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苔源回响(1/2)
“默观者”平台的非因果模型构建尝试,遭遇了逻辑层面的惨败。
超级计算机群在运行那些违背基础物理直觉的算法时,频繁陷入逻辑死循环或产生无法调和的悖论。每一次尝试都如同在流沙上建造城堡,刚刚建立起初步框架,便在自身矛盾的重压下轰然倒塌。甚至有数台次级计算单元因过载而永久性损伤。
“博士,不行……我们的数学,我们的逻辑体系,从根本上就无法容纳这种‘非局部性’和‘非因果性’。”首席建模师的声音充满了挫败感,他甚至不敢抬头看阿尔瓦,“强行模拟的结果只能是系统崩溃或得到毫无意义的乱码。这就像……就像试图用欧几里得几何去描述一个扭曲的克莱因瓶内部。”
阿尔瓦沉默地看着主屏幕上不断刷新的错误报告和逻辑冲突警报。他意识到,他们面临的或许不是一个需要更复杂模型去解读的“现象”,而是一个需要彻底颠覆认知范式的“存在”。联邦科学乃至人类文明数千年来构建的知识体系,在这“余晖刻痕”面前,显露出苍白无力的本质。
就在这时,负责监控那几个“非局部关联节点”的研究员发出了一声惊呼。
“脉冲星PSRJ1748-2446ad……它的自转速率,在0.0003秒前,发生了一次极其微妙、但绝对异常的加速!按照它的年龄和质量模型,这根本不可能!”
几乎在同一毫秒级的时间刻度上(考虑到信号传递速度),另一名研究员也喊了起来:“分子云HLC-07内部检测到短暂的能量爆发,特征……特征无法识别!像是某种……量子隧穿效应的宏观显现?”
而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报告来自第三处:“……我们刚刚收到了一个极其微弱、但编码结构古老的信号……来自‘旅行者’号的方向。内容是……是它的旧标识符和一段早已预置的、表示‘遭遇未知’的状态代码。可它早就该是一堆冰冷的废铁了!”
这三个事件,发生在宇宙中毫不相干的角落,却与“余晖刻痕”模型又一次失败的瞬间,产生了精确到令人发指的“同步”。没有因果关系,没有能量传递,只有一种冰冷的、仿佛来自逻辑本身深处的“嘲弄”。
控制中心死一般的寂静。
阿尔瓦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这不再是科学探索,这更像是一种……回应。一种基于他们无法理解的、超越因果律的规则的回应。他们的观察和尝试本身,似乎就足以扰动那些关联节点,仿佛它们与“刻痕”共同构成了一张巨大的、感知到被窥视便会自动震颤的蛛网。
“停止……所有主动分析尝试。”阿尔瓦的声音干涩无比,“停止非因果模型构建。将所有观测数据封存,密级提升至‘欧米伽’级。没有最高监督委员会联合授权,任何人不得再次启动相关研究。”
他顿了顿,补充了一道前所未有的指令:“……启动对‘默观者’平台自身状态的监控。最高级别。我们需要确认,我们的观测行为……是否对我们自身的逻辑和认知产生了……影响。”
恐惧的对象,从深空未知,转向了认知行为本身。他们害怕理解“它”的过程,会扭曲理解者。
苔原之上,莉亚的规律。
莉亚的努力取得了微不足道但意义重大的进展。经过无数次粗糙的交叉比对,她确认了那些深层能量脉冲与特定类型的宇宙射线活动(主要是高能μ子簇射)之间存在稳定的相关性。脉冲总是在簇射到达苔原大气层顶后的一个非常固定的时间延迟后出现。
这个规律让她获得了一种有限的“预测”能力。她可以大致预知何时“它”更容易活动,更容易泄露那一丝痕迹。
她开始利用这些时间窗口。在预测的高能μ子簇射到达前,她会提前检查她的被动监听装置,确保其处于最佳状态。她会屏息等待,在那固定的延迟后,全神贯注地记录下脉冲的每一个细节。
她甚至开始尝试更冒险的行为:在一次特别强烈的簇射预测期间,她极其短暂地、以最低功率激活了据点里另一台废弃设备的一个无关紧要的加热元件。她想看看,这种微小的、看似内部的能量变化,是否会引发“它”的不同反应。
结果让她心惊肉跳。在加热元件启动的瞬间,记录到的深层脉冲强度骤然提升了数个数量级,虽然持续时间极短,但那尖锐的峰值仿佛一声无声的咆哮,一种冰冷的警告。随即,一切又归于沉寂,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
“它”不仅能感知她对深空的窥探,甚至对她据点内部某些微小的能量变化也保持着极高敏感度的监控!那个无形的囚笼,比她想象的更加精密,更加无处不在。
然而,这次冒险也带来了一个意外的副产品:在那强烈的脉冲过后,她记录到了一段极其短暂、结构异常复杂、绝非自然形成的能量波动尾迹,仿佛巨兽咆哮后空气中残留的震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