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罗马国军购订单签订(2/2)
仅这几项主要装备,总价就已达到三千三百万美元,加上其他零散的轻武器、弹药和备件,整个订单总额达到了四千万美元之巨。
至于南方军现役最先进的StG-5突击步枪、G-42通用机枪等装备,正如陆绍远所说的那般,以“过于先进,尚在严格保密期”为由,并未列入此次军售计划,这让瓦莱里奥在签署最终协议时,脸上难掩失落之色。
这个数目绝非小可。
虽然比不上之前与灯塔国达成的五千万美元大单,但对于经济状况本就不佳的罗马国而言,甚至带有些穷兵黩武的味道,根据南方外务部情报局的统计,去年罗马国的全年军费支出也不过约7.5亿美元,而其财政总赤字已经高达惊人的40.65亿美元,与前世的轨迹如出一辙。
陆绍远在批准这份订单时,特意对孔维族嘱咐道:“一定要记住,交易原则必须是‘现款现货’,或者至少是‘部分预付,货到付清’。他们给了多少钱,我们就发多少货。罗马国的经济基础薄弱,随时可能崩溃,我们绝不能做赔本的买卖,更不能被他们的空头支票套住。”
他在心中又默默地补充了一句:“但愿这次,你们拿着这些装备,能给我在欧洲多坚持一会儿,别又像前世中那样,一触即溃才好。”
最终,经过反复磋商,国防采购局与罗马方面敲定了这笔大额订单,支付方式确定为一半美元现金,一半等值黄金,并采用分期付款和分批交付的方式。
由于高卢和大鹰帝国绝不会坐视自己的潜在对手被武装起来,其海军在地中海和白人洲周边拥有压倒性优势,因此所有货物的运输都将在高度保密的状态下进行,利用九州日益壮大的、通往世界各地的货轮船队,采取“蚂蚁搬家”、伪装成民用物资、绕道第三方港口等方式,力求无声无息地将装备运抵罗马。
几乎在同一时间,德意志帝国也与南方机关自然资源部达成了一项重大资源采购协议。
德意志方面以每吨五百美元的价格采购五万吨锑矿,以及每吨一千两百美元的价格采购两万吨钨矿,这些战略矿产将分两年交付,订单总价值高达五千万美元。
结算方式同样强硬,要求全部以黄金支付,折合约七十吨黄金,这笔交易进一步充实了九州的战略黄金储备,也为正在加速武装的德意志战争机器注入了关键的“工业血液”。
就在罗马人与南方机关紧锣密鼓地最终敲定合同细节的日子里,罗马人来访的消息,自然也落入了在柳城如同热锅上蚂蚁般的东瀛谈判代表团耳中。
得知罗马外长也在柳城,并且正在柳城媾和,走投无路的东瀛人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他们立刻慌不择路地赶往罗马代表团下榻的宾馆,试图请求这位“潜在的盟友”能在南方政权面前为他们美言几句,至少缓解一下那令人窒息的谈判压力。
然而,他们得到的,是里卡多·瓦莱里奥及其随从们断然的拒绝。
“帮助你们?”瓦莱里奥当时正为没能拿到最想要的突击步枪而有些郁闷,听到东瀛人的请求,他几乎是用鼻子哼了一声,他那典型的拉丁式傲慢在此刻展现得淋漓尽致:
“诸位,请认清现实。我们罗马王国与九州共和国正在建立面向未来的、重要的合作伙伴关系,你们东瀛?一个在亚洲问题上屡屡犯错,即将……嗯,需要重新审视自身定位的国家,有什么资格来影响我们与九州之间宝贵的友谊?请不要用你们的问题,来给我们添麻烦了好吗?”
这番话如同一盆冰水,混合着鄙夷和轻蔑,狠狠浇在了东瀛外务大臣的头上,气得他脸色铁青,浑身发抖,回到驻地后更是砸碎了房间里好几个花瓶。
他仿佛看到,之前数年罗马与东瀛之间刻意营造的、逐渐升温的关系,在这一刻已然灰飞烟灭,在赤裸裸的利益面前,显得如此不堪一击。
最终,里卡多·瓦莱里奥带着那份沉甸甸的、价值四千万美元的军购订单,好像心满意足中又略带遗憾地离开了柳城。
然而,就在瓦莱里奥的飞机离开柳城不过几个小时的当天下午,三架涂着大鹰帝国皇家空军标志的大型运输机,带着巨大的轰鸣声,依次降落在柳城机场的跑道上。
东瀛人苦苦等待的“救兵”,终于在绝望的边缘中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