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开局言出法随,我要整顿修真界! > 第1053章 闻法辨机。

第1053章 闻法辨机。(2/2)

目录

“见过玄理参禅。我等兄弟三人,久慕琉璃净土盛名,特从东域远道而来,欲申请前往贵寺主寺以及,

周边信徒村落参观学习的通行度牒,还望参禅行个方便。”

玄理参禅闻言,缓缓放下手中的经卷,目光平静如水,依次扫过三人。

只见,他的视线在赵天一身上略微多停留了一瞬,似乎察觉到他气息的沉稳内敛,却又看不透深浅。

然后他才开口道,声音平和却自带一股疏离感:“既是远道而来,按规矩办事即可。身份文牒。”

赵天一依言将早已准备好的三份度牒双手奉上。

玄理参禅接过渡牒,当即仔细地查验起来,其专注程度仿佛在鉴赏古物。

随后,只见,他又例行公事地询问了三人的姓名、籍贯、大致来历以及修为境界,并取出一枚玉简,

以神念将信息一一录入其中。

记录完毕,便是关键的“闻法辨机”环节。

玄理参禅的目光再次落在三人身上,缓缓开口:“三位既是前来瞻仰佛法,寻求智慧启迪,那么有些,

规矩便不可废。

在发放度牒之前,还需考教几位几个问题,以明心迹,亦是规矩。”

玄理参禅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

“参禅请问,我等必当如实作答。”悟能上前一步,神色从容而谦逊。

闻言,玄理参禅略一沉吟,便抛出一个,直指佛门根本的问题:“不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作何解?

又当如何于此虚妄之中,觅得那不生不灭的真如自性?”

此问一出,连旁边排队的人都下意识地屏住了呼吸,显然这个问题颇有分量。

悟能倒是心中澄明,早已成竹在胸。他并未立刻回答,而是微微垂首,作思索状,片刻后方抬起眼,

目光清澈地看向玄理,以一种平和而诚恳,又不失深度的语气缓缓答道:

“回参禅话。‘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此语道破,世间万象本质。一切有形有相之物,乃至心念思绪,

皆因缘聚会而生,缘散则灭,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无有独立永恒之自性,故谓之虚妄。

众生执着于此等虚幻之相,认假为真,便是无明烦恼之源,轮回痛苦之始。”

他语速平稳,吐字清晰,不仅玄理在听,周围几人也不禁侧耳。

略作停顿,让话语稍作沉淀,悟能继续深入:

“然则,参禅,虚妄并非断灭空,并非一无所有。真如自性,亦即佛性,是众生本自具足、本来清净、

不生不灭之本体。

它不因妄相之生而生,亦不因妄相之灭而灭。

于修行途中,并非要断尽一切相,堕入顽空,而是要凭借智慧之力,观照洞察诸相虚妄之本质。

心若能于此了悟,不执着,不黏着,不随外境所转。那么于一切纷繁变幻的相中此心便能如如不动,

清净觉性自然朗然显现。

此便是‘觅得真如自性’之究竟途径。故而经云:‘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非是离开幻相之后另有一个觉性可得,而是就在这幻相当下,能透彻了知其虚幻不实,那了知本身,

便是觉性之妙用。”

悟能的这番阐释,层层递进,既精准地把握了本义,点明“相”之虚幻与“心”之觉性的关系,

又完全契合琉璃寺“以智慧照破无明”、“重悟性、重心性”的主流思想,而且表述得清晰透彻深入浅出,

既显功底,又不显得卖弄。

玄理参禅听完,古井无波的脸上,那双深邃的眼眸中终于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与赞许。他微微颔首,

语气依旧平淡,却少了几分最初的疏离:“理解尚可,知见还算端正,难得。”

目录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