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言情 > 退婚后世子火葬场了 > 131 ? 番外十三:洞房

131 ? 番外十三:洞房(1/2)

目录

131番外十三:洞房

◎全文完。(首发)◎

“夫人,小姐,姑爷来了!”

抱琴领着两个小丫鬟跑进屋子,素来平稳的语气难掩激动之色。

方大娘已同少女交代完了所有,闻言终是呼出一口气,忙与抱琴将少女扶出府,还派人叫了乔青生与方子翁,

大门外,鼓乐齐鸣,鞭炮声震天动地,喜庆的气氛瞬时弥漫至整个府邸,可谓是普天同庆。

安宁早早便被姑母盖上了一方绣有鸾凤的红盖头,眼前是一片红,只能听到耳畔不断传来的吵闹声。

原先梳妆打扮了半日都没什么感觉,但此刻心中却有了点真实感。

原来,要嫁给心上人是这种感觉。

“安宁,莫要紧张。”方大娘一边拍侄女的手,一边往外探头查看迎亲的队伍。

安宁轻轻吸了口气,一颗心隆隆作响。

便在此时,门外又传来一阵喧哗。

显然,是迎亲的队伍到了。

鼓乐声更为激昂,只见一队身穿红衣的队伍,手持绣球、彩旗,正缓缓停在乔府门前。

紧随其后的,是一顶雕花镂空的八擡大轿。

大轿外饰以金丝银线,流苏低垂,轿帘被风吹起,露出里头红绸软垫的奢华,宛若一片红云,映衬着今日的喜庆。

最无法忽视的,是端坐于马背上的少年。

他身穿一袭大红婚服,腰间束着金丝腰带,头戴金冠,意气风发。

无人知晓,他的手心冷汗涔涔,就快要握不住马缰了。

昨夜,他辗转反侧,竟是一夜未眠。

无数次,他都想悄悄翻墙进乔府看她一眼,却都忍住了。

“这是谁成亲呢,这么大阵仗?”

有人看看这长队,再看看手里的喜糖,不由同旁边的人感叹了一声。

“这你都不知道?”另一人啧啧了两声,将喜糖扔到了嘴里:“顾将军与乔大夫啊,就是花将军的嫡女。”

方大娘拍了拍侄女的手,提醒道:“安宁,世子来了。”

妇人话音将落,队伍便停了下来。

听着喜婆口中不断流出的吉祥话语,安宁的心跳如擂鼓般激烈起来。

乔青生神色微凛,心中生了几许感慨。

虽说妹妹并未同他一起长大,而起初他不知为何,心里甚至有点不愿相信这个事实,但如今却是不由感到心疼与不舍。

与此同时,顾淮之已然翻身下了马,却不能靠近朝思暮想的心上人,而是停在了离她几步远之处。

“姑母。”

顾淮之眼神掠过少女,落在妇人身上,很是顺口地换了称呼,并拱手行了一礼。

方大娘感到侄女的手心紧了紧,含笑冲着顾淮之点了点头。

侄女婿今日穿上喜服,倒是将周遭的人都衬得黯然失色,与侄女可谓是容貌相当。

可贵的是,他不仅对安宁好,对他们乔家所有人都是一视同仁,全然没有少年人的傲气。

“小表弟。”

顾淮之又垂眸笑道。

方子翁扬起头颅,勉为其难糯声糯气道:“表姐夫。”

顾淮之最终看向乔青生,拱手行了一礼,笑道:“兄长,出题吧。”

此刻瞧不见少年的神色,但安宁心里却是一紧,险些忘了还有这茬。

在他们大楚,虽通常只是走个过程,但若是要娶妻,男子须得通过女子娘家的考验。

乔青生只会文,不会武,而顾淮之只会武,不会文,若是答不出来,倒是有点丢人。

被皇亲贵胄这般唤,乔青生不自在地清了清嗓子,回了一礼,神色端肃:“既如此,乔某便出题了。”

他先是挑了个简单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顾淮之勾唇,好听的嗓音落入众人耳畔:“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安宁的一颗心定了定,顾淮之还是没她想得那般无知。

乔青生点头,他为今日想了些应景的诗句,若是顾淮之连这般容易的都对不上,那他恐怕会让妹妹再考虑一番自己的终身大事。

两人又一来一往对了好几句,顾淮之全都一字不差答上了,就好似同乔青生提前商量了一般。

几回合后,乔青生语气中终于带了点赞许,最后深吸了一口气:“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安宁不自觉放缓了呼吸,平常人都只知这下一句,这一句倒是鲜少有人提起过。

顾淮之...他可知晓?

少年同周遭面面相觑的人一般,沉默了良久,似是在思量又似是在回忆什么。

就在方大娘准备出声打圆场时,顾淮之目光灼灼看向妻子,一字一顿道——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兜兜转转过了几年,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

话毕,众人都松了口气。

“恭迎世子妃升撵!”

顾淮之唇角翘的弧度更甚,大步上前,将新婚妻子抱了起来,在众人的注视之下,将心上人小心地放进了花轿。

*

新宅。

仆人们忙碌地奔走,迎接四方宾客。

苏夫人携女同行,步至眼含笑意、正款待众夫人与贵女的洛氏身侧,款款道:“恭喜王妃。”

洛氏这两年经历了大起大落,失去又复得儿子,昔日丰盈的身姿因忧虑而消瘦,如今才终于恢复了点雍容华贵。

洛氏眸底包含慰藉,看了看苏夫人身旁温婉的女子,若有所思问:“念慈同安宁一般大,可是还未曾婚配?”

苏夫人心中长叹一声,面上却淡然一笑,摇头道:“这丫头呀,只怕是要陪我一辈子了。”

苏念慈闻言,只是浅浅一笑,目光微垂,举止端庄,未置一词。

她今年在安宁与陆老大夫的悉心调理下,身子已大有好转,面色红润,气色颇佳。然已错过婚配之年,心中亦未有钟情之人。

若说这些年来与她交情多一点的男子,单属安宁的兄长了。

洛氏望着淡泊宁静的小辈,心中一动,一边不动声色寻弟妹与外甥的身影,一边笑道:“若是念慈有意...”

话音未落,外头便传来一阵热闹的声响,院门大开。

刹那间,院内的宾客纷纷转头,循声望去。

花轿在院中央徐徐停下,侍女们急忙前去迎接。

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安宁缓缓步出轿子,手执红绸,与顾淮之相对而立,仿佛四周的喧闹声都化作了背景的低吟。

似是看出盖头下的少女略有踌躇,顾淮之紧握红绸的手微微收紧,温声安抚:“阿宁,跟着我走便是。”

红绸那端传来的力量,如一股温暖的泉流,沁入心田。

安宁点了点头,心中那丝紧张,因他的温言软语而逐渐平复。

四周的宾客见此情景,无不动容,尤其是见证了两人一路走来的人。

洛芝嫣一瞬不瞬注视着那对璧人,下意识捏了捏身旁男子的手。

谭文淮眉心一跳:“怎么了?”

洛芝嫣左右环顾了一番,才摇头笑道:“只是有点感慨。”

今日洛忆安也要参与婚宴,但此刻她却找不到他的人影,只期盼他别毁了这桩婚宴。

她对这位走散多年的兄长,感情着实复杂,又怕又不得不尊敬。

他的身份至今也没公之于众,爹娘是想的,但他不知为何,却不愿。

大堂内,洛氏与安庆王已然端坐于主座。

仪官看了看新人,又看了看时辰,笑呵呵地高声宣布:“吉时已到,拜天地!”

洛氏与丈夫对望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感慨与不易。

他们两人也是自小指腹为婚,却没顾淮之与安宁经历得这般多。

“阿宁...别紧张。”顾淮之深吸一口气,低声朝着身旁的妻子道。

也不知是谁紧张,连带着声音都有些颤。

安宁一张脸被盖头映得通红,闻言不由笑了笑,轻声回应:“你也是。”

“一拜高堂!”

一拜天地浩荡。

“二拜天地!”

二拜父母养育之恩。

“夫妻对拜!”

三拜彼此真心相待。

最后一次俯身,安宁不由一怔。

透过盖头,她能隐约看到,顾淮之的头,比她垂得还要低。

“礼毕,送入洞房!”

伴随着欢声笑语与恭贺之声,安宁顾不及多想,便被抱琴搀扶着,往两人的新房走去。

而顾淮之虽一双眼粘在妻子身上,却仍是被迫留了下来。

*

天色渐暗,暮色四合,转眼已到亥时。

安宁一直与抱琴说着话,却还是坐得有点累了,忍不住动了动身子:“抱琴,你去看看,还要多久。”

抱琴才应了声‘好’,门便被推了开来。

安宁心里登时一紧,而抱琴则是立即退了下去。

听着轻而稳健的脚步声一点点接近,安宁不由攥了攥手心。

来人在她的眼前停了许久,安宁才终于不确定出声:“顾淮之?”

顾淮之乍然回神,尾音微微上扬:“我在。”

暖黄色的烛火轻晃,在新婚夫妇之间平添了几分暧昧。

说完,他便没了声响,也不知在看些什么。

安宁秀眉轻蹙,正疑惑怎的这么安静,也没听到喜婆的声音时,头上的盖头蓦然被轻轻掀起。

映入她眼帘的,只有那个她一直在等的人。

顾淮之一手拿着喜秤,一手拿着自己亲手绣得红盖头,如同雕琢玉石般的面容此刻许是因为喝了酒,染上了一层薄薄的绯红。

少女娇美动人的容颜暴露在他面前时,顾淮之的呼吸登时一滞。

她今夜化了新妇的妆,莹白的脸上印着两排长长乌睫的阴影,似是不安或羞怯。

他的夫人,好美。

平日里美,今夜更美。

“累吗?”

顾淮之在她身旁坐下,低声询问。

安宁眼神微闪,动了动有点酸疼的胳膊:“是有点。”

她头上戴了许多金饰,虽好看,但却让脑袋变得格外沉重。

见少年沉吟不语,安宁终是发问:“喜婆呢?”

顾淮之笑了笑,自顾自地将一旁的托盘拿了过来:“我们自己来。”

适才被拖了太久,他此刻着实不想被任何人打搅。

安宁欲问两句,但见他动作缓慢地将琥珀色的酒液注入两个杯中,生怕出什么差错一般,便默默闭了口,接过他递来的酒杯。

最后这一步心与心的交融,让他们二人独自完成,也不是不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返回顶部