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捷报传喜,帝赐良缘震四夷(2/2)
其他大臣也纷纷附和:“是啊,想当初突厥人何等嚣张,视我大唐如无物,如今却被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打得落荒而逃,这便是我大唐的气运!”“凤凰公主聪慧,龙将军勇猛,二人结合,将来定能为大唐立下更多功勋!”
群臣的笑容,是多年来难得一见的轻松与振奋。他们知道,随着突厥的溃败,大唐的北疆将迎来长久的安宁,而这安宁,是那个少年用刀光剑影换来的。
而这股喜悦与自豪,很快便传到了更广阔的天地。
神都的驿馆内,聚集了来自各国的使臣。有西域的波斯、大食,有海东的新罗、百济,还有南方的南诏、吐蕃……这些使臣,在此之前,大多抱着观望的态度。
他们深知大唐与突厥的强弱之势,多年来,大唐对突厥屡战屡败,他们便对大唐若即若离,甚至暗中与突厥有所往来,想着“谁赢便帮谁”,在夹缝中谋取最大利益。
可当突厥大败、捷报频传的消息传到神都后,这些使臣的态度立刻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
他们亲眼看到,大唐的街市日益繁华,百姓脸上洋溢着扬眉吐气的笑容;看到唐军将士军容严整,士气高昂;看到皇帝秦正阳意气风发,朝堂上下一片清明。
于是,各国使臣纷纷备上厚礼,主动请求觐见唐皇,恭贺大唐的胜利。
这一日,太极殿内更是冠盖云集。
波斯使臣献上了璀璨的明珠与精美的地毯,用生硬的汉语说道:“大唐皇帝陛下,贵国少年将军龙天策,真是天神下凡!以数千之众,大破突厥二十万大军,此等战绩,古今罕有。我波斯愿与大唐永结友好,互通有无。”
新罗使臣则献上了珍贵的人参与良马,躬身道:“陛下,大唐国力强盛,人才辈出,龙天策将军与夜凌将军,皆是不世出的英雄,我新罗愿向大唐称臣纳贡,学习大唐文化。”
其他使臣也纷纷上前,或献上奇珍异宝,或表达臣服之意,言语间无不充满了敬畏与谄媚。他们口中反复提及的,便是“龙天策”与“夜凌”这两个名字,称他们为“大唐双璧”、“少年战神”。
秦正阳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豪情万丈。他知道,这些使臣态度的转变,不仅仅是因为一场胜利,更是因为大唐展现出的强大国力与蓬勃生机。而这一切的开端,便是那个十五岁少年在北疆掀起的那场风暴。
“诸使远道而来,心意朕心领了。”秦正阳微微一笑,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大唐向来以和为贵,只要诸位诚心相待,大唐必当以礼相还。至于龙天策与夜凌……他们是大唐的勇士,更是大唐的骄傲。”
殿外阳光正好,透过雕花窗棂,洒在秦正阳的龙袍上,金光闪闪。这场由胜利引发的连锁反应,正让大唐的国威如日中天,而即将到来的龙天策与玉倾城的婚礼,更将为这辉煌的时刻,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远在北疆的龙天策,此刻或许还在草原上追逐残敌,浑然不知神都的喜讯与盛景。但他知道,当他带着一身征尘回到神都时,等待他的,不仅有鲜花与掌声,还有一位银发紫眸、让他又爱又敬的公主,以及一个属于他和她的,崭新的未来。而大唐的传奇,才刚刚开始书写新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