!有人想把你调离上海这个战略要地。\"

\"不,这正合我意。\"何雨昂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

\"广州是国民政府最后的金融堡垒,也是美国资本渗透的另一个重灾区。在那里,我能做更多事。\"

他走到窗前,俯瞰着这座即将迎来巨变的城市。血童在他意识深处低吟,渴望新的狩猎场。

何雨昂知道,在广州等待他的将是更复杂的局势、更危险的敌人。

但此刻,看着地图上那些红色标记——如同星星之火,终将燎原——他的嘴角浮现出一丝罕见的、真实的微笑。

\"准备交接吧,老陈。\"他轻声说,\"上海的未来,就交给你们了。\"

窗外,1948年的第一场雪悄然飘落,覆盖了这座城市的喧嚣与罪恶,也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新生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